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突飞猛进,近年来建筑工程发展成为我国重点项目工程之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建筑材料的使用直接影响建筑质量,因此,需要对建筑材料严格检测以确保建筑质量。基于此,本文从常用建筑材料检测的内容和作用、检测方法、影响因素等做了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对施工单位在实践中的检测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内容;影響因素;质量检测
引语
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是建筑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建筑材料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测。我国为保证建筑质量相应出台了一些质量检测标准,系统的规定了建筑材料的适用范围,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然而,建筑材料的检测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的准确性难以保障。所以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做好检测工作的每个步骤,严格遵守国家质量检测标准,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真实。
一、建筑材料检测的存在价值
建筑材料的检测不是盲目进行的,检测要以科学的检测方式为依据,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那么,究竟什么是建筑材料检测?建筑材料的检测是指用国家规定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对建筑材料的性能参数和实用性进行检测的过程。建筑材料的检测不仅是要了解和掌握建筑材料的质量情况,而且也要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建筑材料种类繁多,结构、性能也不同,而不同的工程使用的材料也是不同的。因此,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是一项十分谨慎的工作,选择材料不恰当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如果选择出错,会增加建筑工程的负担,降低工程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严重则很容易造成工程事故。因此,需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检测方法认真检测,在确定建筑材料质量完好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
二、建筑材料的检测内容
受我国地区差异的影响,施工现场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是为了提高建筑材料和工程质量都应进行比较专业、规范的检测。一般来说,常见的建筑项目材料检测有以下几种:第一,建筑用钢材。对其检测项目有:钢材的断后伸长率、抗拉强度、冷弯程度、重量偏差等;第二,水泥:安定性、水泥凝结时间、工程强度;第三,细集料常规检测:表现密度、泥块含量、含泥量、颗粒级配、堆积密度等;第四,粗集料常规检测:含泥量、压碎值指标、泥块含量、颗粒级配、超逊径、针片状等;第五,建筑砂浆基本性能测试:浓稠度、分层度、强度、分层度;第六,混凝土:试配强度、坍落度、配合比、立方体抗压和抗折;第七,防水材料:固体含量、撕裂强度、尺寸变化、低温柔度、不透水性;第八,混凝土外加剂:泌水比率、抗氧强度比率、含气量、凝结时间、透水和吸水压力比、强度等。
三、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的因素
1、加荷速度的影响
加荷速度是物理概念中的一个名词,在这里主要体现在对建筑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加荷速度与建筑材料的强度是紧密相连的,当加荷速度较快时,测试中的建筑材料的强度就会高于既定值;而加荷速度较慢时,测试中的建筑材料的强度就会低于既定值,由此可见,加荷速度会严重影响建筑材料测试的结果。因此,只有按照材料标准以及相关操作规程规定的加荷速度对材料进行试验才能够得到比较精确的检测数据。
2、温度与湿度的影响
温度与湿度是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的两大关键因素,二者的变化会带动建筑材料性能发生变化。因此,在检测时应保证湿度和温度在材料规定的范围内,不论检测结果是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导致建筑材料的强度发生变化。例如:SBS等弹性防水材料进行检测时,应保持其温度值的范围在21℃-25℃之间,如果温度高出这个范围则会使材料强度变低,如果温度低于这个范围则会导致材料强度变高,无论高还是低都会对材料的受用性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得到建筑材料标准的性能,应严格将温度及湿度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
四、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常用方法
1、取样检测
1.1 在我国建筑工程较多,建筑材料更是复杂多样,建筑材料的使用也通常都是大批量的,所以,工作人员逐一检测会带来极大的工作量甚至会拖延工程进度,因此,我们所谈到的检测都是抽取样本进行测试。抽样检测主要是通过抽样来检测其中的某些建筑材料,从而反映出整体的质量状况。抽样的结果都是要写成规范的报告,并标明检测的结果是抽样检测结果。综上所述,为保证检测人员能够准确的检测出材料的性能,前提是要科学、规范的取样,并且检测出的结果要以科学准确的形式加以呈现。
1.2 科学的取样才能代表建筑材料的性能状况。在取样的过程中取样的部位、数量和方法都会影响检测结果,所以在选择取样的对象要有一定的随机性。科学的取样方法是指取样的部位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取样数量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不加以注意都会造成检测的误差,从而影响整个材料的质量检测。
2、试件尺寸及精度
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有规定的大小和样式来检测建筑材料。试件的尺寸和精度越高,检测的结果就越准确,反之亦然。所以,工作人员选择试件要按照被检验材料的整体标准进行选样,以提高检测效率。
3、误差及数据处理
3.1 工作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实验环境不同、仪器设备的精确度、建筑材料的均质性等差异都会影响到检测结果。在检测过程中出现误差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但是究竟怎样降低或避免出现误差是当前建筑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般而言,检测误差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平行检测误差,即使用同一设备、同样的方法对同一材料分成若干试样分别检测的现象。这种检测方法能够缩小误差。第二,由于工作技术人员操作技术存在差异,同一组试件的检测结果难免会出现误差,误差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一旦超出最高范围,需要工作人员反复检测,直到得到准确检测结果。第三,对比检测误差,又称作再现性误差。这种检测方式是指由于检测设备的差别从而导致的检测结果的偏差,这类误差的范围比其他检测误差的方式都要大,需要检测人员加以注意。
3.2 误差的出现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式降低或避免,数据的处理跟误差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在我国,数据的处理依照的是《数值修约规则》,尾数需要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使最后所得到的值最接近原数值,尾上数字按照四舍六入五留双法则进行取舍。若一些材料的试验数据离散性较大,则剔除其中超出平均值规定范围外的数值,取剩余的数据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的检测是提高建筑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按照国家标准做好建筑材料检测,才能确保工程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建筑材料的检测越来越严格,作为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研究国家标准,严格依据检测标准进行检测,并确保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检测,控制好检测的影响因素。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多参加培训,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提高技术水平,避免在检测的过程中出现重大误差。
参考文献
[1] 石建华. 对把好建筑材料检验环节的分析研究[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17)
[2] 任万秀. 浅析如何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5)
[3] 郭和平. 谈建筑施工前材料检测与试验[J]. 建材与装饰(下旬刊). 2008(05)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内容;影響因素;质量检测
引语
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是建筑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建筑材料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测。我国为保证建筑质量相应出台了一些质量检测标准,系统的规定了建筑材料的适用范围,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然而,建筑材料的检测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的准确性难以保障。所以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做好检测工作的每个步骤,严格遵守国家质量检测标准,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真实。
一、建筑材料检测的存在价值
建筑材料的检测不是盲目进行的,检测要以科学的检测方式为依据,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那么,究竟什么是建筑材料检测?建筑材料的检测是指用国家规定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对建筑材料的性能参数和实用性进行检测的过程。建筑材料的检测不仅是要了解和掌握建筑材料的质量情况,而且也要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建筑材料种类繁多,结构、性能也不同,而不同的工程使用的材料也是不同的。因此,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是一项十分谨慎的工作,选择材料不恰当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如果选择出错,会增加建筑工程的负担,降低工程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严重则很容易造成工程事故。因此,需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检测方法认真检测,在确定建筑材料质量完好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
二、建筑材料的检测内容
受我国地区差异的影响,施工现场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是为了提高建筑材料和工程质量都应进行比较专业、规范的检测。一般来说,常见的建筑项目材料检测有以下几种:第一,建筑用钢材。对其检测项目有:钢材的断后伸长率、抗拉强度、冷弯程度、重量偏差等;第二,水泥:安定性、水泥凝结时间、工程强度;第三,细集料常规检测:表现密度、泥块含量、含泥量、颗粒级配、堆积密度等;第四,粗集料常规检测:含泥量、压碎值指标、泥块含量、颗粒级配、超逊径、针片状等;第五,建筑砂浆基本性能测试:浓稠度、分层度、强度、分层度;第六,混凝土:试配强度、坍落度、配合比、立方体抗压和抗折;第七,防水材料:固体含量、撕裂强度、尺寸变化、低温柔度、不透水性;第八,混凝土外加剂:泌水比率、抗氧强度比率、含气量、凝结时间、透水和吸水压力比、强度等。
三、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的因素
1、加荷速度的影响
加荷速度是物理概念中的一个名词,在这里主要体现在对建筑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加荷速度与建筑材料的强度是紧密相连的,当加荷速度较快时,测试中的建筑材料的强度就会高于既定值;而加荷速度较慢时,测试中的建筑材料的强度就会低于既定值,由此可见,加荷速度会严重影响建筑材料测试的结果。因此,只有按照材料标准以及相关操作规程规定的加荷速度对材料进行试验才能够得到比较精确的检测数据。
2、温度与湿度的影响
温度与湿度是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的两大关键因素,二者的变化会带动建筑材料性能发生变化。因此,在检测时应保证湿度和温度在材料规定的范围内,不论检测结果是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导致建筑材料的强度发生变化。例如:SBS等弹性防水材料进行检测时,应保持其温度值的范围在21℃-25℃之间,如果温度高出这个范围则会使材料强度变低,如果温度低于这个范围则会导致材料强度变高,无论高还是低都会对材料的受用性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得到建筑材料标准的性能,应严格将温度及湿度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
四、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常用方法
1、取样检测
1.1 在我国建筑工程较多,建筑材料更是复杂多样,建筑材料的使用也通常都是大批量的,所以,工作人员逐一检测会带来极大的工作量甚至会拖延工程进度,因此,我们所谈到的检测都是抽取样本进行测试。抽样检测主要是通过抽样来检测其中的某些建筑材料,从而反映出整体的质量状况。抽样的结果都是要写成规范的报告,并标明检测的结果是抽样检测结果。综上所述,为保证检测人员能够准确的检测出材料的性能,前提是要科学、规范的取样,并且检测出的结果要以科学准确的形式加以呈现。
1.2 科学的取样才能代表建筑材料的性能状况。在取样的过程中取样的部位、数量和方法都会影响检测结果,所以在选择取样的对象要有一定的随机性。科学的取样方法是指取样的部位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取样数量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不加以注意都会造成检测的误差,从而影响整个材料的质量检测。
2、试件尺寸及精度
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有规定的大小和样式来检测建筑材料。试件的尺寸和精度越高,检测的结果就越准确,反之亦然。所以,工作人员选择试件要按照被检验材料的整体标准进行选样,以提高检测效率。
3、误差及数据处理
3.1 工作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实验环境不同、仪器设备的精确度、建筑材料的均质性等差异都会影响到检测结果。在检测过程中出现误差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但是究竟怎样降低或避免出现误差是当前建筑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般而言,检测误差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平行检测误差,即使用同一设备、同样的方法对同一材料分成若干试样分别检测的现象。这种检测方法能够缩小误差。第二,由于工作技术人员操作技术存在差异,同一组试件的检测结果难免会出现误差,误差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一旦超出最高范围,需要工作人员反复检测,直到得到准确检测结果。第三,对比检测误差,又称作再现性误差。这种检测方式是指由于检测设备的差别从而导致的检测结果的偏差,这类误差的范围比其他检测误差的方式都要大,需要检测人员加以注意。
3.2 误差的出现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式降低或避免,数据的处理跟误差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在我国,数据的处理依照的是《数值修约规则》,尾数需要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使最后所得到的值最接近原数值,尾上数字按照四舍六入五留双法则进行取舍。若一些材料的试验数据离散性较大,则剔除其中超出平均值规定范围外的数值,取剩余的数据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的检测是提高建筑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按照国家标准做好建筑材料检测,才能确保工程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建筑材料的检测越来越严格,作为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研究国家标准,严格依据检测标准进行检测,并确保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检测,控制好检测的影响因素。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多参加培训,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提高技术水平,避免在检测的过程中出现重大误差。
参考文献
[1] 石建华. 对把好建筑材料检验环节的分析研究[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17)
[2] 任万秀. 浅析如何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5)
[3] 郭和平. 谈建筑施工前材料检测与试验[J]. 建材与装饰(下旬刊).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