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菌多肽为具有抗菌、抗微生物、抗病毒、抗肿瘤、抗发炎、中和内毒素和帮助伤口愈合功能,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短链多肽。广泛分布于生物体中(包括人类),在宿主自体防御机制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抗菌多肽多由12到45个胺基酸所构成,常带正电荷且具有双极性,主要是藉由与微生物细胞膜之间物理作用将微生物细胞膜于短时间内溶破。随着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抗菌多肽有潜力发展成为创新治疗药物。然而抗菌多肽于生理及高盐浓度的环境下,抗微生物能力会显著地减弱,因此限制其发展。此外即是蛋白酶对抗菌多肽的影响。由于抗菌多肽属于短链蛋白,于血清中极易被降解而失去活性。如何能同时提升抗菌多肽抗盐及抗蛋白脢的能力,而不增加抗菌多肽的胺基酸序列长度、分子量及生物毒性,是值得努力的研究方向。本研究已成功发展出对高盐溶液有高耐受性且抗蛋白酶的抗菌多肽,且此系列抗菌多肽对诸多耐药性的菌株表现出较好的杀菌效果,能有效抵抗对甲氧西林(methicillin)、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和氟康唑(fluconaazole)等有耐药性的菌株。本研究透过圆二色光谱、荧光光谱、等温热卡计及核磁共振技术,对抗菌多肽于脂质膜上物化性质进行了解,探讨抗菌多肽在杀菌能力及抗高盐溶液的能力与胜肽在脂质膜上的位置之间关联性,合理且系统化设计开发出一系列强效、速效且长效的抗菌多肽。于穿透式及扫瞄式电子显微镜实验结果中亦显示,此系列新型抗菌多肽能有效抑制生物膜形成,并去除生物膜及牙菌斑。本研究也利用各种不同的细胞株及实验鼠来证实这些新型抗菌多肽的高生物活性、抗蛋白酶、抗肿瘤、内毒素综合能力、帮助伤口愈合能力及低生物毒性。进一步,我们将此系列新型抗菌多肽制备为多种剂型供临床应用,包括口腔护理液、牙周凝胶、妇科凝胶、口腔喷剂及鼻腔喷剂等。未来,我们更希望利用现有知识及研发能量结合临床医师经验,建构有系统且合理的抗菌多肽药物开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