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大为 试唱《西游记》主题歌让导演杨洁落泪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s9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老师大概是演唱金曲、流行曲最多的歌唱家了,而且他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能把“别人的歌”唱成自己的金曲和代表作,除了大家熟知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外,《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也不是蒋大为首唱但却被他唱得红透整个中国。“《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不是我首唱的,央视试播的时候,观众对演唱有些意见,离开播还有一周的时候,我正在为7集电视剧《林海雪原》录歌,借的是《西游记》的录音时间,当时《西游记》的音乐编辑正在为谁来唱犯愁呢,想让我试一试,最后他们把我试唱的版本缩混后送给导演杨洁,她一听眼泪就下来了……”蒋大为说《敢问路在何方》这首歌已经脱离了电视剧本身,成为时代的某种印记和励志的人格化的作品,“就像《牡丹之歌》的歌词:有人说你娇媚,哪知你曾历尽贫寒……很多人唱起这首歌,就跟唱自己的经历一样。”
  今年是猴年,有人戏称《西游记》的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也许会成为最流行的猴年火歌,蒋大为说特别希望年轻人从歌词中领悟人生的真谛、汲取前进的动力,“既要有猴子的灵敏、机智、灵动,也要有孙悟空坚韧不拔、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猴子的智商是很高的,猴子还很善于创造、创新,从不故步自封,猴子还是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很少听说有人不喜欢猴子,即使用到一些‘负面评价’,也多是善意的玩笑式的,比如说‘这孩子跟个皮猴似的’、‘这人猴了吧唧’等等,都是无伤大雅的,可见,猴还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1993年,在洛杉矶的一次华人聚会上,蒋大为演唱《敢问路在何方》之前由衷地对海外赤子们说:“今天唱这首歌有两个意义:一是佩服你们从遥远的东方到美国取经;二是希望你们取得真经,报效国家。在座的华人长时间鼓掌,很多人流下热泪,洛杉矶一家华人报纸全文刊登了这番话,文章标题是:《蒋大为说的比唱的好》。”
  其实,每一个人,包括蒋大为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的——踏平坎坷成大道。1947年,蒋大为出生在天津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药剂师,母亲做过教员,蒋大为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受叔叔影响,蒋大为从小喜欢画画,梦想当一名画家,但命运往往就是这样: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蒋大为回忆说:“由于当年父亲收入较多,母亲后来就回家专心照顾我们。其实,我唱歌很偶然,从小学到中学,我一直都在学画,从天津耀华中学初中毕业后,我报考了中央美院附中,但没考上。1966年,我报考中央工艺美院,回到天津三天后,‘文革’就开始了,学校停课,学生走上街头‘闹革命’,我也跟着别人到处画主席像、写标语。”解放前,蒋大为的父亲有个小药店,于是被定成资本家,加上是知识分子,又成了臭老九,蒋大为因为父亲这种双重身份,当不上红卫兵,连做画家的梦想也在日益动荡的环境中归于破灭,这时候,唱歌成了他排遣内心压抑的一抹阳光。“高中前,没变声,嗓子又粗又哑。变声后,开始在学校唱歌,当合唱领唱,参加歌咏比赛经常得第一名。那时候我的体育也好,百米跑最好成绩是11秒4,每次参加市里的体育比赛,我都是学校的得分手。虽然内心里还是想当画家,但因为出身不好,加上不能正常地学画、画画,我的画家梦基本上破灭了。当时,我的一个同学的父亲,被打成了走资派,他喜欢拉琴,我妈和那位同学的母亲又都在街道工作,关系挺好,没事的时候,我们就在家里拉琴唱歌,自娱自乐,街坊四邻都很喜欢。我住在天津市和平区,当地的文化活动比较多,我经常去参加,大家对我的歌反响都不错,我开始动心了,觉得唱歌也是条路。”那年,蒋大为参加和平区宣传队的招考,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伯乐,也是他后来的爱人——小他3岁的张佩君。由此,两人开始了一生的相依相携和彼此追随。先是上山下乡时,蒋大为追着张佩君去了内蒙古,接着是张佩君追随、扶助丈夫“踏平坎坷成大道”。
  1969年底,蒋大为和爱人一起调到吉林省森林警察文工团。1970年,蒋大为创作并演唱的歌曲《采伐工人心向党》,轰动了东三省,电台每天都播他的歌,北京的一些演出单位、吉林省歌舞团都要调他,可政委坚决不放,有一次,蒋大为问政委为什么不让他走,政委说:“我让你走的时候,你应该是一个政治和艺术上都很成熟的人,我不希望你随随便便地走。”有了政委这句话,蒋大为安心了。1971年,电台经常播放的《战地新歌》第一辑中有蒋大为两首歌:《我送报刊走得忙》、《拖拉机手之歌》。1974年,蒋大为又为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青松岭》唱主题曲……
  1975年12月4日,蒋大为到中央民族歌舞团报到,6日就有演出,蒋大为临时找了个老乡给他手风琴伴奏,他的节目是上半场最后一个,到了四天后的演出,团里把他的节目安排在全场倒数第二个,从此这个位置就没变过。到北京后唱的几首歌,就像蒋大为歌唱事业的几个里程碑一样。1979年,演唱自己创作的《骏马奔驰保边疆》;同年底,到日本访问,带回《北国之春》;次年,“丢”了《甜蜜的事业》,“捡”回《牡丹之歌》;1981年,在沈阳第一次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又在1984年春节晚会上唱响全国;1985年凭借一首《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继续在民歌舞台上独领风骚……“1980年,《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作者到北京办事,找到我,说有一首歌,很适合我唱,她给我一哼唱,我当即决定把它留住,我原以为是一首新歌。1981年,东北三省春节晚会在沈阳举办,得到邀请后,我跟爱人一商量,决定就唱这首歌。没想到在体育馆一开口,一万多名观众就连鼓掌带欢呼,我以为唱错了……后来有人告诉我这首歌在沈阳已经唱了四年了,大家很熟悉,所以能产生强烈的共鸣。从此我就把它作为保留歌曲……”
  蒋大为曾在清华大学和中央党校干训班讲课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歌坛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瓶颈”,就是模仿。“比如,一提美声,就一定要用洋嗓子、高音和颤音,而我们听世界三大男高音的演唱风格,三个人三种唱法,都是互不雷同的。还有刘欢、孙楠、韩磊、腾格尔,都是中国通俗歌星的代表,他们为什么能成功?就是演唱有自我、有个性。我们现在教的学生没有个性。央视春晚一位导演曾跟我讲,有一次六七个女孩合唱一首歌,录完音之后却谁也分辨不出自己的声音,真是干人一声,内中的问题可见一斑。我们每年有几万个孩子从音乐学院和大学音乐系毕业,央视青歌赛两年一届,却很久都杀不出‘黑马’,出不来令人惊艳的好声音,究其核心原因,就是音乐教育出现了问题,即热衷于模仿,而没有充分开发出每个人的个性和特点。反而是来自民间的、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歌手,保留了自己的个性与色彩,成为电视综艺节目的‘主力’,如阿宝、王二妮、玖月奇迹等。我唱的《敢问路在何方》,之所以引起各个年龄层观众和听众的共鸣,就是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有个性、有内涵,没有任何参照物,如果模仿就不会传唱这么久。”
  蒋大为一直坚持艺术的个性化、通俗化、民族化。“艺术丧失了个性,也就削弱了其存在的价值。所以我觉得在音乐教学上,应该注重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质。你的本色是什么?是你的真声。正如一个女孩化妆之后可能很漂亮,但卸了妆才是她的本色。现在的演唱会,灯光、舞台、服装、造型很炫,包装有些过度。包装不是不可以,至少要做到不失本色。我呼吁全社会都要重视声乐人才的培养,让优秀的有个性的歌唱家和歌手不断涌现出来。”
  蒋大为说自己现在依然能“唱”,甚至不逊于年轻那会儿:“年轻时,觉得自己声音好,高音好,怎么唱怎么有。到五十几岁时,我突然感到吃力了。当时去看医生,医生说男高音到你这个程度已经相当不易了,再说你的声音也到点儿了。我们中国的声乐艺术家五十几岁开始走下坡,我就非常不服这个事,为什么帕瓦罗蒂能唱到七十岁?我就开始反思。回到家,我就反复聆听世界三大男高音的演唱,思索他们演唱的科学性何在。我开始分析,唱歌到底有哪些功夫,需要做哪些事?呼吸应该怎样?发声应该怎样?声音从声带出来,如何获得好的共鸣?怎么用语言把它表现好?这一系列问题,我把它想明白了,于是开始训练自己,用了两三个月,就一切全通了。再一上臺,人家说你声音比原来还结实、还成熟、还响亮。”
其他文献
由东方飞云国际影视出品的大型古装武侠剧《新萧十一郎》即将于2月9日大年初二登陆北京卫视红星剧场。该剧由鞠觉亮、黄祖权、王伟廷执导,会集了严屹宽、李依晓、甘婷婷、朱一龙、张含韵、元华、吕良伟、于青斌、杨净如等诸多明星加盟,以古龙经典小说《萧十一郎》为改编蓝本,讲述了侠盗萧十一郎在一次意外追逐中,卷入了武林神秘宝物“割鹿刀”之争,从而引发了一场腥风血雨的故事。  发布会一开始,严屹宽的一位影迷代表手捧
期刊
李夜冰  李夜冰,1931年生,河北省井陉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山西大学客座教授、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浅谈李夜冰的  彩墨画  韩朝  彩墨画的实质,一方面是挖掘传统中的色彩元素,更主要的是借鉴西方绘画色彩体系的丰富性、生动性及现场感,彰显视觉张力与新意,中西融合是其主調。李夜冰先生在彩墨画这块土地上耕耘了几十年,早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后又周游世界。他画各种景
期刊
1月29日下午,“2015十大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竞园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来自互联网、制造业、金融、地产、能源、文化娱乐、医疗、快消等行业的众多企业“大佬”和此次评选的评委们纷纷走上红毯,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风采。  本次评选是由新浪财经、人民日报(客户端)、澎湃新闻和吴晓波频道联合打造的,主题为“致敬时代驱动力”,旨在从“创新性、颠覆性、前瞻性、成长性、新锐性”五大维度,寻找出在这个转型时代
期刊
当我又一次看到1991年公司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文艺演唱会的照片时,我的思绪又回到那一年那些激动人心的时时刻刻。  1991年6月3日上午,我刚从上海参加完“建设部审计培训班”来到公司上班,公司团委书记钟家琪就急急忙忙来到我的审计科办公室说:“公司党委书记刘星辰给您一个非常光荣的政治任务,组建我公司的工人合唱团,参加北京市建筑口“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我已经等您半个多月了。  在工会主席何长
期刊
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郑晓龙,成长在北京的一个军人家庭,当他提起儿时的春节记忆时坦言,“小时候过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准备年夜饭。过年期间吃的饭菜比平时丰盛、精致,而且家人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食材,全家上下热闹至极。尤其是大家一起包饺子,和面、擀皮,分工明确,边包边聊,其乐融融。”郑晓龙回忆起童年过春节的快乐时光,掩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说,“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大家要几个月才能吃一次饺子,因此,年三十儿
期刊
日前,香港航空温哥华首航成功。成龙作为品牌大使出席首秀航儀式,并乘坐首趟直飞航班前往温哥华,与高层过招,获赠制服。
期刊
六小龄童今年过年很忙。2016年1月26日,他参加了中央电视台《2016年春节戏曲晚会》的录制,再次以孙悟空的形象演出《金猴迎春》节目。此外,他还受到山东卫视,辽宁卫视,北京卫视等频道的邀请。其实,早在2015年9月央视戏曲春晚就向六小龄童发出了邀请,也是最早向他发出邀请的春晚剧组,这是继1992年、2004年之后六小龄童第三次参加猴年的央视戏曲春晚的录制,12年后再上戏曲春晚的他,为此做了积极的
期刊
近日,王杰在北京为将于8月8日举办的世界巡回演唱会“生来征服”展开宣传并接受专访。在王杰眼里,自己目前的身份是“过气歌手”。他认为“过气”二字是一种自我促进的方式,“每个人都必须留下一个失败的空间给自己,才有机会获胜”。  关键词:过气  “生来征服”,是王杰第一张唱片中的一句英文歌词“Born to conquer”。写这句歌词的原因是,当时25岁的他当上歌手后一夜爆红,“那会比较狂傲,觉得征服
期刊
说起《还珠格格》,你一定忘不了那个阴险狡诈的容嬷嬷;说起《水浒》,那个贪婪邪恶的王婆也让你记忆深刻……这些角色的扮演者李明启,将一个个反面人物成功地推上了荧屏。观众有多恨她,她的演技就有多高!不过,在《田教授家的二十八个房客》中,她又以热情大妈的形象出现;在《家有九凤》中,她还饰演了独自抚养9个女儿的慈祥寡母。至今她已演了近百个老太太的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称为“百变老太”。因演技精湛
期刊
视剧《新萧十一郎》是由新派武侠宗  师古龙创作巅峰时期的优秀作品《萧十一郎》改编而成,原著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知名度,拥有众多拥趸,深受大家喜爱,由他小说改编的《小李飞刀》、《武林外史》、《天涯明月刀》等武侠作品,也是很多观众心中共同的经典回忆。与现代武侠作品不同的是,古龙的传统武侠世界着重强调一个“情”字,从人物设定、经典对白到武功招式、武器特性,都源自于古龙“多情”的内心世界。在古龙的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