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粮食优质优价政策的思考

来源 :广西粮食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6411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实行优质优价政策的必要性   首先,是推动调整粮食结构的需要。一种合理的、平衡的粮食产业结构,应表现为五个循环的总体平衡:粮食再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内部的平衡,粮食生产增长与人口增长和各种社会用粮增长的平衡;粮食供给结构与居民消费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平衡;以及粮食产销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粮食产业结构既具有相对的、阶段的稳定性,又具有绝对的、不断的可变性。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我们应该自觉驾驭这一规律,主动地、适时地促进粮食结构调整,使其动态地保持合理、平衡状态。   从多年来我国粮食供求结构变化趋势看
其他文献
一、1997年粮食工作回顾1997年,是粮食工作非常不平凡的一年。粮食工作面临连续三年的增产丰收,市场疲软,粮食滞销,压库严重;仓容十分紧缺,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亏损大幅度增加的
<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作为特殊的大商品——房地产,必将进入消费市场,其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规模也会随之扩大。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枢纽和经济活动得以实现的中介的金融
【正】由于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竟相挤入亚洲资本市场,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纷纷采取措施防止经济增长同时引起通货膨胀.马来西亚认为,要在控制通货膨胀和吸引外资
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摆脱困境,加快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从国有粮食企业近年来的实践看,下岗分流,减员与增效比较难以做到和谐统一,困难多,阻力也大。如何搞好
<正> 广东国民经济增长经历了1989年的短期滑坡以后,1990年就实现复苏,1991年进入了协调稳定发展时期。今年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推动下,广东经济已逐步走上新一
<正> 资金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基础。乡镇企业是在农村劳动力资源丰裕而资金相对不足的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资金不足成为乡镇企业的普遍问题。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决定
在我国,合理的、能兼顾诸方利益的、无论在什么年景下均能运转自如的粮食流通体制尚未建立起来,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一、国家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难。就粮食收购而言,粮多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技术在使人高质量地活着,在人类知
<正> 亚洲“四小”在四十年的经济发展进程中,从内向型经济走上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其中经历了由进口替代战略向出口导向战略,再由出口导向战略向国际化、自由化、科技化战略
<正> 中国人民银行执行中央银行职能后,逐步掌握了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再贷款等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但是,我国中央银行还不具备西方中央银行完善的调控功能,公开市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