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圈,别将孩子“画地为牢”

来源 :女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圈,线上线下“抱团取经”
  转眼间,儿子就上初二了。我明白这个阶段孩子的成长特别重要,可此时他正进入青春期,教育起来是最难的。而我又没这方面经验,这可怎么办呢?
  这时有朋友给我支招:现在不是流行家长圈吗?孩子班主任肯定建了群,你进去跟大家一起交流,互相取经不就行了吗?
  这还真是个好主意。跟老师一打听,他果真有个家长群,里面的成员还不少呢!
  有了这个平台,果然方便多了。儿子是个小马虎,经常丢三落四,今天有什么作业、明日需带什么学习用具,他总是记不住。过去遇到这种情况只能给同学或老师打电话,现在好了,只需在线一问,立马儿就能得到回应,非常便捷。各家孩子这个阶段会跟家长闹什么别扭,怎么去解决这些矛盾,家长们也都会在群里交流,并相互探讨这样那样的对策。最大的好处还在于能及时了解班级信息,哪个孩子得了什么大奖,群里顿时奔走相告。“星爸”或“星妈”们在众人的邀请下,也定会毫无保留地介绍一些成功的经验。还别说,这些东西很接地气,比起书本上专家介绍的理论好用多了呢!
  在圈子里尝到了甜头,于是有家长建议班级圈从线上扩大到线下,说是群里独生子女多,周末自个儿在家玩手机玩电脑不好,还不如建立一些休闲娱乐圈,让孩子的身体和心智都得到更好的锻炼。
  这个建议得到大家的拥护,很快便形成了各种球类群、户外登山群等圈子。球类活动不方便家长参与,于是我选择去登山,这样既可以让儿子得到锻炼,自己还能减肥,活动过程中还能进行亲子交流,一举三得。
  我这如意算盘打得满满的,可谁知第一次活动还没结束,整个计划就流产了。
  那天,一起去爬山的是四个家庭。一开始孩子们玩得还挺和谐的,可爬到半山腰的时候,不知怎么回事儿子就跟一个同学打了起来。
  拉开一问,才知道是儿子先动的手。因身体太胖,他爬起山来“哼哧哼哧”直喘气,那个同学见状笑话几句,儿子自尊心极强,受不了,便出手打人了。
  我便想利用这个机会教育他,说:嘴长在人家身上,想说什么就说呗!等咱锻炼身体减了肥,田径赛跑个第一气死他!
  谁知这激将法一点也不起作用,儿子赌气地说:以后你想干什么干什么,别拉着我!我去不去爬山跑步都是我的自由!
  课外圈,课余时间用起来
  户外活动不去也罢,眼下重点是抓学习。于是我开始琢磨如何让儿子把课余时间利用起来。
  有一天,我在现代教育报看到一个信息,某作家开设了十多个QQ群,已经有近5万家长加入其中,并购买专家所撰写作文书籍。该专家会每周定期讲解学生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家长贴出来的孩子作文,专家也会及时给出评析。
  这个消息立即吸引了我。我想,儿子一直怕写作文,也许换成这种方式能激发他的写作热情呢?于是我立即加入了这个圈子,交了有关费用。
  专家的在线讲座在每个周末举行,因为怕儿子偷奸耍滑,我只好陪着他一起听课。儿子平时是不喜欢上作文课的,但这回听说是作家上课,倒也并不排斥。
  这位作家上课的风格与在校教师迥异,谈了许多自己创作时的体会,给孩子耳目一新的感觉。连续几周的指导后,儿子居然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高兴极了,忙把他认真写的一篇作文发到群里,请那位老师点评。老师充分地肯定了他的思维,并给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这对儿子来说太有意义了。受到鼓励后,儿子不再惧怕写作,慢慢地,作文成绩也就不再是他各科科目中的短板了。
  这件事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想,既然写作群能让儿子受用无穷,为什么不扩大到其他的课外圈呢?于是,经过一番努力后,我又找到了一个线上英语群。开课老师是湖北的一位名师,在百度传课,课程售价为2999元,共46课时。
  然而,事情却远不是我料想的那样,儿子听了两节课之后就说烦了。苦口婆心地劝他好好听,他表面上顺从了,可后来才发现小家伙竟阳奉阴违:电脑开着老师讲课的声音,一边却偷偷地上网玩起游戏来!
  没办法,我只好做出牺牲,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跟他一起听课。谁知他不但不领情,还跟我叫起板来,说:你再这么逼我,我就不上学了!
  我气得想动手打人,被老公拦住了,说是先让他跟儿子谈谈。
  谁知这话一谈完,老公竟成了儿子的同盟军。他说:你知道吗?孩子丢分题基本在单词词汇部分,你硬逼着他听语法课确实没有用啊!我建议你以后做什么都先听听孩子的意见,不要自作主张了好吗?
  老公的意见我不敢苟同。贪玩是孩子的天性,什么都由着他,那他还能学好吗?
  升学圈,不能包治“百病”
  一个学期很快过去了,儿子的成绩始终不上不下,排名属于那种上重点高中的临界位置。已经过去的地理生物会考分数不高,接下来的压力会更大,稍不留心就要与重点中学擦肩而过了。
  面对孩子人生的转折点,我心里充满焦虑。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我千辛万苦总算找到并加入了全市最有名的一个“升学圈”。
  这个群里果然有“神人”,关于孩子哪些获奖或荣誉可加分、哪些条件可提前录取等,各种“疑难杂症”总会有人给予解答。
  像儿子这样的情况我在群里一吐槽,立即得到几个家长的热心指导。他们告诉我,既然是临界生,那么初三阶段的复习方向就相当重要。要想掌握中考信息,光靠老师是不行的,家长们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么说,考孩子前要先考家长?我很是不解,中考命题是绝对保密的,我们做家长的哪有本事去弄什么信息?
  群里一个姓刘的女士告诉我,A校有一位名师经常参加省里英语命题,他们学校的英语复习资料最具权威;张先生告诉我,B校某物理老师的老公是省教研室的,他们学校出来的物理资料肯定有料……
  这些资讯就像黑夜中的一丝光亮,让我突然有了方向。我顿时像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那段时间,我四路发兵,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终于找到了这几个学校的有关老师,弄来了一本又一本宝贵的资料。
  好不容易弄来这些东西,谁知儿子竟一点不重视,还说:你都折腾些啥呀,难道我们老师还不懂安排复习吗?学校布置作业,你也布置作业,你当我是机器呀!
  好,你不做也行,但要保证能考上重点中学!我给他施加压力。
  臭小子终于无话可说,不得不答应我去做那些习题。原以为只要他按部就班去学习,毕业时成绩一定会有突破。可谁知在这个节骨眼上,儿子不知怎么就三天两头闹起头痛来。
  到医院一查,却什么问题也查不出。老师也很着急,猜测病因可能出在孩子心里,便向我了解他在家里的情况。当他得知我在给儿子备考“加料”后,说:我明白了,问题就出在这里,你给孩子太大压力了!我说你们这些家长也是,什么都信哪?要是“升学圈”能包治“百病”的话,我们老师早就潜伏进去了!其实考试根本就没有什么捷径,唯有复习时踏踏实实地跟着查漏补缺才对。以后可千万小心,别把自己“圈”进去,还将孩子“画地为牢”。
  听了老师的劝告,我退出了“升学群”,将学习自主权还给了儿子。我想通了,不管将来他考取的学校是不是重点,只要孩子尽力了,能健康愉快地完成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就够了。
  编后:近年来,很多家长为了满足家庭教育方法的咨询及其他需求,创建或进入各种家长圈。不可否定,家长圈在某种程度上起着积极作用,如果自我接纳程度高,确实可以起到交流学习、释放减压等作用。但也需要警惕一些问题。“混”圈是个技术活,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去选择,绝不能盲目从众。盲目追求那些高大上的教育理念,只会增加孩子的压力,造成起逆反心理,与自然、尊重、信任的教育本质背道而驰。进入家长圈后,千万别被那些所谓的“达人”“名人”“专家”所迷惑,以至于迷失自我,禁锢孩子的个性发展。责编/张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
其他文献
今年的元宵晚会上,一首《婆婆就是妈》让很多人感动的同时,也让一些人对歌词的内容提出质疑,婆婆怎么可能就是妈呢?  以前我的观点也是,婆婆永远不可能是亲妈。还没结婚时,我就听闺蜜们唠叨婆媳的各种矛盾,她们大都认为,永远不要用对待母亲的方式对待婆婆。可当我真正地置身于婆媳相处,发现这个观点也未必正确。因为如果从一开始就将婆婆放在自己的对立面,又怎么可能相处顺畅呢?  刚结婚时,我抱着不能像对自己母亲那
期刊
1  我是全职妈妈,老公是高中教师。婆婆退休后被返聘做会计,公公是资深的散户,做家务的空暇总在偷偷摸摸地玩股票。  “形散而神不散”的中国散户,总做“低抛高吸”的事儿。我们结婚前,公公被套进很多钱,婆婆常抱怨:“房子都不知道赔进去几套了。”  所以,我老公从他身上吸取教训,踏实赚钱,对股票视若赌博,唯恐避之不及。去年年底起,我身边很多朋友都靠着股票赚了一把。当我表现出兴趣时,老公说:“不要有投机心
期刊
2015年3月,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在数家卫视同时热播。王雷扮演的“孙少安”,李小萌出演的“田晓霞”征服亿万观众。王雷与李小萌相恋7年,有过坎坷与纠结。共同的梦想与追求,将他们打造为“荧屏最美小夫妻”……  明星女友率先实现“三年之约”  2006年5月,电视剧《大浴女》在山东青岛开机,王雷与李小萌相逢在剧组。当时王雷还是默默无闻的小演员,而童星出身的李小萌12岁“触电”,主演了《但愿人长久》《空
期刊
女友梅子出生书香门第,父母皆是大学老师,家庭美满幸福。而梅子自身条件也不错,生得漂亮,又多才多艺,成长之路可谓一帆风顺。按照父母的规划,梅子大学毕业后即将出国留学,然后嫁一个能和她相匹配的男孩子。  谁会想到,梅子在大四实习的过程中,认识了公司里的同事阿泽。阿泽高大帅气,还带着一点玩世不恭的幽默。和梅子的成长环境完全相反,阿泽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在菜市场做点小生意,而阿泽只读了个梅子听都没听说过的
期刊
晚饭桌上,趁着女儿妞妞的心情不错,我宣布了一个消息:从下周起,开始送她去补习学校参加英语口语和作文班的学习。  话一出口,妞妞登时愣住了,刚才还吃得津津有味的三杯鸡嚼了一半停在了嘴里。老公也是一脸的愕然。“我不要补课。”过了一会儿,反应过来的妞妞向我提起了抗议。“不想补也要补。”我拿出家长的威严:“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谁不补课?程程,天天,还有琪琪。”我一口气举了几个孩子的例子,这其中既有亲戚朋友
期刊
我握着她的手,以认真专注的态度听她絮絮诉说,往日他们的恩爱甜蜜,今时他的冷酷无情,我不住颔首点头,不时递给她一张纸巾供她擦泪。忽然她停下来问我,别人都说我们离婚是我的错,真的吗?我断然摇头,婚姻冷暖自知,没有对错可言。但人都是势利的,他们一概以成败论对错。你要是一直这样沉沦下去,对了也变错了,错了自然更错了。你要证明给他们看,你如此优秀而美好,都是他的错!她的眼睛亮了起来,说对啊,我得证明给他们看
期刊
婆婆已近6旬,一直退休在家帮我照看女儿,很少参与外界交际。很快女儿满3岁,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暗示下,我们将女儿送去了幼儿园。可是我们却完全没有考虑到婆婆的感受,平日里没有了孙女的闹腾,没有了子女的陪伴,婆婆一人在家,除了打理花草就是看看电视,逐渐变得沉默寡言,不愿出门。为了避免婆婆与社会脱节,更为了预防婆婆抑郁,我和老公商量之后,决定给婆婆申请一个微店。  微店申请之后,我和老公将我们
期刊
喜欢两个人。一位是旧上海名媛郭婉莹,一位是当代漫画家林竹。前者是百般尊贵的大小姐,在家境落魄时仍穿着旗袍去清洗马桶;后者在国外留学归来,凭自身努力以漫画和旅行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载体,拥有了写意人生。  睿智大气,坚强隐忍,逆境心怀光明,顺境珍惜当下,这是两位会生活的女子,虽然所处时代不同,身份不同,但在她们人生的道路上,纵有荆棘密布,依然闲庭信步,即使历经风雨,仍旧笑看风云。会生活,是一种能力。人
期刊
微信“红包”来袭  最近,亦晓每次从学校回来都伸手要钱,多则上千,少则几百。我就纳闷了:这孩子怎么突然多出了这么多开支,钱到底花到哪里去了呢?  把这满心的狐疑告诉老公,他说:你不用过问。孩子都上大学了,该怎么花钱让她自己做主去,女孩子就该富养嘛!  原本以为丫头大了爱打扮,可奇怪的是,我发现亦晓既没添一件新衣服,也没抹任何化妆品,更没跟人出去玩。回家后,她除了低头玩手机,就是玩手机。  “六一”
期刊
周日早上8点钟,正在睡懒觉的我被一阵敲门声惊醒。透过猫眼一看来人,便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因为,婆婆来了!  婆婆一边把大包小裹往屋里搬,一边絮絮叨叨不停:“都几点了,你们怎么还不起床?太懒了!”  婆婆的话,我当然不能反驳,只能哼哼哈哈回应,再看她所带行李之多,心情瞬时降到冰点,看样子,她是准备在这长住了。  我不是不欢迎婆婆来,只是我与老公刚结婚,还未与婆婆磨合过,突然住在一起,难免会有摩擦。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