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北极熊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j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今天是观众,想在北极欣赏一场动物与动物之间血肉横飞的激战,用血腥的场面来刺激自己的感官,满足自己猎奇的欲望。假如哪天,人类不幸成为这个大片中的角色,谁当观众呢?
  
  北极熊最初给我的印象,是个冷酷、凶残且有点愚笨的家伙。这些印象来源于中苏冷战期间看的那些谍战作品。那些作品中,北极熊常是苏修间谍的代号。那些“北极熊”总是身着浅灰或米黄的大衣,宽边帽压得低低的,帽檐下透出硕大的鼻子,鼻子上则是两只阴森森的蓝眼睛。这种印象植根之深,以致到了俄罗斯,看到那些笑容可掬的高鼻子蓝眼睛,反而觉得不够真实。
  进军北极
  年前的夏天,我们乘坐俄罗斯“50年胜利号”核动力破冰船进军北极点。从俄罗斯军港摩尔曼斯克进入北冰洋,是一条笔直的水道,像一条细而长的绳子,破冰船出了这条水道,进入巴伦支海。再前行一天,又来到法兰士约瑟芬群岛,水面上开始出现浮冰。群岛与浮冰的出现,使得单调的北冰洋不但显得生动,而且充满梦幻。当日行程表中提示,今晚21点有可能出现北极熊。
  岂料中午12点左右,广播突然响了:船头11点钟的方向发现一只北极熊,请大家前往船头甲板观看。
  “船头11点钟的方向”,这是探险队长事先和游客约定的“暗号”。在北冰洋,不以东南西北论方向,而是以船头为标准,设船头为时钟的12点,11点钟的方向,就是指船头左侧一点的方向。
  仿佛士兵听到号令,游客迅速穿上防寒服,操起装备,来到船头甲板,抢占有利位置,架起“长枪短炮”。我的动作稍慢一步,最佳位置已被占据,只能选择船头左侧甲板较后一点的地方。放眼船头11点钟方向,白茫茫一片。开始不见目标,仔细搜索发现,在一片冰原中,一个极小的灰白色的点在冰雪中缓缓蠕动。
  我将单反镜头对准这个小灰点,然后拉到最近。呵,看清楚了,一头北极熊,正在冰雪中慢悠悠地晃着。这是进入北极以来发现的第一只北极熊,地点在北纬80度以上。大家脸上透着兴奋,嘴上鸦雀无声,即便说话,也是耳语,仿佛音量稍大,就会划碎北极的寂静,就会惊扰了北极熊。
  这头熊慢慢地朝我们踱来,来到船前,停步,抬头望望这红黑两色的钢铁大物,又漫不经心地朝船头2-3点钟的方向踱去。
  看着北极熊远去的身影,不知怎的,心里掠过一丝悲凉。
  孤独的北极熊
  
  狼是成群结队的,大雁是一排一排的,企鹅是一群一群的,而北极熊,却是孤单的。在北极,北极熊没有其他敌人,如果有,就是自己的同类。辛辛苦苦捕到的猎物,不时会引来同类的窥视。打斗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来犯者是个彪悍的大家伙,弱小的一方只好选择弃物逃跑。不过,有的母熊为了保护幼崽或捍卫全家口粮,也会和前来冒犯的大公熊拼死一战。成年的北极熊都是独来独往,很少找同类做伴。春夏之际,它们整天风里来,雪里去,辗转于浮冰和陆地之间,目的只有一个,发现猎物,捕获、吞食。这是它们生活的全部。只有积累足够的营养和脂肪,它们才能度过冬季。而冬季,漫长、寒冷、黑暗,大约有半年时间,完全不见天日,气温会降到零下50℃,所有的海浪和潮汐都消失了,只有白茫茫的冰封和四处扫荡的风雪。这时的北极熊,需要找个地方冬眠,直到次年四五月,天气回暖,冰雪渐融,太阳露脸,天空明亮,北极熊才又开始活动。
  在此后几天的日程中,我们一下看见了三只熊。那是一只熊妈妈带着两只熊宝宝,远远走来。小熊像个贪玩的孩子,无忧无虑,走走玩玩,围绕着妈妈,一会超前,一会落后,这个抬起两个前肢站起来,那个在冰雪里打个滚儿,或者两个在冰雪上互相打闹。后来,一只小熊渐渐走开,远离了妈妈,站在那发愣,一动也不动。
  突然,它朝一个方向猛然跑去。北极熊看似笨拙,奔跑起来却是极快,最快速度可达每小时60公里。不过这只小熊显然有些力不从心,跑着跑着,在跨越一块浮冰时,一头栽进海水里,少顷,爬上浮冰,神情有些失落,抖抖身上的水,悻悻然,朝着妈妈的方向跑去了。
  
  “小熊逮海豹,可惜没逮到!”一个团友兴奋地说。后来看了一个团友的录像(图书室有台电脑,每天都有人将拍的照片和录像传上去,供大家分享),果然,那只小熊并非迷路发愣,而是想捕捉海豹。当时那只海豹在一块浮冰上栖息,小熊发现后,径直跑过去,而海豹,在小熊跑到之前的一瞬间,滑进海里,小熊也跟着扑向海里,但扑了个空。
  隔了一天,又见一只北极熊。它的脸部,以嘴为中心,下巴至两眼,洁白的毛被染得鲜红。显然,这只熊刚刚饱餐一顿,肚里填进一只海豹。一般说来,北极熊很爱干净,吃饱喝足后,它们会细心清理毛发,把食物的残渣血迹都清除干净。但这只熊不,它似乎还不过瘾,还在寻找下一个目标。
  所有的观众都把镜头对准它,希望很快、立即、马上,这只熊就能发现目标,然后,起跑、加速、跃跳、猛扑、撕咬,一头海豹在它的利爪下挣扎、扭动,鲜红的血,浸染了白色的冰,先是一小片,后来一大片,再后来,海豹不动了,北极熊洋洋自得,撕咬下一大块海豹肉,猛地朝天一扬,在白色冰原中划出一道鲜红的弧线,恰似英文字母“C”,而那随之撒落的血滴,犹如书法中的“飞白”……不远处,最好能有一个熊妈妈带着两只熊宝宝,馋巴巴地望着,舔着舌头,却不敢近前……
  绝好的一张摄影大片啊: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
  可惜,这一切没有在我们面前发生。不知以后谁人有这个运气。
  我们今天是观众,想在北极欣赏一场动物与动物之间血肉横飞的激战,用血腥的场面来刺激自己的感官,满足自己猎奇的欲望。假如哪天,人类不幸成为这个大片中的角色,谁当观众呢?
  
  达人支招
  关于行程
  极地气候多变化,每年都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处于极度寒冷的气温下,只有当夏季来临才能有短暂的有利于破冰船航行的海况,而且每年海冰融化的时间、区域、面积也是很难预测的,因此一些预定的行程很有可能临时进行调整。推荐经常旅行的旅游爱好者办理一张亚洲万里通积分卡或者信用卡,可以通过这样的长途飞行和航行获得额外的旅行积分,其兑换飞行里程按照英里计算,比国内航空公司的公里里程要值钱得多,而且兑换比例也更加优惠。
  关于携带衣物
  除了冬装之外,还要防水裤(真正防泼水而不是防溅水的那种,因为登船之后每天都要坐冲锋舟海上巡航或者登陆探险,因此防水裤非常必要,如果没有是不让登上冲锋舟的)。游泳衣、裤也要带上,说不定可以进行极地跳水这一勇敢者活动,船方还会颁发北极跳水证书。到了冰岛泡温泉也需要穿戴游泳衣、裤。此外,墨镜、防晒物品要带上,对于个别人来讲晕船药、护肤品也应带上。
  关于摄影设备
  北极地区可以看到许多野生动物,而出于对动物保护和自身安全需要,不能过于近距离地接触它们,这时需要长焦镜头,根据经验最少要400mm以上,否则拍出来很难有满意效果。佳能5D-2一台、16-35mm、24-70mm、70-200mm各一支,2倍增倍镜一支,尼康微单一台,JVC摄像机一台,三脚架一支,其他小配件及维护工具若干。还需笔记本一个、1TB移动硬盘一个、多合一读卡器、一拖四USB、插排以及若干充电器、SD卡、CF卡。
其他文献
配位聚合作为高分子聚合方法的一大分支,在高分子合成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在烯烃聚合,内酯开环聚合领域的研究尤为广泛。这些领域的研究重点从早期的新型催化剂结构的设计逐渐向聚合过程中新的调控手段转移。而烯烃聚合,开环聚合领域有着各自的调控手段,若能实现不同领域调控手段的互相借鉴与应用,将极大地拓宽我们的视野。氧化还原调控这一调控手段最早被报道应用于丙交酯开环聚合的调控,路易斯酸调控则最早被报道
有些事情似乎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譬如与猫的相遇,说是偶然,却也带着某种必然.rn阿扬是妻捡回来的.rn妻在某个巷子里看到几只玩耍的小猫,随手抓起一只,看了看屁股,见是母猫,
期刊
近年来,我国煤炭上市公司资源开发步伐加快,特别是《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许多大型煤炭上市公司充分利用产业优惠政策,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
水环境安全是当前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目前,我国各大流域及重点水域的水环境面临严峻形势,严重制约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环境监测技术能够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每每想起小学课文里这段对翠鸟的描写,那种美丽就浮现在眼前了。  美丽的翠鸟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多见于湖泊、水库、池塘、沟渠等水域。它们以鱼类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
在闭环供应链受到广泛重视的背景下,充分考虑消费者对不同销售渠道的敏感程度和回收渠道的回收意愿,建立了由单个制造商、单个零售商和单个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首先
核心阅读联合通讯的核心竞争力是报纸的原版解析,即PDF的解析与反解析。具体来说,就是报纸在手机上原版呈现后,用户的读报体验与读纸质报纸一样,用户进入文本阅读模式,并不是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控制工程》系国家教育部主管,东北大学主办的学术类期刊。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控制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