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几种老年人互助模式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5261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的人口问题越来越严重。据统计,现在德国妇女平均只生育1.4个孩子,2006年死亡人数比出生人数多14.4万人,预计到2030年,德国总人口将由目前的8250万人下降到7800万人。伴随着人口数量的下降,德国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预计到203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由目前约1600万人增加到2400万人。
  德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人口的老龄化不仅会导致国民经济生产力下降,税收负担加重,而且会加深社会代沟,出现更多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影响社会和谐。为帮助老年人的生活,德国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团体开始积极探索新的互助模式。
  
  老人与老人互助
  
  德国许多城镇有规模不等的养老院,但对许多失去老伴、子女又不在身边的老年人来说,去养老院是万不得已的选择。养老院里没有熟悉的生活环境,饭菜也不一定对胃口,起居时间还得听任摆布。因此,对于习惯了住自己舒适屋子的老人来说,宁可孤守空房,也不去养老院。
  但是,独处的老人毕竟问题成堆,且不说寂寞容易使老年人患病,就是日常的买菜做饭及水电煤气的安全使用,都令人担心。为此,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些城镇,出现了一种社区老人互助生活模式,由年纪较轻的老年人帮助高龄的老年人。
  这种老人帮助老人的互助模式与养老院不同。老人可继续住在自己家里,由几个年纪较轻的老人牵头,组成一个邻居互帮互助的小组,轮流到每家活动。
  67岁的费舍尔先生是这样一个互助组的召集人。他退休刚两年,老伴去世了,他有时间和精力,也愿意张罗事儿。他的互助组里,有71岁的孤寡老人莫尼卡太太,还有两个70多岁和两个80多岁的老人。6个年龄不同的老人轮流在各家做饭、聚餐、收拾花园、一起聊天。费舍尔先生经常负责采购,有时也开车带大家旅游。莫尼卡太太厨艺好,经常给大家做饭。
  这种老人帮老人的互助模式不用政府掏钱,而且效果很好。
  
  老人与单亲家庭互助
  
  在德国,许多失去老伴、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的生活困难,主要是腿脚不灵便,开车采购、收拾院子、冬天铲雪等重体力活干不了。另外,孤身老人的生活非常寂寞,他们有时间却没有人可以说话。
  但在许多单亲家庭,单身母亲或单身父亲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工作,经常是两头不能兼顾,需要有人帮助。
  为了把这两种人的需求结合起来,在德国弗莱堡,出现了一种叫“三代同堂”的互助模式。这是由当地政府和福利机构出资建造的福利公寓,专门供孤身老人和单亲家庭居住,有公用的厨房和大饭厅,并有专人管理和打扫卫生。
  梅拉尼是当地一所学校的老师,离婚后,自己带着2岁的儿子和5岁的女儿一起生活。平时,她既要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又要上班,生活非常紧张。自从搬进“三代同堂”福利公寓后,她认识了同楼的老人玛利亚,玛利亚经常帮助梅拉尼看孩子,而梅拉尼去商场时也常常替玛利亚带些东西。到了周末,她们一起开车出去郊游,就像一家人一样。
  在“三代同堂”公寓里,残缺的家变成了完整的家,年轻的单身母亲或单身父亲不再为孩子没人照看而犯愁,而老年人也因有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
  
  老人与大学生互助
  
  德国的大学通常都没有足够的学生宿舍,而另一方面,许多老年人在子女成家搬走或老伴去世后,只能独守大房子度日。于是,德国一些有大学的城市民政局和大学服务中心想出了一个主意,介绍大学生到孤寡老人家居住,可免去房租,但学生要承担部分照顾老人的义务。这种由大学生和老年人互助的模式,不仅解决了部分大学生住宿难、住宿贵的问题,也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很大帮助。
  刘路路是明斯特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她根据学校服务中心贴出的广告,搬进了退休老人戴维的房子。路路搬进来后,住在戴维的女儿原来住的宽敞房间,条件比原来学生宿舍不知道要好多少。路路对老人很关心,把每天做晚餐的事全包下来,吃完饭还陪老人看电视、聊天,经常陪老人散步,帮助打扫花园。路路在学习方面遇到问题也经常请教戴维,戴维对自己能帮上路路的忙也感到很高兴。
  这种老人和大学生的互助模式,在德国受到愈来愈多老人的欢迎,丰富了他们的晚年生活。
其他文献
“刚才已经学习了县委的文件,县委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余热,积极参加新农村建设。我们讨论讨论,下一步该怎样把这项工作搞好,……”  2007年7月9日上午,记者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来到平塘县白龙乡龙兴村木搞组陆祥盛家。刚进院子,就看见10多个老年人围坐在一起,认真学习县委有关文件精神。此刻,白龙乡离退休支部正在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如何发挥余热,参加新农村建设。  见有记者来访,现场的气氛顿时热闹起来。支部
期刊
黔南州委离退局在机关作风教育整顿中,坚持领导带头作表率,边学边改,将活动作为开展工作的动力,促进了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领导重视,把握作风教育整顿的关键环节。黔南州委离退局成立了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的实施意见》、《党支部开展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学习安排》、《中心组学习安排》,召开动员大会,向全体党员干部讲明活动的目的、意义,要求每位党员干部谈认识、表态度,以良
期刊
下消双耳汤 材料:白木耳10克,黑木耳20克,瘦肉丝2两,枸杞子10颗,嫩姜、葱适量 。作法:先将肉丝放入水中煮滚,然后添加黑木耳,汤滚后再加白木耳,最后加上枸杞子和适量的盐、葱花及姜即可。  黄耆炖炉鱼 材料:黑皮黄耆1两,红枣20颗,鲈鱼1条,鲜香菇4朵,胡萝卜1条,姜葱适量。作法:先把黄耆和红枣放入水中煮滚,再把香菇及红萝卜切好放入锅中,等汤再次滚了之后,再放入鲈鱼同煮,最后添加适量的姜、葱
期刊
春光无限,夕阳唱晚。  异彩纷呈的贵州,随着山风的律动,全省上下精诚团结,沿着富民兴黔伟大事业的宽广大道,构建一个和谐、美丽、多彩的新贵州,实践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阳光漫道,豪情满怀。  回顾征程,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倍增。在省第十次党代会数百位优秀党员代表中,为数不多又白发苍苍的代表们倍显光芒,他们胸怀全局,心系发展,一如既往关注贵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本刊特在此将他们着力于推动全社会
期刊
人物:王道金,91岁, 原遵义地委副书记,是省十次党代会最高龄代表。193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简介:1930年,参加了红军,经过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历任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师党委常委和第一副校长、党委副书记等职务;1958年9月,任铜仁地委常委、专署副专员;1971年8月,调遵义工作,先后任遵义地区革委会副主任、遵义地委副书记;1983年12月离休。省九次党代会代表。  精彩回放:王
期刊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也是伍修权将军获得“解放”的日子。70年后的今天,记者对伍修权之女伍一曼及丈夫洪炉进行了专访。    “我们对‘遵义会议’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记者:2006年9月份在北京举办的“遵义会议70周年纪念活动”,你们两次走进展览大厅观看展览。看完展览有什么感触呢?   伍一曼:在遵义会议上确定了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舵手地位,这样,中国革
期刊
赵西林(贵州省诗词学会会长)  刘学洙(原贵州日报社社长、总编辑)  何光渝(贵州省文联副主席)   戴明贤(贵州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龙异腾(贵州师范大学教授)   陈昌旭(共青团贵州省委书记)  陈如昌(贵州省民政厅副厅长)  林钟美(晚晴杂志社总编)  姚云凤(晚晴杂志社社长)
期刊
我小时候,家很窄,总共两间屋,父母住里屋,我们姐弟4人和1位保姆聋婆婆住外屋。  父母每月发薪的那天,一回到家,他们总是脸色凝重,匆忙的进里屋,关上门。等上好久,他们开门,一同走出来,威严的父亲宣布当月的开支计划。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提出购买的衣物、鞋子都是被否决掉的,甚至交纳学杂费的计划也会被延后。  每月从粮店买回的细粮、粗粮和油,在做饭时都用计量用的容器量出来,交给聋婆婆。  临近春节,母亲再
期刊
那天,我刚乘车离开丽江,又十分冲动地想乘车回去。  我这样难舍丽江,是不是漏看了什么重要的风景?倒也不是,虽然的确还有许多景点我不曾游览。我之所以想重返丽江,只是想在那里继续发呆。  事实上,800年的古城丽江,现在已是极热闹的地方,从雅的说,弥漫着唐风宋韵;从俗的说,恰似一个琳琅满目的旅游大超市。况且,从丽江出发,6小时可到香格里拉、泸沽湖、攀枝花,3小时可到大理、虎跳峡、长江第一湾,7小时就可
期刊
孙子两岁后,便开始呀呀学语了。不过,这时学语,并非单靠他主动学,通常要靠大人教。假如说,学喊“爸爸”、“妈妈”以及“吃饭”、“睡觉”之类最简单的话语是学语的“初级阶段”,那么,学唱儿歌则是上点“档次”了。当然,儿歌也有雅俗之分,难易之别。  我在教孙子学唱儿歌时,开始是从教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段子”起步的。那首耳熟能详的《小燕子》就是其中的一首。请听:“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