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蕃古道上寻梦文成公主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ANGE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蕃古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它起自陕西西安(即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西藏拉萨(即逻些),全长3000余公里。整个古道横贯中国西部,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连通了我国西南的友好邻邦,故亦有“丝绸南路”之称。
  唐蕃古道的大致走向为:从陕西省西安市出发,过咸阳,沿丝绸之路东段西行,越陇山,经甘肃天水、陇西、临洮至临夏,在炳灵寺或大河家渡黄河,进入青海民和官亭,经古鄯、乐都、西宁、湟源,登日月山,涉倒淌河,到恰卜恰(公主佛堂),然后经切吉草原、大河坝、温泉、花石峡、扎陵湖和鄂陵湖,翻巴颜喀拉山,过玉树清水河,西渡通天河,到结古巴塘,溯子曲河上至杂多,沿“入藏大道”,过当曲,越唐古拉山口,至西藏聂荣、那曲,最后到达拉萨。
  当年,唐朝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时,走的就是这条道。从那以后,西藏就与中原内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我国中原通往青海、西藏的大道早在汉代以后就已基本形成。唐贞观三年(629),年仅13岁的藏人松赞干布(617~650)征集了万余人,组成一支精锐之师,经过三年征战,平定了内乱,完成了对青藏高原诸多小国的兼并,成了一个最受吐蕃臣民拥戴的国王。公元632年,松赞干布率众渡过雅鲁藏布江,把国都迁到逻些(今拉萨),从自然、地理、气候、军事、政治诸方面衡量,都为后人选定了一个发展基业的好地方。松赞干布是个精明人,深知新朝初建,需要稳定图强,和睦邻邦,因此,首先与西边邻国泥婆罗国(今尼泊尔)通好。他可谓富有政治远见,就连自己的婚姻,也充满“国家意识”。他一方面迎接泥婆罗国王鸳输伐摩之女尺尊公主入藏,解除了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又向东结交盛唐。
  贞观八年(634),松赞干布派使者远赴长安与唐朝通聘结好。唐太宗对吐蕃的首次通使也很重视,给予了隆重接待,并遣使到吐蕃回访。据《册府元龟》载,当松赞干布听说突厥与吐谷浑国王向唐王求亲该尚公主时,也不甘落后,乃遣使赴长安请婚,但几次都未得到太宗允许。血气方刚的松赞干布便以武力逼婚,贞观十二年(638)爆发了蕃唐首次战争。公元640年,松赞干布再次派大相(宰相)禄东赞携带金、白银及其他珠宝数百件,前往长安求婚。唐太宗审时度势,答应将自己的宗室女儿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作为国舅,专程护送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15岁的文成公主受父皇之命,带着大批卫队、侍女、工匠、艺人和大量绸缎、典籍、医书、粮食等嫁奁,从长安迤逦西行,经甘肃,到青海,过日月山,经大河坝,到达黄河源头。为了保障公主一路顺风,唐太宗命沿途官府修路架桥,造船制筏,建筑佛堂,开辟通道。松赞干布则亲自率领满朝官员与大队人马迎亲于柏海(即今扎陵湖和鄂陵湖),并在此举行欢迎仪式。然后,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结伴而行,前往逻些完婚。文成公主进藏途中不仅播撒下了汉藏友好的种子,也留下了众多的胜迹与美好的传说。
  
  一路上的故事
  
  在夏季凉爽、冬天不寒的“中国夏都”西宁,文成公主一行一定做了短暂停留和休整,在离西宁30公里的塔尔寺,众多的艺术珍品都与文成公主有关,比如酥油花作品“文成公主进藏”,以长安太和殿和拉萨大昭寺为背景,塑造了“六难婚使”、“太宗许婚”、“辞别京都”、“过日月山”“柏海迎亲”、“拉萨完婚”等场面,共塑造了2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文成公主漂亮端庄,李世民威严高贵,松赞干布智勇深沉,禄东赞聪明机智……
  日月山,在唐代以前名叫“赤岭”,因其山石都是赤色而得名。日月山海拔3520米,属祁连山支脉,位于拉脊山的西端,是青海省境内的内陆河与外流河的分水岭。北山坡,麦田青青,油菜花儿金黄;而南坡则是望不到边际的茫茫雪山,白白的雪线横在空中。难怪有青海民谚说:“过了日月山,又是一重天。”这里是唐朝与吐谷浑、吐蕃的分水岭。在日月山流传着一个关于文成公主的动人传说。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途经此处,登上峰顶时,山麓两边竟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她知道越过这道岭之后就进入了吐蕃境内,于是在峰顶翘首回望,远离家乡的愁思油然而生,不禁取出临行时帝后所赐日月宝镜观看,镜中顿时出现长安的迷人景色。公主悲喜交加,又想到联姻通好的重任,毅然将日月宝镜甩下赤岭。后人为纪念文成公主,就把赤岭改名日月山。为了纪念文成公主,1980年这山口的两侧各建立了“日”、“月”两亭,亭内有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塑像、公元733年唐蕃会盟的石碑,还有壁画和唐卡,虽是现代制作,工艺却很考究。
  下了日月山向南行约10余公里,有一条小河自东向西流去。当地传说,公主在日月山下辇,换乘马儿西进时,仍是心情悲凄。她想,唐王驾下有的是文臣武将,不让他们去戍边,却让一个女子去和亲,于是泪如雨下,不断流淌的眼泪竟然汇成了一条小河。其实,倒淌河是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的内陆河,人们利用这一自然现象,借一泓细流,为文成公主诉怨,述说后人对她的怀念。
  古鄯镇西南有一七里寺峡谷。当年文成公主到了龙支城,因一路车马劳顿,翻山越岭,再加上海拔越来越高,日光强烈照射,竟患了皮肤病,脖子、脸上顿起一片片红疹,疼痒不止。御医治疗后毫无效果,他们虽然医术高明,但在长安哪里见过这种病症呢?束手无策中,只有请当地医生诊治。土郎中们胸有成竹,一边按民间医方让公主服药,一边又取七里寺泉水给公主洗疗。不过三日,红斑全消。公主大喜,重谢医生,又亲临泉边,并命名为“药水神泉”。药水泉因此名声大震,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饮泉水治病,年复一年,便形成了喝水、洗浴节。如今每年端午、六月六,七里寺泉边人群如织,排队汲水。有的还带着帐篷住在峡谷或坡地上,长年累月地喝水治疗。经化验,药水泉含铁、铜、钾、镁、铬、碘、锶、硫、钙等诸多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确实有健脾、消食、杀菌、治疗皮肤病的功效。
  
  扎陵湖:文成公主成婚之地
  
  扎陵湖和鄂陵湖,古称“柏海”,又叫“查灵海”和“鄂灵海”,意为“白色的长湖”和“蓝色的长湖”。它们是黄河源头两个巨大的高原淡水湖泊,位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玛多县境内,距玛多县城60多公里,海拔4300多米。这里地势高寒、潮湿,地域辽阔,自古以来就是水草丰美的牧场。在湖边极目望去,全是一望无际的苍茫草原,湖四周的浅水滩中水鸟聚集,不时地可以在草场上看见羞涩的黄羊。在湖边的牛头山顶,还有胡耀邦和活佛一起题词的黄河源头纪念碑——牛头碑。
  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和约古宗列曲发源后,经星宿海和玛曲河(又名孔雀河),首先注入扎陵湖。扎陵湖东西长南北窄,酷似一只美丽的大贝壳,镶嵌在黄河上,湖的面积达52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9米,蓄水量为46亿立方米。扎陵湖水色碧澄发亮,湖心偏南是黄河的主流线,看上去仿佛是一条宽宽的乳黄色的带子,将湖面分成两半,其中一半清澈碧绿,另一半微微发白,所以叫“白色的长湖”。扎陵湖的西南角,距黄河入湖处不远,有三个小岛,岛上栖息着大量水鸟,所以又称“鸟岛”。鄂陵湖水色极为清澈,呈深绿色,天晴日丽时,天上的云彩、周围的山岭倒映在水中,清晰可见,因此叫“蓝色的长湖”。传说这是当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第一次见面并成婚的地方。
  文成公主当年来到千湖之县玛多,准备过黄河。可随行人员试探了一下,这里到处是沼泽地,人马无法行走,而牛皮船又易搁浅。本来心情不愉悦的文成公主,面对这种情况,愈加思念长安。吐蕃大臣和当地牧民经过商量,想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办法。他们告诉文成公主,第二天可以平安过河。次日,文成公主来到黄河边,看到河上架起了一座漂亮的彩桥。当她走上桥细看,才发现桥面由牧民背着的木板组成,彩色栏杆是穿着鲜艳服装的儿童手拉着的哈达。文成公主被善良的群众感动得落下了泪,决心扎根吐蕃,为吐蕃群众做些好事。这样,她排除了自离开长安以来的忧伤,高高兴兴前往柏海,即如今的扎陵湖、鄂陵湖之间,与松赞干布见面。松赞干布迎娶唐朝公主的心愿终于实现,亦异常兴奋,早早在柏海等候,并建起了柏海行宫。为了博取文成公主的欢心,见面这天,松赞干布穿上了唐装,以女婿礼仪拜见了护送文成公主的江夏王李道宗。文成公主见到松赞干布,发现他英俊潇洒,文武双全,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李道宗代表唐王为两人主持了婚礼。两位新人在黄河源头度过了他们的洞房花烛夜。
  
  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庙至少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香火一直不断,它见证了一段不同民族之间交往沟通的历史。当年松赞干布亲率人马迎到文成公后,顺黄河北岸西上,过黄河正源卡日曲,经众龙驿(今译作草陇滩,在玉树州清水河南),渡通天河,穿勒巴沟时,刻了许多岩画。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看到这里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且因长途跋涉,需要休息,两人便在一条山谷里住了一个月。文成公主闲暇时,拿出父皇送给她的谷物种子和菜子与工匠一起向玉树人传授种植的方法和磨面、酿酒等技术。
  文成公主还率随行工匠在悬崖上雕刻佛像九尊,再往西南行,经藏北黑河,赴逻些。
  玉树人非常感激文成公主,当公主要离开继续向拉萨进发时,他们都依依不舍。当地的藏民还保留了她的帐房遗址,将她的足迹和相貌都刻在石头上,年年膜拜。公元710年, 唐室的又一位公主金城公主也远嫁藏王,路过这里时,为纪念和保护文成公主的功德,修建了佛殿和寺院。文成公主庙规模不大,紧贴着百丈悬崖,两边的山脉不见天际,四周悬崖和面积较大的石头上刻着数不清的藏经,山脉上也挂着数不清的五彩经幡。
  
  把佛教带到拉萨
  
  文成公主安全抵达拉萨时,人们载歌载舞,欢腾雀跃,欢迎她的到来。当时,唐朝佛教盛行,而藏地无佛。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她携带了佛塔、经书和佛像入蕃,决意建寺弘佛。她采用山羊背土的办法填卧塘,建成了大昭寺。大昭寺建成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亲自到庙门外栽插柳树,即后世著名的“唐柳”。著名的“甥舅同盟碑”,也称“长庆会盟碑”,就立在唐柳旁。现在大昭寺大殿正中供奉着的一尊释迦牟尼塑像,也是文成公主当年从长安请来的。大殿两侧的配殿内,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塑像,十分精美生动。
  后来,文成公主又修建了小昭寺。从此,佛教慢慢开始在西藏流传。文成公主还对拉萨四周的山分别以妙莲、宝伞、右施海螺、金刚、胜利幢、宝瓶、金鱼等八宝命名,这些山名一直沿用到现在。 文成公主一方面弘传佛教,为藏民祈福消灾;一方面,拿出五谷种子及菜子,教人们种植。玉米、土豆、蚕豆、油菜能够适应高原气候,生长良好,文成公主还带来了车舆、马、骡、骆驼以及有关生产技术和医学的著作,促进了吐蕃的社会进步。
  松赞干布非常喜欢贤淑多才的文成公主,专门为公主修筑的布达拉宫,共有1000间宫室,富丽壮观,后来却毁于雷电、战火。经过17世纪的两次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布达拉宫主楼13层,高117米,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气势磅礴。布达拉宫中保存有大量内容丰富的壁画,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难吐蕃婚使噶尔禄东赞的故事、文成公主进藏一路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抵达拉萨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等。这些壁画构图精巧,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鲜艳。布达拉宫的吐蕃遗址后面还有松赞干布当年修身静坐之室,四壁陈列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禄东赞等的彩色塑像。 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中原与吐蕃之间关系极为友好,此后200多年间,很少有战事,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松赞干布十分倾慕中原文化,他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学读书。唐朝也不断派出各类工匠到吐蕃,传授各种技术。
其他文献
带着弥漫的硝烟,从上甘岭坑道走来。映着炙人的战火,从胡志明小道走来。裹着满身的风沙,从腾格里沙漠走来。沾着一脸泥浆,从六盘山区走来。今天,披着耀眼的朝霞,从嘉峪关内走来。  率领打井分队摩托化挺进北疆的王团长行进中接到尖兵报告:前面20公里小草湖风口突发沙尘暴。  “车队停止前进,选择有利地形避风!”  车辆刚各就各位,飞沙走石的黑尘暴铺天盖地而来,刮得水源侦察车摇摇晃晃,核桃大的砾石倾砸在车身上
期刊
画为心声。作品最能直观反映艺术家的人生向往与艺术追求。纵观青年油画家刘基的一系列作品,我以为画如其人,正像他沉稳敦厚、大智若愚的品性一样,这些油画风格凝重,内涵深厚,题材平实,蕴含着大美无言、素朴隽永的草根情节。    刘基的油画构图好看、耐看。高中毕业后,刘基在河西走廊空军当兵,到东北黑土地上初学油画,又入西安美院系统钻研,再进军艺美术系深入专修,扎实的绘画功底、厚重的生活积淀加上名师的口传心授
期刊
东汉时,酒泉有一个烈女叫庞娥亲,她为报杀父之仇,潜心寻仇10余年,在手刃仇人后,又亲自到衙门投案自首,坚决请求官府依法制裁自己。她的事迹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上至皇帝和地方官员,下至普通百姓,都被她的事迹所感动。人们为她写诗立传,她的事迹还被载入史书,流传至今。  庞娥亲原姓赵,叫赵娥,是东汉酒泉郡福禄县赵君安的女儿,因嫁给表氏县庞子夏为妻,所以又叫庞娥亲。庞娥亲的父亲赵君安被同县一个叫李寿的豪强恶霸
期刊
国家旅游局启动《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确认洛阳为丝绸之路东起点    中国国家旅游局宣布,正式启动《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此次规划编制工作特色突出,形式多样,为充分挖掘和开发丝绸之路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度整合丝绸之路沿途丰富的旅游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规划》范围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并将洛阳市作为丝绸之路东端起点。    境内外专家探讨丝绸之路
期刊
4月,六盘山顶的积雪尚未完全消融,山下的隆德已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了。    早春龙泉苑    我是循着撩人的秦腔吼声来到隆德县城中心的龙泉苑的。这段时间全县秦腔大赛每天上午在龙泉苑举行。舞台下聚集着黑压压的一堆人,台上一位中年男子正在入情地表演秦腔《下河东》选段,高亢粗犷的声音在广场上空回荡,精彩的演艺博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龙泉苑是一处具有古典风格的园林式建筑,青瓦红墙掩映于绿松之中,苑内
期刊
离开武威,继续西行,就进入河西走廊的第二个大站张掖。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先后为羌、戎、乌孙、月氏和匈奴等民族的游牧地,匈奴时期为浑邪王的领地。前121年,西汉武帝两次派霍去病出击河西打击匈奴时,过居延泽,越焉支山,一直追击到祁连山下浑邪王的王城永固城和黑河岸边得王的王城得城,斩首3万余级,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等数千人,迫使浑邪王杀休屠王降汉,匈奴势力就此退出河西地区。10年后(前111),
期刊
古谚曰:“六盘山高,六盘水流,六盘六月如清秋。”走进夏天的宁夏隆德县清凉寺风景区,方知斯言诚哉。    莽莽六盘山似一条长龙横卧于宁夏南部,沿其主脉蜿蜒伸展出许多纵横交错的支峰,树木丛生在山峦梁峁之上,河流潺潺于山涧沟谷之中。美高擎苍松,盘山吐晓翠。百鸟相鸣,嘤嘤成韵;万花争艳,五彩绚丽。清凉寺风景区就坐落在隆德境内的六盘山支脉清凉山间。它东望六盘最高峰米缸山,北瞰千年隆德城,是一方环境优美、清凉
期刊
中国西部是世界上自然结构最壮观、最奇特的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旅游资源宝库。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雄浑秀丽的自然景观、神秘奇绝的地形地貌、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色彩缤纷的民俗风情,使西部旅游资源具有大容量、多样性、原始性、独特性、垄断性的总体特征,其中不少是世界级的顶尖旅游资源。在西部众多的旅游精品中,西北地区具有独特的特点与价值,非常典型地代表着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总体优势。      进入新世纪,随着我
期刊
藏区之行,已经接近尾声了,满载而归,周身业已“不堪重负”,更何况还有着盈满眼眶的“审美疲劳”,一坐上越野车,倦意便围困了每一根筋骨,直朝梦境滑去。    而攫取美景的勃勃欲望,又不甘于就此瘪软。更何况,一朵朵、一团团、一枝枝、一片片的火红,如燃烧的火焰一般,沿路扑来,撩开眼帘,耀入眼底。初时以为是酸浆草、破碗花一类的东西。不经意一想,不对呀,它们再怎么努力,也只能显摆出一副淡淡的粉红颜面,哪有能耐
期刊
敦煌莫高窟实行参观网上预约制度    “保护并不意味着不让人看了。”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8月14日承诺,要让游客看好、看懂、看明白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完好地保存有4~14世纪的壁画和彩塑,反映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丰富内涵。随着“敦煌旅游热”不断升温,特别是在旅游旺季,超负荷人流让莫高窟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接待“疲劳”。今年7月开始,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实行参观网上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