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的堤岸慢慢行走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l982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深了,人靜了,是谁,还在黑夜里挑灯夜读?
   冬去了,风散了,是谁,还在书桌前奋笔疾书?
   是谁,十年如一日埋头苦读,只为那功成名就?
   是谁,累月似平常持之以恒,只愿能大展宏图?
   我看着,还有多少时间,梦中的那一段场景,会是我们的明天。
   我看着,还有多少画面,最美的那一朵鲜花,会是毕业的纪念。
   时光它慢慢地走,像一条小溪缓缓流淌。
   时光它慢慢地走,似一眼喷泉叮咚作响。
   看,那儿的一座山,人来人往,几经轮回。
   听,那儿的一棵树,雨湿叶黄,几度伤悲。
   能不能就这样慢慢行走,忘记前世爱恨情仇?
   能不能就这样慢慢行走,了却红尘功名王侯?
   还记得,那些年,时光如流水。
   还记得,那些年,光阴似长箭。
   忘不了,那一张张让我们放声大笑的奖状。
   忘不了,那一声声对我们称赞不绝的夸奖。
   年少的我们,总是在想,一生有多长,才能享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快意?
   年少的我们,总是在想,永远有多久,方能有明日有事明日做的自在?
   有人马不停蹄地奔向远方,有人脚步不停地创建未来,可有人想过不慌不急,欣赏花谢花开?
   有人从容不迫地飞舞彩笔,有人恣意妄为地畅言青春,可有人想过不紧不慢,淡看云卷云舒?
   最难忘的是那一岁的朝阳,但那时我还没懂得该怎样去欣赏自然的语言。
   最难忘的是那青春的欢笑,但那时我还不明白为何要去感慨万千的自己。
   看,此时此刻,我在时间的堤岸慢慢行走。
   看,此时此刻,我在回忆的桥边轻轻诉说。
   时光啊,你可曾这样默想,等我们黑发变白发,陪我们把酒望月?
   时光啊,你可曾这样盼望,待我们直背变佝偻,与我们共话桑麻?
   让我们站在时光的堤岸,敬时光一杯青春的酒,我们说好不哭泣,说好不回头。
   可是,时光啊,你可曾慢慢地走?
  (湖北仙桃市第二中学,指导老师:林丹)
  点评
   散文诗最大的特点在于情感充沛、句法灵活,既有诗歌的恣肆随意,又有散文的神魂归一。这两点在这篇习作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开头以疑问起句,选取了常见的生活画面,营造悬念;接着说出自己的感悟,与时光白驹过隙相映衬,也使得接下来自己对时光的期盼变得顺理成章。之后,小作者将视野缩小,转而回忆起青春记忆中的象征物,以两个问句简单地概括了年少鲜衣怒马的轻狂洒脱;又以有的“马不停蹄”、有的“从容不迫”,营造出了青春岁月的不同风采,为之后鲜有人放慢脚步欣赏周围的美好风景造势。最后转换视角,从前面的回味生活到最后对时光的“询问”及时光飞逝的慨叹,表达了小作者对“时光慢一点”的呼喊和留住时光、定格美好的希冀,引发了读者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等经典话题的深度思考。
  【课后训练】
   每个人出生时,时间老人都会送给他一个叫“青春”的盒子,谁对这个盒子越珍惜,谁拥有青春的时间就越长。一天,时间老人来到人间,看到一个十六岁的小伙子无精打采、垂头丧气的,而一个六十岁的老人却笑口常开、生气勃勃。时间老人觉得非常奇怪,他好奇地先打开了六十岁老人的“青春”盒子,发现里面装的是宽容、理解、爱心、自信、乐观……而打开小伙子的“青春”盒子,里面装的却是自私、嫉妒、悲观、自卑……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以“青春需要     ”为题,写一首不少于600字的散文诗。
其他文献
【美文一】   三天之内两场雪,京城在白色的装点下多了几分雅致。紫禁城内的美丽景致,激活了人们对文化与历史的情愫。不少人在第一时间顶着风雪奔赴故宫,一场“故宮雪景摄影大赛”在朋友圈中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雪后的故宫粉妆玉砌、静谧安详,网上的故宫鲜活亲切、妙趣横生。从每年的“紫禁城初雪”刷屏,到手办、彩妆等文创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从《上新了·故宫》《故宫回声》等文化类综艺节目接连上线,到还原紫禁城里
期刊
【作文一】   我是太空巡查员,乘坐太空母舰游弋于冥王星附近。有一天,突然接到一个任务:去木星研究所取一种新型合成金属,并前往冶炼基地,交给陈博士进行冶炼,之后再把成品帶回地球。   接到任务,我马上进入星际飞船,驶离太空母舰,进入外太空。离开冥王星星系后,我设定好目的地,并开启了自动驾驶模式。我坐在船舱里举目四望,星空中有许多熠熠生辉的光点,那是人类在其他星球上建立的灯塔。我的思绪又回到从前……
期刊
【技法导入】   设置悬念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来吸引读者层层深入。简而言之,就是“故弄玄虚”,特指把故事的内容(人物的活动、事件的经过)写得跌宕起伏,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关注心,满怀浓厚兴趣,随着你的“笔踪”去寻“玄”探“虚”。   悬念,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未知的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通常情况下,设置悬念能达到很多效果,从而
期刊
【我写我秀】   “我不想学了!”我怒吼着,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怒吼着”为习作造势,为什么怒吼,发生了什么,这些悬念吸引读者往下阅读。)   事情是这样的。   我期中考试完后,原本想先放松一下,再投入紧张的学习环境。尽管这次成绩也不错,进步了足足100名,可母亲却认为我考得一塌糊涂。她回家便对我大喊道:“你现在是怎么了,考了那么点分!”我原本想分享一下我的喜悦,谁知未开口就遭到劈头盖脸的一
期刊
刀光剑影,腥风血雨,冰凉的利刃带上了热血的温度;战鼓如雷,呐喊与惨叫融为一体——至少在那时,世界并不安宁。   幽深竹林,蜿蜒小径,矮小的茅屋若隐若现。这里,平和且安逸,却有一位客人打破了这片寂静,他曾三次来到这里,求来了一位神人,换得了一片江山。   此时,诸葛亮独坐在小屋里,他看透了天下大局,摸透了当前战局,明白了军政格局,毅然决然地做好了投奔的打算。他的“隆中对”,对得刘备眼前一亮,对得刘备
期刊
写東西不一定非要瞄着“有意义”,也可瞄着“有意思”。你尚处在少年时代,这个时代本来就是一个“有意思”的时代。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意义”的事情可能渐渐多起来。“多”也不能“多”到把“有意思”的事完全排斥掉。如果一个人真的把“有意思”的事完全排斥掉了,那这个人的一生就惨了。他活得太严肃,太死板,太缺乏活气,太没有色彩,也就太累,人生的质量也就不高。人要保持一些童真,要不时地做一些“有意思”的事,不断发
期刊
【师者一角】  2011年5月1日,是我们毛泽东文学院第九期中青年作家班(简称毛九班)结业周年聚会,地点定在岳阳。那天,我带领省内百名作家在岳阳楼前朗诵《岳阳楼记》,时隔九年,这事早已扎根于我记忆深处,发芽、拔节、开花;那青春年华间的神采风貌,如老式照片在水盆中逐渐显影,越发清晰。   之前,东道主之一的天明打电话告知,将由我在岳阳楼前领诵《岳阳楼记》。伴随着期中考试结束的各类质量分析、半期小结、
期刊
【文题亮相】  或许,你是一个“手工达人”,曾做过一些不错的手工作品,即使这些工艺品的外表不盡如人意,但它们包含着你的努力,你的用心,从这一点上说,也可以称之为“最好”。更有甚者,哪怕一次工整的语文作业,一次得了满分的数学试卷,皆可称得上是“最好的作品”……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以“最好的作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期刊
晚夏时节,玉米成熟了。街頭做烤玉米生意的乡下人多了起来。   有一天,在离我家很近的中山路上,我遇见了一个卖玉米的人。他占据着很好的地段,背靠沃尔玛超市和工人文化宫,在过街天桥下,用一个铁皮箍起的炉子,烤着玉米。玉米被竹签穿着,一穗穗地横在炭火上。他似乎害了伤风,不时地抽着鼻子。他的生意真不错,烤好的玉米很快被路人买了去,他便剥了新的玉米,接着烤。在他旁边,摊开着一个大网袋,那里面装着至少上百穗玉
期刊
夕阳西下,晚霞的余晖洒满了半个天空,整个世界仿佛被镶上了一层金边。小区的车位陆陆续续被占满了,饭香渐渐地从远处飘来,鸟儿拍打着翅膀,扑腾扑腾地飞走了。   我趴在窗台上,静静地看着落日。微风轻轻拂过我的脸颊,白云在空中闲游,忽然,我想起了自己曾经住过的那个地方,不禁长叹一声。心头一动,我跑到了屋里,迫不及待地打开抽屉,仔细地翻找……一把钥匙出现在我眼前,岁月偷走了它的色泽,它已经变得锈迹斑斑,这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