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与日常——唐代城市史研究新视野(专题讨论)——唐后期禁军与“市井之徒”

来源 :河北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cool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代中国改革进程的加速,城市社会转型成为近年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这也促使我们回头思考,在唐宋社会变化的过程中,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城市形态与空间、城乡关系及其新变化、城市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与倾斜、人口向大城市尤其是都城集中的趋势、主体社会的分流与新兴权贵和利益集团的崛起、膨胀中的城市社会边缘群体及弱势群体的官方应对、宏大叙事与微观"日常"诸问题,都是我们在研究唐宋时期城市社会直面而非常值得研究及具有借鉴意义的重大问题。本专题包括三篇论文:一篇是分析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向大城市的集中,以及"市井之徒"与"浮寄流寓"人口对唐后期中央禁军构成的影响;一篇从"窦乂种榆"发家的故事入手,探讨唐长安城经济产业链的相关问题,以求从新视角考察并揭示唐中后期长安城经济的内在联系;一篇是借鉴新文化史和微观史学视域,对社会生活史研究尝试向"日常生活"研究转型的深入思考。三篇论文论题虽然不同,但都希望在传统与突破的博弈中,对如何认识中古城市变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视角,以开拓城市研究更广阔的"空间"。
其他文献
一部有价值的学术著作,不仅其结论是对学术的贡献,它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就会给人们以很大的启示。
21世纪之后,加速度的人口老龄化正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一项新的基本国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也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项长期战略选择。鉴于上述宏观背景,国家明确提出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进而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这也成为政策决策者、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为此,本专题刊发的三篇文章重点关注人口老龄化新国情背景下城乡养老服务模式差异性及其发展前景。近年来,中国城市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在全面提速,以城市社区居家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15年7月正式成立,是既有学术、思想"气质",又有政府"后勤"储备与辅助决策功能,更具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综合优势的省级新型智库平台。首席专家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王亭亭研究员。
据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生王嘉乐的整理,2017年度发表的社会史相关学术论文多达千余篇,涵盖主题涉及社会史通论、社会结构、国家权力与地域社会、环境·医疗与社会救济、日常生活·礼俗与信仰以及口述史等类别。如此之多的论文数量,体现出2017年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兴盛与发展。为了展现2017年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热点与走势,我们组织了一组专题讨论文章,旨在梳理和探讨2017年中国社会史研究到底关注了哪些热点问题,呈现何种研究走势,同时对现有研究展开追问,以给出未来研究开展方向的建议。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唐诗选本是唐诗传播与经典化的重要途径。自唐代以来,历代文人通过编选、评点、注释唐诗选本,开展诗歌教育,传播个人文学情趣或某一文学团体或派别的文学观。至明清两代,诗坛出现了宗唐与宗宋之争,唐诗选本便成为各派张扬其主张的重要载体,编选刊印者甚多。孙琴安《唐诗选本提要》和陈伯海、朱易安《唐诗书录》是目前梳理唐诗选本文献比较详尽的著作。其中,《唐诗选本提要》收录唐诗选本659种,其中存世唐诗选本348种;《唐诗书录》收录唐诗选本392种,著录存世者237种。陈伯海、朱易安二位学者2015年出版的《唐诗书目总录》收
2016年,河北省生态与环境发展研究中心获批为河北省新型智库试点单位,中心主任为河北大学区域经济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陈志国教授,河北省政府参事李赶顺、刘学谦等专家为中心顾问。
作为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新左派有机知识分子,霍尔对于文化研究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戴维·莫利的悼文准确地呈现了霍尔对文化研究的贡献:"当年文化研究还只是少部分人的事业,半个世纪后它便无处不在、硕果累累了。"[1]可以说,"霍尔的名字就是文化研究的代名词"[2](P3)。
19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史研究逐渐复兴和发展,其研究理念与方法更是日益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据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张雨整理《2015年中国社会史论文索引》显示,该年度发表的社会史相关学术论文有近千篇,涵盖主题主要涉及社会史通论,社会结构,国家权力与地域社会,环境、医疗与社会救济,日常生活、礼俗与信仰,以及口述史等类别。如此之多的论文数量,体现出2015年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兴盛与发展。为了全面展现2015年中国社会史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发展趋势,我们组织了一组专题讨论文章,以期呈现2015年中国社会史研究
近十年来,国家号召整理古籍。《诗经》这部古典诗歌总集,自然受捌重视。海内学者著述评注《诗经》全集者,已见数家。鲜有因依旧说,整旧如旧者。实以旧说多受时代影响,不近情理,难以服人,不得不另辟蹊径。我也有此同感,因作《诗经会通》。
灾害是人类社会一个永久性的治理难题。在过去的20年里,全球自然灾害的发生数量增加了3倍多,每年受到灾害影响的人数超过2亿。中国是世界上遭受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平均每年约有3亿人次以及70%的城市地区受到各类自然灾害的影响。可以说,我们甚至已经步入了一个"灾害社会"。然而,遗憾的是,人们对灾害的认知和研究却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尤其是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更是如此。今年适值唐山大地震40周年,我们特别从跨学科角度选取了三篇专门研究地震灾害的论文。其中,文军和吴越菲的论文从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出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