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经济与管理”课程教学体会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danz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热能动力工程专业课程“能源经济与管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心得。课程分为4部分:概论、技术经济学、能源管理与审计、节能技术。各部分相互联系,其中能源管理与审计部分为课程重点,该部分分为两个阶段讲授:管理部分和技术部分。由于课程内容比较丰富,相对理论性不强,可以考虑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如绪论可以采用互动教学,能源审计部分采用案例教学,能源技术标准部分可以采用分组大作业形式,而节能技术可以采用专家讲座形式。
  关键词:能源经济与管理;热能动力工程;教学
  作者简介:王中贤(1977-),女,陕西渭南人,南京工业大学能源学院,讲师;陶汉中(1978-),男,辽宁海城人,南京工业大学能源学院,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1816)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138-02
  “能源经济与管理”课程是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的选修课,[1]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知识和管理学知识解决能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问题。“能源经济与管理”课程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并且与国家政策关联性比较大,因此在课程安排和教材选择上,与其他课程相比有明显的特点。课程安排总体来说分为4部分:概论、技术经济学、能源管理与审计、节能技术。对于48个学时的课程来说,一般概论安排4学时,技术经济学部分安排12学时,能源管理与审计24学时,节能技术安排8学时,各部分均应与时代契合。
  一、“能源经济与管理”课程概述部分介绍
  概述部分主要介绍能源形势、环境污染及宏观能源领域相关的概念,该部分主要是增加学生危机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能源对我国的重要性及我国能源形势的紧张状况。如果按照传统方法讲授,主要以数据表格形式在PPT上列出。[2]该部分内容学生平时耳濡目染,并且需要的专业知识较少,可以由学生自主完成。即在2个学时内,讲授基本概念,如能源消费系数、能源弹性系数等,[3]介绍我国及世界上几个主要工业国公布能源及环境状况的渠道;[4, 5]另外2个学时,让学生自主讲授。学生可以根据内容框架要求,抓住一点,结合专业知识,较为深入地探讨。如能源形势,如果宏观地描述各种能源的储量、消耗量、进口量等数据,按照能源状况白皮书所述,[6]学生不一定感兴趣。可引导学生从某一角度较为深入地分析,并将学到的专业知识融入其中。
  如某组学生做的题为“93#汽油价格、国际原油价格及OPEC石油产量”,用了10分钟时间,给出了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国内93#汽油价格、国际原油价格为左侧纵坐标,以散点标出OPEC公布的石油产量作为右侧中坐标,以文字形式列出对石油产量和价格有影响的国际事件,通过10分钟的介绍,可以使学生从身边事体会能源形势。又如某学生以国际钢铁行业、国际电子行业为健康发展行业样本,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各年产值与2010年总产值的比值为纵坐标。表格中同样列出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相应数据,对比行业有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太阳能光伏行业和风电行业等,可以基本了解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健康程度。
  通过对这部分的课堂互动,学生不仅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我国及世界的能源形势,还对能源产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另外能源与环境也是概述的主要内容,该部分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完成,由学生选择某一兴趣点讲授。如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核安全及对环境的影响成为社会的热点。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及相关专业知识,结合核电资料,整理出核与环境讲稿;PM2.5是近两年环境监测的热点,也是学生课堂交流的重点内容。
  二、能源经济部分
  能源经济部分以技术经济学内容为蓝本,[7]例题采用能源领域内容,特别是热能相关内容,如增加设备时的经济性分析,可以锅炉为例;互斥方案的选择,可以水电站/火电站方案比较为例;利率计算可以贷款购入背压机组为例等。该部分也可适当提前引入合同能源管理内容。[8]
  由于经济类课程在很多高校是热门选修课,很多学生已有前修基础。即使未选修相关课程,在教师介绍相关概念和定义基础上,通过自学也可以完成。该部分的数学基础对于工程类专业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因此该部分计算分析以例题为主,以题代讲,并且可以在例题中穿插热能动力类相关知识,如各种余热回收方案的经济性比较、泵的选择等。
  三、能源管理与审计部分
  “能源管理与审计”部分是课程的重点,也是讲授内容比较多的一部分。该部分分为三个阶段讲授:法律法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
  任何管理过程都必须在国家法律框架内进行,因此国家关于能源方面的法律介绍,是该部分的必要组成。本课程由于时间限制,仅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其他法律仅列出名称作为参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在法律讲授过程中,由于不是法律专业学生,没有先修过法制史、法理学等课程,因此不应过多从法律角度剖析条款,而应从技术角度分析,如为何能源法、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对能源涵盖的范围不同;各能源法中,鼓励、限制和禁止条款的技术原因是什么;国家能源规划的制定在各个能源类法律中的异同及协调等。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也融入了技术部分,增加了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和信任。
  能源管理方面的规范以介绍相关标准为主,主要介绍的标准有:GB/T23331-2009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17166-1997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24915-2010 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涉及到的强制标准要详细介绍,介绍过程要注意选择最新标准。这些年能源方面,特别是能源计量方面的标准有所更新。对于能源管理方面的标准,特别是一些规范性的标准,如GB/T3794-83 企业能量平衡技术考核验收标准,其中规定性的条款比较多,与热能动力专业其他课程的理论相比较形成较大反差。很多规定无法用理论公式推导,而往往是经验性总结,相对需要背诵的内容比较多,如能源审计的内容、能源审计报告的撰写提纲、能源管理的相关规定等。讲授时应以案例教学为主,多举些例子,特别是生产实习中,厂里看到的一些上墙的部分,以增加学生对该部分重要性的认识,也可以介绍一些实际的能源审计的例题。通过例题的讲解,说明各部分审计内容的重要性。该部分可以增加抄写重要条款作为课后作业以增加学生的记忆效果。通过该部分对主要标准的学习,对能源管理和审计工作有个初步的框架性概念,为下一步管理和审计的技术部分做铺垫。   能源审计技术部分的标准比较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主要讲授与热能动力相关的标准。对于一些明显有指向性的标准,可以考虑结合相关课程内容讲授,如配合锅炉原理,可以介绍GB2588-2000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14909-94能量利用中的火用分析方法技术导则等;传热学可以讲授GB/T17357-1998设备及管道绝热层表面热损失现场测定热流计法、GB/T18021-2000设备及管道绝热层表面热损失现场测定表面温度法;泵与风机课程可以结合GB/T16666-1996泵类及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等。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该部分标准的讲授,由于涉及内容较多,可以点带面,重点讲授2~3个标准。其他标准则以大作业形式布置,使学生对这些标准有所了解。重点讲授的标准可以选择GB2589-9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6421-86企业能流图绘制方法、GB/T16616-1996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GB/T16614-1996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GB/T16615-1996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由于这几个标准相对比较宏观,在审计过程也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对于学生的要求相比也要高一些,因此可以考虑花2~3个学时重点讲授,对于GB12723-91产品单位产量能源消耗定额编制通则、GB/T13234-91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5914-1995蒸汽加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GB15316-94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3486-93评价企业和利用热技术导则、GB/T15911-1995工业电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等标准,可以在课堂上介绍原理后,由学生分组写出主要技术条款的理论根据,如有用能效率与工程热力学课程中相关章节内容的异同点等。这部分的标准介绍中,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是一个重点,由于该部分标准中存在强制性条款,对学生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也就需要进一步强调。但由于该标准的理论背景不强,增加与热工测量及仪表课程相关题目的配合,如精确度等级部分的要求、重点用能设备在相应的精确度等级仪表下可能造成的误报量等。
  四、节能技术
  课程的最后一部分是节能技术。这部分可以讲授的内容很多,可以邀请专门从事节能减排的教授进行讲座。由于该部分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也没有必要讲授过多过杂的内容,因此以讲座形式比较合适。也可以结合学校的主要科研或节能减排研究方向来介绍,如主要从事锅炉、燃烧方面研究的院校,可以以先进燃烧技术为切入点;主要从事工业余热回收研究的院校可以以高效传热传质设备为切入点;主要从事制冷与低温方面研究的院校,可以以热泵、变频技术等为例讲授。这部分内容可不作为考试内容,以避免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
  另外夹点技术可作为该部分的一个专题。夹点技术是近些年节能减排领域比较新的技术,可以作为拓展知识面的重要方向之一,安排2学时讲授。
  五、结论
  “能源经济与管理”课程是热动专业课程中偏文科的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毕业后从事能源管理与审计工作的重要课程。该课程时代特色明显,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仅依靠课堂讲授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有机会配合暑期社会实践,将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南京工业大学教学大纲[EB/OL].http://ny.njut.edu.cn/view.asp?id=927&class=490.
  [2]陈砺,王红林,方利国.能源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魏双燕,谢刚.能源概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
  [4]国家能源局.能源形势[EB/OL].http://www.nea.gov.cn/home/nyxs/index.htm.
  [5]U.S.Department of Energy.Energy[EB/OL].http://energy.gov/science-innovation/energy-efficiency.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能源白皮书[Z].北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2.
  [7]任有中.能源工程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8]Steve Doty Wayne C.Turner.Energy Management Handbook(Sixth Edition)[M].Boca Raton:CRC Press,2006.
  (责任编辑:王意琴)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与传统课程相比较,提出了对于“计算职业”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改革的一些看法, 从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以及专业求职技能三方面入手,提出了对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基本思路、具体方法,并简要介绍了改革的预期效果。着重讨论了如何提高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如何启发学生、如何因人施教、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问题,旨在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深造奠定基础。  关键词:计算职业;实践教学
摘要:在对“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对课程教学中现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针对上述问题从兴趣激发、增强互动、合理安排实验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在循序渐进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课程教学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程序设计;C++;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传珍(1980-),女,北京人,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徐品
摘要:正在建设的高职数学课程十二五规划教材,将逐渐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主要教材,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讨论该教材的理论基础、编写原则、应具备的主要特点,对于提高教材编写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数学;课程;教材;建设  作者简介:管建福(1960-),男,湖南衡阳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副教授。(广东 深圳 518172)  中图分类号:G714
为顺应国家对高等教育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大连民族学院环境类专业自2009年将“创新工作室”课程纳入本科培养计划。经过四年的教学实践,在大学生创新教育中取得了初步
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对数字图像处理工程师的需求,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数字图像处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加以改进,将"卓越计划"的理念贯穿整个教学改革过程,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摘要:充分挖掘“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内在联系,着力构建宽口径教学平台。理论教学进行模块化分解,采用从上到下的教学模式。实践环节构建集验证性、设计性实验和特色性综合设计实验为一体的实验体系。通过设计性和特色性综合设计实验的设置,既保持了课程的统一性,又体现了不同专业的对立性,适应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宽口径;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孙坚(1978-),女,山西运
针对研究生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经验和自身教学实践,提出改进教学计划、凝练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活用考核方式等教学改革手段,以增强
摘要:目前,“PLC原理及应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如下不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使得学生运用技术能力培养不足,忽略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为了解决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课程教学内容,以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项目为导向,采用工程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基于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应用于“PLC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通过课程的创新教学改革,使学生深刻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技
摘要: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成效。通过对传统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分析,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提出了“基本内容—扩展应用—拓展提高”的教学内容设计方法,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该设计方法已应用于多门课程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内容设计;以学生为本;课程教学  作者简介:陈建明(1964-),男,
一  我出生在1976年的山西。山西姑娘没见过小溪青山之类,基本上处处灰头土脸。  我1993年考大学离开山西,坐了三十多小时火车到湖南,清晨靠窗的帘子一拉,我都惊住了,一个小湖,里头都是荷花——这东西存世上居然真有?就是这个感觉。孩子心性,打定主意不再同山西。就在这年,中同放开除电煤以外的煤炭价格,我有位朋友未上大学,与父亲一起做生意,当时一吨煤17元钱,此后十年,涨到1000多元钱一吨。煤焦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