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路径与机制探索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zc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有助于推进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巩固和加强、有利于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三全育人视阈下,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三大路径,即“师生双主体,全员学习宣传路径”“三年学制全跟进,全过程学习宣传路径”“四大平台全覆盖,全方位学习宣传路径”来推进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同时,还应构建起彼此相适应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学习宣传机制,以此来推动此项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径;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6-0131-04
  2017 年,《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强调,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高校作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围绕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履行好职责,更有效地让大学生积极学习宣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人数有1000多万,是大学生中的庞大群体,他们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会程度,将直接关系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为此,笔者依托工作单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获批广西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示范校建设A类项目的优势及实践,从三全育人的视阈,通过三全育人“234”模式,来探索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路径选择和机制构建。
  一、三全育人视阈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路径选择
  (一)师生双主体,全员学习宣传路径
  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体作用,选择“全员参与学习宣传”路径,具体路径如图1所示。
  
  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实現教师全员参与宣传教育
  (1)思政课教师通过思政课堂主渠道,引导课堂深学。当前,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是推进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导力量。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主渠道中的主导性作用,通过思政课堂的系统化教学,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拓展其学习深度,切实解决学习深度不够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学科素养教育培训,培育出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扎实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
  (2)高校辅导员通过日常引领,发挥班会领学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起着日常引领作用。在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要将辅导员的日常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辅导员要借助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的机会,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与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形成合力,实现课堂与课后的良性互补。
  (3)发挥党员教师与非党员教师的作用,形成全员协同育人合力。党员教师可以结对学生团支部,通过一对一联系,对团支部学生进行宣讲导学。而非党员教师,可以通过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争取岗位建功,起到榜样引领作用。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实现学生全员参与学习
  (1)一般学生通过参加思政课学习,发挥学习的主体性作用。高校大学生群体,分为一般学生和学生骨干两大群体,其中一般学生占大多数。要想发挥一般学生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主体性作用,需要高职院校通过思政课程设计,采取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引导一般学生通过修学分来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一般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政教师要善于从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去切入教学,因材施教,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立场、观点和方法融入教学中去。
  (2)学生干部通过一帮一联同伴教育,发挥朋辈导学作用。具有思想道德素质高、政治立场坚定、组织交往能力强等优点的大学生骨干群体,如大学生班党团干部、青年马克思主义学员等,由于来自于大学生群体,他们与其他大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能够及时而准确地了解和掌握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因此,要想发挥学生干部在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主体性作用,需要学生干部通过同伴教育,发挥朋辈导学作用。首先,学生干部要将同辈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出来,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感化、带动周围青年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次,学生干部要将学生管理者的作用发挥出来,在组织班级或社团活动中,要有创新思维,采取高职院校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他们营造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良好氛围。
  (二)三年学制全跟进,全过程学习宣传路径
  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全过程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要采取高职教育三年学制全覆盖的全过程学习宣传路径,具体路径如图2所示。
   [
  1.大一阶段系统学,夯实理论基础
  在大学一年级阶段,高职院校大学生要借助思政课程学习体系,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学习,提升学习的深度,夯实其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2.大二、大三阶段实践拓展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由于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需要,大二、大三阶段的大学生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课程学习的机会减少,但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岗位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的机会增加。因此,要想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年学制全过程学习,还要合理规划,不断创新高职院校大二、大三学生的实践教学方式,通过开辟校内外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引导、推动大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社会,通过实践参与或观察,使大学生切身感受和深刻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推进中国社会进步中所发挥出来的强大力量。其他课程的各类实践活动、岗位实习实训的设计中,也要主动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推动大二、大三阶段的大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拓展学习,实现三年学制全过程跟进。   (三)四大平台全覆盖,全方位学习宣传路径
  要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方位学习宣传,还要推进四大平台全覆盖,具体路径如图3所示。
  
  1.充分发挥课程学习宣传主渠道作用,实现课程平台全覆盖
  (1)协同推进“两个课堂”,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平台全覆盖。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课程平台,主要有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要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课程平台全覆盖,就应当发挥协同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共同学习宣传的作用,综合施策,构建“教书、实践、文化”共同协作的长效机制。第一课堂应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应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理论学习自觉性。第二课堂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开展方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融入其中,吸引学生参与,从而发挥其对第一课堂教学效果的夯实与内化作用,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2)构建“大思政”平台,实现思政课程与非思政课程全覆盖。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要构建“大思政”教育平台,协同推进,推动思政课程与非思政课程形成育人合力。为此,要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挖掘其他学科和课程的德育功能,搭建起“大思政”育人平台和体系,不断拓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渠道。
  2.充分利用好网络学习载体,实现网络平台全覆盖
  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得。因此,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学习载体,实现网络平台全覆盖。如通过建立富有特色的宣传教育网站,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以新颖、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此外,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微叙事、微访谈、微宣讲等形式,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宣传,从而激发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校园文化学习宣传平台
  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方位学习宣传,还应利用好校园文化这一环境平台。要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大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新思想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主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文化氛围,实现校园文化环境的全覆盖。
  4.依托校内外实践活动,打造实践学习宣传平台
  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还可以依托于实践活动。因此,要依托校内外实践活动,打造实践学习宣传平台。首先,要依托丰富多样的校内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一些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或朗诵比赛等健康有益的活动,去感染青年大学生,促进他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理解。其次,要充分利用好青年大学生社团,如大学生讲习所、大学生讲思政课、青年马克思主义学员培训班等,通过“学生讲—学生学”的方式开展一系列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讲活动。最后,还要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活动,通过组织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校外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在实践中自身的观察和体悟,感受新时代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显著成就,促进他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真正达到“内化于心”的学习效果。
  二、三全育人视阈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机制构建探索
  为了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常态化、规范化发展,还需要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学习宣传机制。
  (一)优化教师队伍,构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全员育人机制
  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质量和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应构建起教育工作者全员参与宣传教育机制。首先,要加强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党政宣传教育人员和学生辅导员等思政教育人员的优化整合及培训,建立起思政教师专项培训提升制度,推动思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抓好这支“主力军”。其次,要构建起推动非思政课教师相互配合、协同发力的课程思政改革机制,通过出台相关方案、制度,促使非思政课教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促进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全员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
  (二)推动学生全员参与,构建两种课堂相结合的考核机制
  要通过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考核机制,来推进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员参与学习。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考核机制,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考核结合起来,形成“两种课堂”相结合的考核机制。通过建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量化赋分制度,把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作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主要考核内容,使考核结果的影响力不但覆盖到党团干部等骨干学生,也覆盖到非党员的一般学生,从而实现大学生群体的全员参与学习。
  (三)加强实践互动循环,构建全过程学习宣传渗透机制
  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全过程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要做到该学习的三年学制全覆盖。为此,需要加强实践互动,构建起全过程学习宣传渗透机制。可以通过构建起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相统一的有效互动循环实践機制,实现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年学制全过程覆盖。
  (四)拓展载体渠道平台,构建全方位学习宣传机制
  要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方位覆盖,需要拓展大学生学习宣传的载体渠道,构建全方位学习宣传机制。首先,要建立能够深度挖掘高职院校传统媒体新动能的学习宣传制度,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校园中的传统媒体,如广播、电台、党报、学报等,采取高职院校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此激发高职院校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建立起新兴媒体联动宣传机制,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载体作用。通过充分利用新旧媒体,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渠道和平台,构建起全方位的学习宣传机制。
  三、结语
  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好、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必须做好的一项系统性工程。从三全育人的视角,通过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全育人“234”模式的路径和机制,能有效推动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心、入脑、入行。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EB/DL].(2017-11-02)[2020-03-21].http://news.cctv.com/2017/11/02/ARTIP3MhYMjMbyn02vpmSWSh171
   102.shtml-2017-11-02.
  [2] 黄文明.推进大学生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51):175-177 .
  [3] 吴爱萍.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思考:以“概论”课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3):62-64.
  [4] 黄冬福,张太帅.高职院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思考[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8(4):87-91.
  [5] 李冉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大学生的途径探析[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53-56.
  [责任编辑:钟 岚]
其他文献
《唐刺史考全编》是一部颇具影响、广受好评的大著,然亦存在任职系年、史实考辨中的一些问题。本文择其与贬官相关者,析疑补正,希望使之更趋精准和完善。
基于开放经济的经济周期模型,通过刻画美国货币政策通过中美利差来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应用时变参数模型TVP-VAR-SV来实证分析1999年以来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对中国经济
为了解新垦耕地地力状况,为垦造耕地土壤质量全面提升提供依据,以杭州市2013—2016年新垦耕地为对象,布设99个样点,进行新垦耕地耕层厚度、砾石度、容重、pH、阳离子交换量、
[摘 要]高校工会在师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独特的作用。文章探析了高校工会参与师德建设的实效内涵,提出高校工会应将师德建设有机融入工会工作,服务大局,准确定位,强化实效导向,勇于探索实践,从师德教育、表彰、宣传、监督、服务等方面提升实效。  [关键词]师德建设;高校工会;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6-0023-03  师德是教
[摘 要]扎实有效的实践教学是师范生成才的重要基础,但部分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不恰当运行造成了学生基本教育知识不扎实、课堂训练僵化死板、见习环节敷衍了事、实习时期挫败感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师范生培养的质量。正因为如此,地方高校应直面这诸多问题,从教育见习、课题研习、课堂训练和教育实习四个主要实践教学环节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
法律语言学在我国历经了30多年的发展,以十年多为分界线,可以分为酝酿时期、创立发展时期、全面提高时期。学者们将法律语言学的起源和发展状况以论文、专著、译著、教材、研
研究从语义类别和语法标记型式的角度对比分析中外学者学术论文中立场形容词的使用特征。结果表明,在语义类别方面,中国学者显著少用形容词表达认知和态度立场,立场形容词的
[摘 要]在整个高职教育教学工作里,教材建设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具备良好品质的教材才能确保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文章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作为参考资料,针对目前山西省高职院校采用的公共英语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抽样考查,通过和一些学生、教师进行交流,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归纳得出目前教材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依次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给高职英语的教材发展建设提供可以实行的解决方
[摘 要]文章基于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梳理,从案例选择原则和案例应用环节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养老保险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当前养老保险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案例教学;养老保险课程;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6-0177-03  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其专业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
[摘 要]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目前运行的课程体系大多分为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三部分,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处理及发散思维能力,以及解决临床实际病症问题的能力。整合医学模式下临床医学课程整合体系的构建,能有效提高临床学生疾病处理综合能力,同时亦有助于临床一线教师从多学科途径建立教学多元化模式,对于临床带教方式与方法的创新与推广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整合医学;临床教学;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