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医学遗传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虽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存在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形式单一等问题,为提高学生学习医学遗传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整合相关知识,进行模块式教学,才能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为其后续临床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模块式教学 教学方法 医学遗传学
【中图分类号】R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240-01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遗传学理论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医学基础课程,也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重要的桥梁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内容繁杂、学习内容相互重叠,教师教法单一等问题,导致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模块式教学法是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实施完整的若干知识模块,进行的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本文就目前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将模块式教学法引入教学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1.模块式教学法的设计与实施
1.1 优化教学内容
首先根据临床专业学生的特点,依据教学目的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实行模块化教学对一些基本概念,比如遗传的分子学基础中关于基因的概念和基因突变、遗传的基本规律中关于三大遗传定律等内容学生在高中已经学习过,应当适当删减;而关于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中细胞的增殖、染色体等内容,学生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且在后续课程中还要涉及,可适当略讲,教学重点应突出集中在染色体畸变方面。学生掌握这些原理后再学习相应的疾病,从而循序渐进地掌握不同类型遗传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防治方法以及遗传咨询等临床应用性较强的知识。这样从原理深入临床,便于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医学遗传学知识。
1.2 模块化分类
除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外,还应对医学遗传学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分类,分为遗传病的基础模块、基因遗传病模块、染色体遗传病模块以及遗传病的诊断与防治模块与优生模块。其中遗传病的基础模块主要包括绪论、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的分子学基础、染色体结构与分类等,这些知识主要涉及大量遗传学概念和原理,是学习医学遗传学的基础,适合在课程初期进行教学;基因遗传病模块主要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机制、传递规律等相关知识;染色体遗传病模块主要包括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病以及发病机制和防范措施;遗传病的诊断与防治模块和优生模块与临床联系紧密,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在学期最后进行教学。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分类,使医学遗传学知识结构性连贯性更强。
1.3 模块式教学法的实施
根据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进行实施。如遗传病的基础模块,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生物学,为避免生物学知识点的重复,可引导学生自学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和遗传的分子学基础这两部分内容。课前教师制定自学的阅读提纲,学生根据阅读提纲进行自学,并解答出提纲所列的知识内容。学生也可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随堂讲解。老师最后对本次课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要点予以简明表述,以便学生正确理解、易于记忆。由于讲授的重点在于遗传病的分析和研究,也就是基因遗传病模块、染色体遗传病模块,包括三大重要的遗传病——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
2.模块式教学法的体会
传统教学法是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为主,如果内容稍微枯燥一点,学生就觉得乏味,不容易提起兴趣,教学效果就不理想。而模块式教学法中,教师先是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然后提出一些任务,让学生分组去完成。学生根据教学模块中所列举的病例和提出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找出疾病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2]。因此采用模块式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模块式教学法对于授课教师具有很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授课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3]。因此,在医学遗传学中引进模块式教学法,既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知识水平,更加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梁有智. 模块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16):187.
[2]周小楠, 董群, 刘辉等. 模块式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 28(12):1672-1673.
[3]桂琳, 董群, 刘辉等.模块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 2013,15(8):743-745.
【关键词】模块式教学 教学方法 医学遗传学
【中图分类号】R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240-01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遗传学理论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的医学基础课程,也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重要的桥梁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内容繁杂、学习内容相互重叠,教师教法单一等问题,导致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模块式教学法是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实施完整的若干知识模块,进行的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本文就目前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将模块式教学法引入教学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1.模块式教学法的设计与实施
1.1 优化教学内容
首先根据临床专业学生的特点,依据教学目的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实行模块化教学对一些基本概念,比如遗传的分子学基础中关于基因的概念和基因突变、遗传的基本规律中关于三大遗传定律等内容学生在高中已经学习过,应当适当删减;而关于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中细胞的增殖、染色体等内容,学生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且在后续课程中还要涉及,可适当略讲,教学重点应突出集中在染色体畸变方面。学生掌握这些原理后再学习相应的疾病,从而循序渐进地掌握不同类型遗传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防治方法以及遗传咨询等临床应用性较强的知识。这样从原理深入临床,便于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医学遗传学知识。
1.2 模块化分类
除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外,还应对医学遗传学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分类,分为遗传病的基础模块、基因遗传病模块、染色体遗传病模块以及遗传病的诊断与防治模块与优生模块。其中遗传病的基础模块主要包括绪论、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的分子学基础、染色体结构与分类等,这些知识主要涉及大量遗传学概念和原理,是学习医学遗传学的基础,适合在课程初期进行教学;基因遗传病模块主要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机制、传递规律等相关知识;染色体遗传病模块主要包括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病以及发病机制和防范措施;遗传病的诊断与防治模块和优生模块与临床联系紧密,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在学期最后进行教学。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分类,使医学遗传学知识结构性连贯性更强。
1.3 模块式教学法的实施
根据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进行实施。如遗传病的基础模块,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生物学,为避免生物学知识点的重复,可引导学生自学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和遗传的分子学基础这两部分内容。课前教师制定自学的阅读提纲,学生根据阅读提纲进行自学,并解答出提纲所列的知识内容。学生也可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随堂讲解。老师最后对本次课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要点予以简明表述,以便学生正确理解、易于记忆。由于讲授的重点在于遗传病的分析和研究,也就是基因遗传病模块、染色体遗传病模块,包括三大重要的遗传病——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
2.模块式教学法的体会
传统教学法是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为主,如果内容稍微枯燥一点,学生就觉得乏味,不容易提起兴趣,教学效果就不理想。而模块式教学法中,教师先是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然后提出一些任务,让学生分组去完成。学生根据教学模块中所列举的病例和提出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找出疾病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2]。因此采用模块式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模块式教学法对于授课教师具有很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授课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3]。因此,在医学遗传学中引进模块式教学法,既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知识水平,更加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梁有智. 模块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16):187.
[2]周小楠, 董群, 刘辉等. 模块式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 28(12):1672-1673.
[3]桂琳, 董群, 刘辉等.模块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 2013,15(8):74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