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文化教育对学生思想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影响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ya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朝鲜族学校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礼仪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利用课程资源,学习民俗文化,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利用民族节日,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品质;利用日常礼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民族文化 学生 思想教育 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122-02
  
  朝鲜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敬老爱幼、仁爱亲和、谦虚礼貌等许多社会习俗都是朝鲜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物质的丰富,注重主流文化的主体地位,很多朝鲜族学生对民族的礼节知之甚少,日趋淡漠,民族礼仪面临着消亡的边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学生缺乏礼仪素养的原因分析
  目前,朝鲜学校大多数的家长去韩国务工,形成了大量的留守学生,有的家长把学生托付给奶奶、姑姑管教,甚至有的把学生托付给保姆管教,因而对子女的过度宠爱和过分保护,忽视了对孩子生活礼仪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子女坐享其成,甚至导致孩子养成任性、娇纵、不孝敬父母、不敬老爱幼、贪图享乐、不珍惜父母的血汗钱,挥霍无度等恶习。
  应试教育模式和考试制度尚未得到彻底改变,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是学习成绩。学校教学过分注重“成长教育”而忽视“成人教育”,这就导致学前到中学只重视学习成绩,而轻视学生的“德”考,忽略了对学生做人的礼仪修养的教育,学生从小得不到很好的培养,以致于升入高中甚至大学后仍然有许多不文明、缺乏礼仪修养的行为。
  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独生子女增多,家庭中家长们对子女过于溺爱,只关注子女的物质生活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此外家庭成员关系较简单,学生没有机会在家庭中参加和感受礼仪实践,当孩子在家庭活动和交往中出现失礼或失误行为时,一些家长也采取了模棱两可甚至包容的态度,使之失去了学习礼仪知识和养成礼仪素养的机会。
  二、进行民族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据有关资料显示,各国对下一代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礼仪教育。如:日本设立“道德时间课”、“友爱课”;美国推行“公民教育”;韩国“道德课”的第一条目标是:使之理解日常生活所必要的礼节和道德规范的意义与重要性。同样我国朝鲜族学校对礼仪教育也非常重视,这几年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民族礼仪教育是搞好德育的前提,换句话说搞好学校德育教育,加强礼仪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1.学校进行民族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礼仪是人类社会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属于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内容。朝鲜民族礼仪教育是民族文化传统教育的一部分,它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
  2.学校进行民族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基础。众所周知,礼仪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长期以来礼仪在不断地过滤、筛选和沉淀,因而它是凝聚在民众的心理结构中的深层文化,是创造雅文化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人性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不仅是当前形势的需要,也是培养民族人才的需要,更是培养民族精神的需要。
  3.学校进行民族礼仪教育是提高德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民族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而细看民族礼仪涵盖的方面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许多内容其实质是相同的,朝鲜族学校在利用本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民族礼仪教育,将更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德育效果。
  三、对学生进行民族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利用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运用过程,就是一个接受道德熏陶和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自律的过程。高中生已有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根据这一情况可将学生分组,利用周日的休息时间,布置学生收集关于中国朝鲜族历史、朝鲜族饮食、朝鲜族文学艺术、朝鲜族服饰、朝鲜族歌舞等方面的资料,然后在班会课上,先让学生们把收集的资料分组进行整理,其次互换交流,学生收集的信息形式多样,有文字、图片、录音、视频等。待同学们互相交流后,对朝鲜族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朝鲜族文化有了了解,老师再根据本校校本课程资源,给学生介绍家乡朝鲜族的移民历史、家乡朝鲜族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家乡的战争所做的牺牲及在期间涌现出的一些民族英雄,还有朝鲜族人民为了开发和建设今天交通便利、生活安稳的家乡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我们今天的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是我们的先人流血流汗打造出来的,进而加深学生对家乡朝鲜族人民的敬佩之情,我们作为朝鲜族的一员,要热爱本民族的文化,要为自己身为朝鲜族而感到自豪,但由于受多种影响,我们朝鲜民族的风格与风俗正在我们的身边渐渐消失,作为朝鲜民族的接班人,我们有义务将朝鲜族的光荣而优良的传统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
  2.利用民族节日,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节日,在这些重要的节日、纪念日中,都蕴藏着宝贵的教育资源。
  朝鲜族有很多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十五、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除此之外,还有朝鲜族特别重视的节日与纪念日:六一儿童节、八月十五老人节、九三“州庆”、婴儿诞生一周年的“周岁宴”、老人六十大寿“回甲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节日“回婚节”。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国外的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狂欢节等在朝鲜族中流行,传统节日的地位逐渐下降甚至被遗忘,很多朝鲜族学生对本民族的礼节知之甚少,有的学生懂得一些礼节,可是不按“规则”办,有的学生确实不知道何种情况下做何种礼节与行为表现。根据这一现象,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利用一切时机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如上述的传统节日、纪念日来临时,借机跟学生一起讨论:再过几天是什么节日?传统饮食是什么?有何种礼节?它的由来?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传统节日的由来,理解深刻的寓意,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的思想品质。当然在有些节日文化中可能也含有不科学、不健康的东西,这需要教师正确地去引导和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
  3.利用朝鲜族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兴起了出国热,我县中小学中单亲无亲学生已形成庞大群体。就我所担任的班级,现有24名学生,其中双亲都在一起的只有3名学生,父母一方出国的有6名学生,父母双方都出国或在外地打工而寄居在亲戚家的有15名学生,且单亲无亲学生比例呈现出增长的趋势。由于家庭结构不健全,许多单亲无亲学生难以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规矩、不懂礼貌、自由散漫、我行我素、不能吃苦、贪图享乐、不珍惜父母的血汗钱等。根据这一现象,教者先对学生强调我们是朝鲜族,朝鲜族在日常生活中非常讲究礼节,素有东方礼仪民族之称,如果你在外地认识了人,知道你是朝鲜族的话,一般第一句问候语就是“你们朝鲜族是很讲究礼节的民族”,所以你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我们朝鲜族的礼仪素质。其次,让学生了解朝鲜族关于讲究长幼身份、尊敬年长者的风俗之中包含的许多礼节。如,用餐礼仪—尊敬长辈;言语礼仪—文明礼让;行为礼仪—孝顺有涵养等。这样的礼仪教育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以不能只停留在了解,而是经过实际训练施行礼仪规范的养成教育,纠正违背规范的言谈举止,才能收到较好的成就。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仅采取课堂讲授的方式,找一个学生当中存在的实例,师生一起进行评价纠正,进行模拟训练,这样既使学生明白“理”(道理),又要训练“仪”(礼节),学练结合,以练为主。作示范、教表演,让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还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实施民族文化教育是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也是落实新课程、创建朝鲜族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实施民族文化教育是使朝鲜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朝鲜族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涵养以及生存能力的教育载体和渠道。作为民族学校的教师应抓住一切有效时机,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和民族礼仪教育,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礼仪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安图二中校本课教材《朝鲜族民族简史与风俗礼仪》
  2 李天民、李兴吉.单亲无亲学生教育指南[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电气自动化,目前是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电气工程水平的关键指标,也是在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上的重要指标,所以其本身需要不断提升进而使得电气工程现代化更加突出,彰显国家综合
期刊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国内贸易科学、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国内贸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目前,商务部就深入贯彻落实“十二五”内贸规划,加强内贸规划工作提出了明确意见。  内贸规划是转变政府职能应当重点加强的工作,也是内贸工作的重要基础。发展规划以促进国内贸易总体发展为主要目标,主要阐明国内贸易发展战略,是内贸规划工作的统领。专项规划依据发展规划制订,突出一定时期工作重点,是内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核心体现。最近,聚焦课堂,听课、议课、评课,我颇有心得,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不应没重点:注重教学形式,但不能忽视内容的挖掘。  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是一对统一体,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但是,一部分历史课堂教学过分注重和追求教学形式的完美,而忽视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挖掘和对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具体有以下几种现象:  在教材内容
新基础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学校整体性变革与转型,最根本的是实现学校文化转型。同样,教研组的变革与转型,其深层的根基也在于教研组文化的转型与重建。教研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研组文化是教研组成员共有的行为规范体系,表明在日常的教研组活动中,教研组成员以何种规范性要求为基础,如何共同备课、听课、说课、评课,如何共同研究教学问题。以听课为例,教研组对听课教师可提出如下规范性要求:要为执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经济的不断发展势必会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给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土木工程施工企业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
一、北京市服务业利用FDI(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  (一)变量和数据的选取  选取北京市1991—2010年服务业相关数统计数据,用F来衡量外商直接投资,指标采用代表北京市服务业批准合同外资金额来表示;用G来衡量服务业增加,指标采用服务业增加值来表示。在分析过程中,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分别对变量取对数,得到变量LnF和LnG。实证分析中的数据来自历年《北京市统计年鉴》。  (二)北京市服
入世在即,国内金融行业之间的竞争将扩展为国际问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信息技术应用和高科技服务手段的竞争.所以金融行业比任何时候都迫切地需要采用先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快发展,建筑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在促进现代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目前建筑工程的规模逐渐扩大化,建筑项目持续增长,对于建筑单位来说,要想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有必要强化建筑项目造价预算控制。企业应始终坚持主控与预控的原则,对于建筑项目的全过程实施造价预算管理。当前尽管我国建筑单位在工程预算造价工作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从整体上分析,在建筑项目造价预算中依然存在问题,如何采取
随着我国生态危机与能源危机的加剧,使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要求使用清洁能源.其中,海上风能发电是我国风电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海上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