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加压注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单位:225400 江苏省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王宏伟
  【摘要】 目的 观察骶管加压注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150例患者,诊断明确,无禁忌证,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75例,骶管普通注射;治疗组(B组)75例,骶管快速加压注射。每周1次,3~4次为1疗程。结果 停止治疗后6个月随访,A组与B组治疗结果比较,A组的治疗次数较B组的多,但是B组的优良率(86.7%)高于A组(66.7%)。结论 骶管加压注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疗效好,可作为保守治疗的首选疗法。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骶管加压注射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骶管注射药物是疼痛诊疗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的方法。为了提高疗效,减少副反应,不断筛选药物配方,同时技术操作也在改进,本院在骶管注射药物时采用快速加压推注法治疗该病,获得预期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0例,男109例,女41例。年龄25~69岁,平均46岁。病程20 d~15年,平均13个月。其中初次发病90例,二次发病40例,反复发作两次以上20例。所有病例均无甲亢、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禁忌证,全部经CT或MRI确诊。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75例,骶管普通注射;治疗组(B组)75例,骶管快速加压注射。
  1.2 治疗方法
  1.2.1 镇痛液配方 2%利多卡因10 ml,维生素B1注射液300 mg,维生素B12注射液2 mg,氟美松10 mg,5%碳酸氢钠3 ml,加生理盐水至50 ml。
  1.2.2 操作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髋部垫一厚枕以抬高骨盆,暴露骶部。两侧髂后上嵴连线的等边长度斜向下作等边三角形,摸清其下角处的骶裂孔,常规消毒后,用7号细长针作局部麻醉皮内小丘,换18~20 G长8 cm穿刺针,内放针芯,与皮肤成30°~45°角倾斜,针尖对向患者头侧,直到骶尾韧带,将针干向尾侧方向倾斜,推进2~3 cm后,接注射器回吸,无血和脑脊液,空气压缩试验无阻力和皮下无肿胀及串气感,说明穿刺针已进入骶管腔。用针芯在皮肤外测量进针深度,使针尖不得超过髂后上棘连线,以免过深进入蛛网膜下隙[1]。明确在骶管内后,针栓直接连接PTM-6B生理压力测试仪传感器,较零,再接50 ml装有上述镇痛液的注射器。对照组普通注射时患者无痛或有轻微胀痛感,注药速度在0.5~1 ml/s,压力为1.11~2.44 kPa;治疗组加压注射时患者须有很强的胀痛感,注药速度2~3 ml/s,压力为49.88~54.55 kPa。给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若无全身反应及全脊髓麻醉征象,约6~8 min推完药液。一般卧床60~90 min无其他不适即可回家。每周1次,3~4次为1疗程。
  1.3 标准评定 优:腰腿痛症状完全解除,能参加正常工作和生活;良:症状缓解,参加正常工作,但有轻微残留症状;有效:主要症状解除,有残留症状,劳动时加重;差:腰腿痛照旧,甚至加重,行走困难。
  
  2 结果
  停止治疗后6个月随访150例患者的治疗结果是:对照组(A组,75例)治疗(4.99±1.4)次,优良率为66.7%(优35例,良15例,有效20例,差5);治疗组(B组,75例)治疗(3.50±0.65)次,优良率为86.7%(优50例,良15例,有效5例,差5)。
  
  3 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退变、损伤、纤维环断裂,其内的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和覆盖其上的后纵韧带向椎管突出或膨出,压迫附近的脊神经根,發生水肿、局部缺血等无菌性炎症,日久可有周围纤维组织的增生和粘连,受压组织应激性增高。骶管内注射镇痛液能阻断疼痛传导通道;阻断疼痛形成的恶性循环,尤其是防治疼痛刺激经感觉神经传入脊髓后导致的脊髓和脑的敏化[2],解除肌紧张和痉挛,解除血管收缩,改善缺氧。利多卡因起效快、弥散力强,能迅速有效地解决肩部软组织损害引起的疼痛、解除肌痉挛;地塞米松注射液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有效减轻急性炎症间质水肿,抑制炎性渗出,可有效降低局部组织对损伤后的反应性及防止组织再粘连,加快致痛因子的消除,从而能有效地改善病变部位的微循环,解除炎症物质对神经末梢的化学性刺激,促进局部水肿及炎症的吸收,而产生止痛作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可提高镇痛液的pH值,目的是:(1)缓解组织的酸中毒状态,(2)增加激素的消炎作用,(3)减轻酸性药物注射引起的疼痛,(4)增强局部麻醉药的效果[3];维生素B1是辅酶的组成部分,能维持神经的正常功能;维生素B12与神经有较强的亲和力,可改善神经细胞的代谢和营养,维生素B1、B12能促进神经组织的恢复,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本组实验结果表明,骶管内注射抗炎消肿、松解粘连及缓解疼痛的药物,能使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治疗组的治疗次数少于对照组,而B组的优良率(86.7%)高于A组(66.7%)。笔者认为其机理是,正常骶管容积约25~30 ml,骶管内快速加压注射50 ml药物,在腰骶部硬膜外间隙产生的液团冲击,产生一定的膨胀力,扩大压迫脊神经根的间隙,使神经根与周围粘连得以分离松解,改变神经根周围的环境,使药物能迅速到达病变部位,并可使腰骶部神经根广泛得到浸泡,起到液体剥离作用。因此根据患者的身体条件和承受能力选择压力,进行骶管加压注射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疗效好,可作为保守治疗的首选疗法。
  
  参考文献
  [1] 安刚,薛富善.现代麻醉学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288-289.
  [2] 吴新民.麻醉学高级教程.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725.
  [3] 黄科昌,马骏,殷玉水.应用改良枝川注射疗法治疗某些头痛的疗效分析.临床麻醉学杂志,1996,12(2):81.
  (收稿日期:2011-03-21)
  (本文编辑:王春芸)
其他文献
<正>随着横向经济联合的广泛开展,必将对我国的审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就审计工作如何适应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提些粗浅之见,请同行斧正。 一、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对审
<正>四、城镇集体工业企业是否可实行固定资产大修理基金办法? 答:城镇集体工业企业一般不实行固定资产大修理基金办法。企业为恢复固定资产原有性能而发生的修理费用,按实际
<正>会计监督这一名词虽然由来已久,企业财会人员也认为会计监督是自己应尽的责任,但是,严格说来,会计监督不严的情况仍是较为普遍的。例如,某些企业的财会部门有以下一些情
目的 探讨胸部X线结合临床血生化检查对患者移植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监测意义.方法 对21例同种移植肾功能损害患者的X线胸片和BUN、SCr等主要血生化指标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
<正>从1985年开始,国家对施工企业使用的流动资金,由拨款改为贷款。这一消息,引起了廊劫地区建筑公司第二工程处领导的极大重视。他们及时召开了会议,认真进行了研究和部署,
长波紫外线较中波紫外线具有更大的危害性,有效的外用防光剂有N-乙酰半胱氨酸,绿茶多酚、二羟丙酮及硒有加强作用,维生素E和糠醛-葡糖醇可作为防光剂加放在化妆品内,正在研究的内用防
随着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其所导致的副作用也随之出现。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儿童皮肤病时,其经皮吸收的总量约为成人的3倍。皮肤炎症越重,经皮吸收的量也越多。儿童外用皮质
目的 观察黏弹剂在鼻泪管阻塞探通术中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鼻泪管阻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鼻泪管探通术后鼻泪管内注入黏弹剂,
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仅次于基底细胞癌,为最常见的皮肤癌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在许多国家不断增加,该文较详细介绍了关于鳞状细胞癌的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的
在15种人类支原体中有7种更常见于泌尿生殖道。聚合酶链反应的技术的发展证明了生殖支原体更常居于泌尿生殖道,可能是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致病原因;而发酵支原体则与呼吸道疾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