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药熨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神经细胞结构及自噬因子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rse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Akt/mTOR通路探讨药熨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大鼠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及自噬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4周龄SPF级SD大鼠18只,体重150~200 g,随机选取其中6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建立CSR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药熨组,每组各6只.空白组、模型组不予任何处理,正常饲养.药熨组选取膀胱经、督脉、胆经进行中药药熨,连续7 d.实验结束后,采用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p-Akt、p-mTOR、Beclin-1、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可见空白组神经根组织形态基本正常.模型组组织受损较严重,神经根外膜包裹不完整,纤维排列紊乱,部分纤维轴突消失;胞体数量明显减少,核仁不明显.药熨组组织形态部分受损,神经根外膜包裹较完整,纤维排列较整齐,间质有轻度炎症细胞浸润.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空白组细胞胞质丰富,各细胞器形态正常.模型组细胞核有空洞,线粒体膜模糊,部分嵴断裂,胞质内见大量溶酶体与自噬小体.药熨组细胞质丰富,线粒体部分膜破裂,部分嵴断裂溶解,胞质内见溶酶体与自噬小体.模型组p-Akt、p-mTOR蛋白表达低于空白组,LC3-Ⅱ/LC3-Ⅰ、Beclin-1高于空白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药熨组p-Akt、p-mTOR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LC3-Ⅱ/LC3-Ⅰ、Beclin-1低于模型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药熨疗法可能通过提高p-Akt、p-mTOR蛋白表达激活Akt/mTOR通路发挥抑制细胞过度自噬、减少细胞凋亡、促进受损神经根复原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通过白细胞介素-6(IL-6)介导上皮间质转化(EMT)对HCT116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CT116结肠癌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双歧杆菌组,对照组常规培养,双歧杆菌组加入80μg/ml的双歧杆菌培养.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IL-6、上皮钙黏素和神经钙黏素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技术检测IL-6、上皮钙黏素和神经钙黏素的表达及定位.采用细胞划痕试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两组细胞转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
目的 研究阿帕替尼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468,设置PBS组、1、5、10、20μg/ml阿帕替尼组,分别用PBS,1、5、10、20μg/ml阿帕替尼处理细胞.通过MTT实验、流式细胞仪分析、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阿帕替尼对细胞增殖、凋亡、周期、迁移及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各阿帕替尼组细胞存活率均低于PB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μg/ml阿帕替尼组细胞凋亡率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