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多肽: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ppo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菌多肽为具有抗菌、抗微生物、抗病毒、抗肿瘤、抗发炎、中和内毒素和帮助伤口愈合功能,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短链多肽。广泛分布于生物体中(包括人类),在宿主自体防御机制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抗菌多肽多由12到45个胺基酸所构成,常带正电荷且具有双极性,主要是藉由与微生物细胞膜之间物理作用将微生物细胞膜于短时间内溶破。随着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抗菌多肽有潜力发展成为创新治疗药物。然而抗菌多肽于生理及高盐浓度的环境下,抗微生物能力会显著地减弱,因此限制其发展。此外即是蛋白酶对抗菌多肽的影响。由于抗菌多肽属于短链蛋白,于血清中极易被降解而失去活性。如何能同时提升抗菌多肽抗盐及抗蛋白脢的能力,而不增加抗菌多肽的胺基酸序列长度、分子量及生物毒性,是值得努力的研究方向。本研究已成功发展出对高盐溶液有高耐受性且抗蛋白酶的抗菌多肽,且此系列抗菌多肽对诸多耐药性的菌株表现出较好的杀菌效果,能有效抵抗对甲氧西林(methicillin)、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和氟康唑(fluconaazole)等有耐药性的菌株。本研究透过圆二色光谱、荧光光谱、等温热卡计及核磁共振技术,对抗菌多肽于脂质膜上物化性质进行了解,探讨抗菌多肽在杀菌能力及抗高盐溶液的能力与胜肽在脂质膜上的位置之间关联性,合理且系统化设计开发出一系列强效、速效且长效的抗菌多肽。于穿透式及扫瞄式电子显微镜实验结果中亦显示,此系列新型抗菌多肽能有效抑制生物膜形成,并去除生物膜及牙菌斑。本研究也利用各种不同的细胞株及实验鼠来证实这些新型抗菌多肽的高生物活性、抗蛋白酶、抗肿瘤、内毒素综合能力、帮助伤口愈合能力及低生物毒性。进一步,我们将此系列新型抗菌多肽制备为多种剂型供临床应用,包括口腔护理液、牙周凝胶、妇科凝胶、口腔喷剂及鼻腔喷剂等。未来,我们更希望利用现有知识及研发能量结合临床医师经验,建构有系统且合理的抗菌多肽药物开发平台。
其他文献
目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在很多肿瘤微环境中,为肿瘤逃避免疫监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起作用的具体机制尚在研究之中。本文用IDO以及色氨酸经IDO催化后分解生成的代谢产物(L-
<正>从机制上建立有效体系,从运行上整合优势资源,从实践上不断开拓创新,才能扩大工作成效,确保共青团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目前,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
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逐步深入推进,教育中的一些深层次和核心要害问题逐渐被人们关注,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评价就属于此类问题。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评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
残疾人这一群体自古有之,随着人权事业的不断发展,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不再"宿命论"式的看待残疾的发生,而更多的将社会因素考虑其中,强调社会应
抗菌多肽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 ,用于抵御细菌、真菌、病毒和原虫 ,在进化上是一类非常古老而有效的天然防御物质。两栖动物的后天获得性免疫系统与哺乳动物相比极为脆弱 ,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企业的合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企业合同管理存在漏洞,则很容易造成企业管理存在风险问题,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受到影响。为此企业
声动力学疗法(Sonodynamic therapy,SDT)是在光动力学疗法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由日本学者Umemura等1989年提出的抗癌新思路和新方法,即利用超声激活富集且能长时间潴
2015年,南非发生震惊世界的排外骚乱,造成了严重后果及恶劣影响。孕育和助推骚乱的主要因素包括下层民众对外来移民的长期不满、下层民众的暴力排外积习、某些媒体的长期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