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中子放射治疗软组织肉瘤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分析快中子与快中子、光子混合照射治疗软组织肉瘤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52例患者共79个病灶,其中19例37个病灶采用35 MeV p→Be快中子治疗,33例42个病灶混合照射.单纯中子组剂量4.0~21.0 Gy(中位值11.7 Gy).混合照射组中子剂量3.9~16.0 Gy(中位值8.8 Gy),光子剂量9.0~62.0 Gy(中位值34.0 Gy),总剂量(16.5~69.4 Gy,中位值42.0 Gy).中子分次剂量0.8~1.5 Gy(中位值1.2 Gy),周二、五照射;光子为常规分割. 结果病灶局部控制率为48.7%,在治疗和随访中仅有24.1%的病灶出现进展.非转移性病灶、肿瘤较小以及放射治疗前手术切除是局部控制的有利因素(P< 0.05).混合照射总剂量与局部控制及无进展时间显著正相关(rs=0.453,r=0.288,P值分别为0.001和0.032).混合照射较单纯中子对病灶局部控制的改善接近于有显著性意义(57.1%∶35.5%,χ2=3.60,P=0.058).全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3%、20.5%、13.7%,远地转移为主要死因.肿瘤组织学分级较低和接受混合照射的患者生存率较高.全组病灶3+4级近期放射反应发生率为2.7%,远期的为19.0%. 结论快中子治疗软组织肉瘤可以取得较好的局部控制,中子、光子混合照射有可能改善疗效,不能手术或术后残留的G1或G2级肿瘤适用于快中子治疗,放射反应的发生率可以接受.

其他文献
用于颈椎病治疗的保守疗法多种多样,对本病采用在医师指导下的自我动静结合康复疗法,对147例颈椎病患者进行系统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93%。
本文介绍了我国急症神经外科学发展现状及主要任务.其目的是要重视急症神经外科学的建设与发展,强化专科人员的专业知识及外科技能培训,以提高我国急症神经外科病人的救治水平.
目的目前国内外少有食管重建成品材料,且所报道的动物实验围手术期成活率较低.本研究旨在探讨生物型人工食管应用在犬食管重建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实验采用生物型人工食管,30只实验犬为中国杂种犬.切除部分胸段食管后,以8 cm长生物型人工食管进行重建,观察存活率、进食及愈合过程.结果30只犬围手术期存活28只,存活率为93.3%.吻合口瘘2只,发生率为6.7%.存活1年者19只,存活率为79.2%(19/2
目的回顾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治疗外周神经损伤中的体会.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外周神经损伤78例93条神经,手术方法包括神经外膜缝合、束膜缝合、电缆式神经移植和屈曲关节位神经外膜缝合.结果术后随访7个月~8年,平均36个月,平均优良率84.6%.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治疗外周神经损伤时如能保证神经的无张力缝合、神经精确对位和及早修复是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的.
目的报道不同类型的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应用8种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7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术后4例皮瓣部分坏死,成活73例.术后随访,成活的皮瓣血运、质地良好.结论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效果满意,是临床上较理想选择的皮瓣之一.
目的探讨利血平建立大鼠肾上腺髓质增生(AMH)模型的最适剂量,观察其长期稳定性.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A、B、C、D 4组各18只,A组皮下注射利血平0.2 mg*kg-1*d-1和0.9%生理盐水0.6 mg*kg-1*d-1,B组皮下注射利血平0.4 mg*kg-1*d-1和0.9%生理盐水0.4 mg*kg-1*d-1,C组皮下注射利血平0.8 mg*kg-1*d-1,D组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透明隔囊肿的形成及其治疗.方法分析20例颅脑损伤后透明隔囊舯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根据临床征象及影像学检查,透明隔囊肿分为四种类型,手术治疗12例,保守治疗8例,效果满意.结论颅脑损伤后透明隔囊肿的临床表现与囊肿大小有关;治疗应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目的观察可被放射线转录激活的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1,Egr-1)启动子驱动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erp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 tk)对肝癌细胞的高效杀伤作用. 方法构建以Egr-1为启动子,以tk为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pET,经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命名为SMMC/ET细胞,经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