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祁寯藻《观我斋日记》观其书学思想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dyj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课题名称:晚清祁寯藻书学思想与书法创作研究(青年项目),课题编号:YS19244
  摘要:祁寯藻为晚清重臣,山西寿阳人,为官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治学上亦有多人追随。他的书法上追晋唐,格调古雅,具有很高的水平。现从祁寯藻留存下来的《观我斋日记》,论述其书学思想,他在楷书创作上的实践完全得益于对唐人书法的重视。
  关键词:祁寯藻;观我斋日记;书学;思想
  祁寯藻(1793—1866),字叔颖、号春圃、息翁,山西省平定州寿阳县人。祁寯藻是晚清时期的重要汉臣,为官历经四朝,做过三位皇帝的老师。嘉庆十九年(1814),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后授翰林院编修,历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等,官至正一品,具有很高的地位,声望极大。
  他研究经史子集,重儒学,喜好作诗,善书法,有《马首农言》《京口山水考》《静默斋日记》《圆明园直庐书札》《息园日记》和《观我斋日记》等著作流传至今。除以上列举外,祁寯藻还书写了大量的杂记、随笔及上奏朝廷的官方文书,这些文献资料对研究祁寯藻的生平交游、为官从政和学术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今从祁寯藻的《观我斋日记》中,梳理出其中关于书法的文献材料,来试论祁寯藻的书学思想。
  祁寯藻《观我斋日记》载:“初四日。跋筠厓所藏绎堂夫子所缩临《多宝塔》后云:绎堂夫子家藏,《多宝塔》碑帖‘凿井见泥’。‘凿’字近拓多剥落模糊,此帖独完善,且雄浑圆劲,迥异肥瘦一派,知為宋拓无疑。夫子动业文章,彪炳天壤,性尤嗜书,笔法出入于北海、诚悬,而归本于平原,故此帖最为珍爱。尝欲手临五百本,公暇辄抚几挥毫,今临摹几及百本。筠厓此本,乃甲戌十二月所临,夫子自跋云第廿七本。时方总质保阳,岁终有所陈奏,必手善。爰以摺纸缩临此帖,盖试笔也。今岁四月,筠厓自吴门来,出此册嘱题。谨识数语于后,至笔力章法,无目共仰,无俟末学赞一词耳。”从此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祁寯藻对唐代颜真卿的书法非常珍爱,并在颜真卿的楷书上下过很大的功夫。祁寯藻“性尤嗜书”,此句诚不虚也,从现在流传下来的大量祁寯藻的尺牍、信札和文人士大夫之间的酬贺之作中便可得见,如果不是嗜书者,断然不会有如此。祁寯藻的学书经历在这里也有非常明确的记载,他的书法先是学习李北海,后学习柳公权,在对北海和诚悬的书法手摹心追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最后归于平原,也就是颜真卿。可见祁寯藻的学书实践有很大的一个重心是放在唐代书家上的,这与清代中晚期的学书风气有关。颜真卿是唐代的忠臣,在书法上自宋代以后一直是历代士人学子师法和追捧的对象,祁寯藻也不例外。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在当时受到诸多书家的追捧,《观我斋日记》中载:“‘凿’字近拓多剥落模糊,此帖独完善,且雄浑圆劲,迥异肥瘦一派,知为宋拓无疑。”这里面涉及到书法的拓本问题,拓本的好坏往往会影响到书法的学习,祁寯藻对《多宝塔碑》的拓本要求很高。在当时的拓本中,“凿”字多剥落不清,而祁寯藻所藏所临摹的颜真卿楷书拓本却“此帖独完善”,书法风格雄强劲挺,能够从中窥探到盛唐时期的盛大气象,窥探到颜书的精神气质,并认定此拓本当为宋拓无疑。在此段日记中有“尝欲手临五百本,公暇辄抚几挥毫,今临摹几及百本”,祁寯藻对书法的喜爱和他在颜真卿《多宝塔碑》上所下的功夫,是有数量可载的,他自己说要对《多宝塔碑》临摹五百本,在办公的闲暇之余一刻不得停歇,不停临摹,到写此段日记的时候,已经临摹了几百本。这个临摹的数量是非常大的,即使放到现在好多专职的书家也是达不到的,祁寯藻对书法的痴迷和用功是难能可贵的。祁寯藻的书学思想,一直是重视取法和学习唐代书家的,除了以上所载的颜真卿以外,还有初唐四家中的欧阳询,也是祁寯藻重要的学书取法对象。
  对唐代书家欧阳询的学习和倾慕,这在祁寯藻《观我斋日记》中也有明确记载:“廿六日至廿九日。自竹轩二兄处入城,到部谒绎堂夫子,即在部中住宿。此数日内,夫子命寯藻与澜止兄同几临摹《九成宫碑》,并训以作字之法,愈缓愈进,常人落笔即思满幅驱毫不定,拙目惊羡,谓如风卷落叶者,余视之直抄书傭耳。作字缓则笔定,急则笔滑。不但工书,即此是学,人品学问,俱可呈露,非可草草也。余祇领训辞,铭诸心版,日与澜止分笺共研,暇则于古紫山谈棋。”唐人欧阳询的《九成宫碑》,书法方正中寓险峻,丰厚挺拔,既有东晋人的韵致,又开唐代楷书新法,为千余年来楷书登峰造极之作。元代虞集曾评:“楷书之盛,肇自李唐。若欧、虞、褚、薛,尤其著者也。余谓欧公当为三家之冠,盖其同得右军运笔之妙谛。观此帖《醴泉铭》结构谨严,风神遒劲,于右军之神气骨力两不相悖,实世之珍。但学《兰亭》面而欲换凡骨者,曷其即此为金丹之供。”欧阳询的楷书到了清代时,仍是许多书家为之取法的对象,祁寯藻曾受夫子的教诲与澜止兄同时临摹《九成宫》,并在教他们作字之法,认为作字写书愈缓愈进,如若落笔驱毫不定,最后写出来的书法仅仅是抄书罢了,其艺术价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段文献记载,后面的几句尤为重要,在这里面其实也蕴含着祁寯藻本人的书学思想,即学书作字要缓,不可急躁,只有缓下来笔才能达到定,笔定亦可理解为笔正,这样写出来的书法仅可以称得上是工书,更重要的是从里面可以看到人品学问,书品即人品,这是古人论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柳公权曾笔谏皇帝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自此以后人品和书品就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祁寯藻的书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此论的继承,强调人品和书品的关系,书法要师法唐人,更要注重对书家人品修养和个人素质的培养,我们从祁寯藻的书法实践上,也可以看到这和他的书学思想是契合的。
  在祁寯藻的书学思想中,除了书法要学习取法唐人,注重人品和书品之外,还有好多对于书法拓本的鉴赏和题跋,这亦与当时金石学的学术风气有关。《观我斋日记》中记载:“十五日。余与香杜、铁香及张子实二兄同谒大成殿,瞻仰閟宫,因得旧观宣王石鼓于廊下,古色斑斓,洵数千年法物。十鼓中有二破缺,做臼形者,即昌黎诗所谓‘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者也。旁有张得天行书《石鼓歌》碑,四面皆字,字大如手,屈身遒秀,酷似香光得意之笔。又有国朝乾隆年间新刊石鼓十枚。古柏数珠,大可十余围,疑元时所植。”
  清代中晚期之际,由于早期“文字狱”的出现,文人士大夫为了避祸,把精力大都放在朴学上来,从而导致金石学的兴盛,一时之间访碑寻拓的风气渐成,书家对古代留存下来的诸多拓本进行考释研究,判断拓本的先后早晚,评价拓本的书法风格,自得其乐。祁寯藻与友人访大成殿,得以观得周宣王时石鼓,对此书法评价颇高,旁边又有当朝书家张照行书所写的《石鼓歌》,大字书法,劲挺流畅,祁寯藻认为张照的书法不输董其昌,从以上的文献记载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祁寯藻的访古鉴书。《观我斋日记》又载:“五月初一日。姜筠厓先生以《黄庭》石刻见示,后跋之。此颖上《黄庭也》,传为褚河南所书,遗池泮中,夜有光,人疑为宝,求之得此石,《黄庭》以此为佳本。或云乃玉刻,又云此石已碎,今人颖上人家,犹有藏一两段者。又跋云:《黄庭经》以褚本为第一,宋高宗刻之禁中,米元章称为天下无双,然石缺其半矣。后此行为吴通徴书,不啻霄壤,有识着自能辨之。此本为思古斋原刻,虽标目已割去,而古色古香,流溢行间,近日已为仅见。筠厓名铃,行七,善书法,精于七煌岐黄之术,苏门洞庭山人。”以上是祁寯藻对于所见《黄庭经》拓本的鉴赏活动及评价,从他所记所云之中,我们亦可以看到祁寯藻的书学思想。祁寯藻精通楷书、行书,对传统的二王“帖学”研习很深,同时又钟情于唐代诸家的楷书,颇重法度,这从他的书学思想中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来。祁寯藻又受金石学思想的影响,注重书法的拓本问题,并多有收藏鉴赏和题跋,这对他的书法创作也有重要的促进。
  参考文献
  1.祁寯藻.观我斋日记.见祁寯藻集卷一[M].山西:三晋出版社,2011.191.
  2.祁寯藻.观我斋日记.见祁寯藻集卷一[M].山西:三晋出版社,2011.206.
  3.祁寯藻.观我斋日记.见祁寯藻集卷一[M].山西:三晋出版社,2011.204.
  4.祁寯藻.观我斋日记.见祁寯藻集卷一[M].山西:三晋出版社,2011.190.
  作者简介:
  薛飞,工作单位:上饶师范学院,讲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书法史、书法文献
其他文献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天灰沉沉的,还下着小雨。大街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我和妈妈百无聊赖,在车站附近走来走去,希望能快点看到107路公共汽车的身影。结果,我们看到了这样让人感到心酸的一幕:公交站旁罗村行政服务中心大门的台阶上,坐着两个五六十岁的女清洁工。她们都黑黑瘦瘦的,饱经沧桑的脸上布满了刀刻般的皱纹。她们穿着脏兮兮的橙色制服,正狼吞虎咽地吃着盒饭,举着饭盒的手格外枯瘦。扫把就放在她们的身边。
期刊
【小小说】  P30写给笨猪的歌——雷畅  【漂流瓶】  P33可爱的凌霄花——郑霄汉  P34老屋,你好——关锋瑜  P35种树苗——任蔷羽  【嘻哈梦工厂】  P38丁立立写字——袁思睿  P39我的嘴巴不见了——邢乐
期刊
遥远的森林里传来歌声。  “我说伙计,”聪明兔对身边的笨猪说,“他的歌并不火,你为什么那么支持他?”  笨猪嘟哝了一句:“他的歌虽不火,却很有意义,能让我学到很多东西!”  “我怎么不觉得。”聪明兔撇了撇他的三瓣嘴。  “经典成为经典之前,很少会有人赏识它。”笨猪说,“但是,一旦成为经典,就会永远是经典。”  笨猪和聪明兔谈论的“他”,就是正在台上自弹自唱的靓狗。  笨猪知道,靓狗不仅会作词、作曲
期刊
我爱你宽厚有力的手掌  即使交错的掌纹里隐匿着沧桑  幼小的我曾紧抓着你的手  喊你折下一朵春天别在我鬓旁  我爱你强壮温暖的臂膀  即使若干年后它不再能将风雨遮挡  我总是任性地霸占你的怀抱  因为那是我休憩的良港  我爱你轮廓分明的面庞  即使岁月正在上面刻画着风霜  你微笑的皱纹会攒聚在一起  就像我心中的浪纹无拘无束地荡漾  我爱你慈祥温暖的目光  即使它不能时刻陪伴在我身旁  你如海的深
期刊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在今天看来,《水浒传》中的每一个好汉都是忠义侠骨的化身,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使“替天行道”的大旗熠熠生辉。自古道:忠义两难全。可惜的是,他们踏进了一个贪官奸佞,君主软弱的时代。冥冥之中,也注定了他们的失败……  如果有来生,一切的一切会不会有美好的开始,梦想的结局?  如果有来生,行者武松也许不会因为一直追查哥哥武大的死因,而陆续杀害了二十多条性命,虽然了结了所
期刊
走进湘湖,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字:美。  山是美的,巍巍“斜山”在这湘湖占了一大部分位置,绿如翡翠,红如宝石。绿色的东西在哪儿呢?这满地的绿草和满山的绿树不是吗?那红色的东西又在哪儿呢?这无数的小花和紫红的果实不是吗?这山有一种高深莫测的美,一眼望去,仿佛就是一处仙境。  湖是美的。湖水清澈湛蓝,但它又似一个调皮的小姑娘,一会儿水平如镜,一会儿碧波荡漾,让小鱼小虾都有点不适应了。不过它们又很快地玩到了
期刊
·01·  亮着灯的窗是夜的眼。  洛梅一直看着那扇亮着昏黄色灯光的窗,想象着此时此刻屠倚天正在书桌前挥斥方遒,砍瓜切菜般解掉那些挤眉弄眼、不怀好意的数学题和物理题的样子。  屠倚天住在洛梅家对面的那栋楼,也在5层。两幢楼不远不近,就像面对面。偶尔洛梅抬头,会看到屠倚天在练哑铃。  洛梅认得屠倚天,他是年级的风云人物,功课一级棒,人也帅气得像罗志祥。洛梅还猜到,他老爸肯定喜欢金庸小说,最喜欢《倚天
期刊
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留下许多令人惊叹的瑰宝,尤其在书画方面更是负有盛名。而我国的书画鉴定,古已有之,发展至今也取得了可以比肩甚至超越前人的成果,并且随着公私古代书画藏品面世的日益增多,当下对其研究的范围、题材不断拓宽和深入,成为研究者的更多契机。古书画鉴定的实质是为被鉴作品精确定位,为它们在书画史中寻找准确的时空坐标,这就需要在鉴、考、辨中建立起科学的体系,才能深刻认识作品,获得相对正确
期刊
闻名于世的龙泉窑,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它是在越窑、瓯窑和婺州窑的影响下而发展起来的一个著名的青瓷窑口。其开创于西晋,距今传承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所产青瓷作品不仅质地优良,而且在器物装饰艺术、风格方面均独树一帜,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美感,堪称浙江青瓷文化成就的集大成者,更是中国古代青瓷艺术的杰出代表。而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龙泉的青瓷工匠们依然怀着和祖辈一样的敬畏之心,在努力锻造当
期刊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与西部文明纠缠交融的中国迦陵频伽(妙音鸟)研究”(17BH169)  摘要:迦陵频伽于唐代始,成为壁画、建筑、工艺品等载体上经常出现的形象,人首鸟身的迦陵频伽拥有美妙的歌喉、长长而卷曲的凤尾,以曼妙的身姿出现在构图中。随着佛教中国化的深入,迦陵频伽不只从形态上吸取了凤鸟的诸多特征,也同时融入了凤鸟的寓意,成为既富于宗教色彩又具有民俗特征的装饰纹样。  关键词:凤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