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198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常常忘记,品德首先是在人们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伟大的义务感,只有当它能在生活实践的每一步中得到生动体现时,才能成为人的行为准则。在培养未来的一代人时,我们应当首先在个人领域,即在青年人靠良心的驱使而产生并得到控制的相互关系领域里,培养最纯洁、最富有人道主义的情感。”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呢?
  1.“正”“反”辩论,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很多,辩论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培养价值观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参与提高学习的热情。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性格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培养。例如在讲到秦始皇這个人物的时候,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对于秦始皇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我让学生辩论以下话题:秦始皇究竟是千古一帝还是暴君。正反两方学生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纷纷收集材料,积极发言,唇枪舌战。又如在讲到辛亥革命的结果时,我让学生辩论以下话题:辛亥革命究竟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课堂上我把学生分为正反两组,让他们充分收集材料,通过辩论,得出答案:(1)成功说。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得到广泛传播等。(2)失败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辩论过程中,让学生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辩证地、全面地看待问题,进而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美”“丑”对照,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美与丑,相互比较而存在,相互斗争而发展。正面的人物形象总能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例如,在维新变法中慷慨就义的“戊戌六君子”,他们为了变法救国而慷慨就义;新文化运动中的热血青年,他们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奔走呐喊。通过这些正面的人物形象,学生可以体会上述时代的热血青年为救国而奔走的情景,激情澎湃、热血沸腾,进而追求高尚情操和美好理想。在历史教学中,“美”固然有榜样作用,但是“丑”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我们在赞美“美”的同时,也要重视“丑”的作用。如我们在讲到五代历史时,知道年近半百的石敬瑭为了当上皇帝,不惜割让燕云十六州,而且更为可耻的是他向34岁的耶律德光称儿的可笑媚态、可恶嘴脸。又如我们在讲到晚清历史时,知道慈禧太后在晚清时期掌握了中国的命运,在面对列强入侵时,她不是积极地组织抵抗,而是庆祝自己的大寿,并且挪用了大量的军费,导致近代中国在面对列强侵略时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对这些“丑”的深刻揭露和无情鞭挞,可以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并在鲜明的对比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美丑观、是非观。
  3.“感”“理”交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有适当的感情投入,进行感性教育,从而调动学生情绪,引起学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再深入分析,使学生进入理性思考阶段,从而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如讲到岳飞抗金的历史时,当讲到岳飞大败金军欲直捣黄龙时,学生无不拍手称快、热血沸腾;当讲到岳飞被迫接受宋高宗班师回朝的命令,感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时,学生无不感到惋惜、遗憾;当讲到年仅39岁的岳飞被以“莫须有”罪名处死时,学生无不悲痛,为之落泪。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内心变化通过表情、举动等反映出来,产生了感性认识。教师可由此引入话题:“这个结局是岳飞的个人悲哀还是时代的悲哀”,从而引起学生的理性思考,使学生得出理性认识。又如在讲到近代列强侵华史时,中华民族遭到列强铁蹄践踏,到了亡国亡种的边缘。学生在听到这段历史时,总会为中华民族的命运担忧。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近代中国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近代中国在抗击外来侵略时为何会一次次地失败?从而引导学生分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以及从中得到的经验教训,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任何教育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历史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是如此。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制订科学严谨的教学计划,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S]
其他文献
1康普茶的起源康普茶(即红茶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早在公元221年的秦朝就有关于它的记载。随着各国使者的文化交流,康普茶相继被传播到日本、沙俄和欧美地区。康普茶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新型营销模式也开始被探索并应用于各种产业之中。最传统的农业也开始尝试依托各种新媒体和各种创新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通道,其中
VFP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课程,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实践中,将倒叙教学法与顺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进行授课,效果良好。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助教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及。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患容量大,媒体丰富多彩,交互性强等优势。为此课件设计时就更应注重在学生思
有限责任公司中存在的瑕疵股份转让问题,我国一直没有法律明文规定,但从维护交易安全和效率的价值目标出发,法律不应为其转让设置不必要的障碍.因此,对出资不实的瑕疵股份,只
教学目标是教学全过程的控制者。有效的教学始于有效的教学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从教学目标遵循历史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可测性两个方面来谈教学目标的制订与表述。  一、教学目标应依据课程标准制订  中学历史教学目标制订中的常见问题有:直接照搬历史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与课时目标相混淆,历史课堂教学目标内容宽泛,如“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
TDP处理甘薯种薯的最佳时间为1小时;种薯出秧量比对照增加了18.3%;提高了H_2O_2酶活性;田间死苗率降低了8.05%;秧苗素质差异较显著。
今年最炸的网红品牌元气森林一直试图摘下“网红”的帽子。这个主打“0糖、0脂、卡”勺饮料品牌,凭着近似含糖饮料的口感和健康底牌,一下子从传统饮料大牌的包围圈中杀出一条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企业会在食品中添加防腐剂、食品甜味剂、抗氧化剂、色素等添加剂。然而不合理使用添加剂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直接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一种检验方法,
从农业现代化与高等教育发展背景出发,对高等农业机械化人才素质要求进行了分析。提出面向21世纪农业机械化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强化技能和课程体系诸方面进行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