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基于微课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新探析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keshu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课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在我们国家虽然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但是其却拥有非常快的发展速度,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之中.随着我们国家高校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对于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完善也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将微课运用到高校计算机的教学之中,既符合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同时也非常有利于提高高校计算机的教学水平.本文通过对高校计算机教学中使用微课教学的作用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了微课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可以帮助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 (PD)模型猴99Tcm 2 β [N ,N’ 双 (2 巯乙基 )乙撑二胺基 ]甲基 ,3β (4 氯苯基 )托烷 (TRODAT 1)显像与局部脑血流量 (rCBF)及结构改变间的关系 ,探
调查研究表明,有很多职业技术学校都开设有数控车工的课程教学.数控车工课程的广泛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控加工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日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
目的观察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对呼吸机相关下呼吸道感染(VALAI)的影响.方法对入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预计机械通气(MV)超过48 h的患者使用可冲洗式气管插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冲洗组为A组(53例次),非引流组为B组(55例次).定期采用双套管保护性毛刷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同步留取气囊上滞留物、咽拭子进行细菌定量培养,并记录患者的MV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气管
本文对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设计策略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实践教学的开展应以学生为本,并在对学生进行综合信息调查与整合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希望为关注此话
期刊
在当代社会不断进步的大背景的推动下,科学技术水平不断上升,这就要求着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专业技术进行重视,使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不断提升.在互联网+环
目的(NSCLC)标志蛋白筛查肺癌患者的可行性.方法用蛋白质芯片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MS)技术检测123例肺癌患者和40名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质谱.用数字表法随机抽取94份标本(53例NSCLC,21例小细胞肺癌和20名正常人)作为训练组进行系统训练,将筛选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 493、6 429、8 245、5 336及2 536的5个蛋白峰作为一个标志物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