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探究数学问题解决时,解题主体通过选择使用某个范畴性框架赋予外在数学化信息以意义,获得思路.对于一类问题,“对称美”审美意向所萌生的心理内驱力,形成了探究解题思路的维持与不断展开的思维动力.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及其课堂实施时,力求启发学生萌生审美意向,形成探究解题思路的过程.主要以“不等号”或“分数线”等这些提示数式结构“对称性”信号的例子说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