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校整体工作的有序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要当好一个班主任必须通过有益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高尚品德.在班级管理上要“勤”、“爱”、“严”有机结合,对待特殊学生的教育上用感情的润滑剂作铺垫。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热心;爱心;耐心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领导者和核心,是班级教育力量的组织者。笔者从事小学教学工作以来,几乎每年都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各项量化考核评比中均为第一名,所任的课程在各级各类质量检测中,学生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多次荣获“模范班主任”,“教学能手”等称号。现将本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开展有益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一个先进的班集体就像一篇优秀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班集体的“神”就是人心。要将全班几十颗心吸引在一起,形成统一的向往和追求是十分重要的。我每接到一个毕业班,除了对学生进行正常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各种行为习惯外,几乎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上。首先,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综合发展的“远景”出发,向班集体提出富有感召力的“远景”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先人后己的高尚品德,努力使之形成一种良好的班风。当然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并非易事。这就要求师生间多接触,把相互了解,疏通感情的时间延长。毕业班的学生学习任务是繁重的,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段,书本之外还有他们广阔的空间和诸多的爱好.为此,我不是一概压抑,而是乐于尽量满足孩子们的提议,班级最近一段时间的发展变化,了解个别学生的反常现象,确立开展班级活动的项目、内容、方式,即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各项活动中,我坚持以潜移默化的正面教育为主,利用一切机会,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始终以“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作为学生的言行准绳,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的凝聚力。这样,下课抢着擦黑板的人多了,追逐打鬧的人少了,教室纸屑不见了,互相帮助的人多了,不安全的事成零了。
二、坚持两会,确保安全,班级工作井然有序
在班级工作中,主题班会的作用不言而喻。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一直重视两会,每天早上必须开好晨会,给学生确定当天的学习,活动方向,使学生的活动有方向、有目标。除此之外,我每周对班会课坚持不懈,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提前备好班会课,根据平时的观察,了解记载好资料,写好班会课的教案。每周的班会主题不同,形式也不同,从本班学生实际,最近学生的表现出发,确定班会内容、主题。发现课间有同学追逐打闹,我就以“同学之间,谁是谁非”为主题;发现学生有抄袭作业现象,就用“作业如我”为主题,发现学生在校内外违纪,不安全现象有苗头,就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主题等,开展一次辩论会。这样常此以往,我所带的学生无违纪现象和不安全的事故发生。
三、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注重关心双差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性,是最宝贵的品质。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中的爱应该是诚挚的、公正的、无私的。对学习好的学生不偏爱,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不歧视,要平等对待,更不能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当成掌上明珠。对学生的爱如果存在偏见,会使中、差学生觉得低人一等,产生自卑感。他们在家里失去父母的爱,在学校得不到老师和学生给予的温暖,就会“破罐子破摔”,甚至引起思想上的抵制和对抗情绪。
前几年,我接到的毕业班,有一个男生,纪律散涣,长期不做作业,上课无书本,经常旷课,无时间观念。发型、衣着奇特,根本不像学生的样子,三天两头逃学,在社会上小偷小摸,经常偷家里的钱,常常搞得四邻不安。母亲咒骂:"公路上的车辆如蚂蚁,为什么把那害人的东西压不死……"听到如此令人心寒的话语,我心里十分难受,我也是做母亲的人,难道哪个做母亲的不爱自己的孩子呢?我想:“教人至难,必尽其才,乃不误人”。最后我就想法设法把这个孩子教育成人。经常和他谈话,主动和他接触,拉近我们之间的关系,可是还是换不回他的心。一些老师说:他是一块定了型的钢板,在他身上下功夫是白费劲,于是,我的思想有些动摇,想放弃他,推一推不就毕业了吗,可继而又一想,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就好像一个机器上的主要零件,锈了那个也不行。于是我再次找他谈心,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采取表扬加鼓励的办法,情况有所好转,凑巧一天早上,发现他的脸色苍白,哇,的一声,吐在地上,我赶紧收拾了脏污,把他抱在我的办公室,给吃了药,让睡在我的床上。这是他泪如雨下.我因势利导,让他说出外逃的原因。他诚恳地说:“我是家人的眼中钉,在学校老师歧视我,同学远离我。有些老师骂我是社会的渣子,不让同学和我来往,上课他也不理我,”当时我见缝插针,乘机分析家人,老师同学对待的原因,这是他心悦诚服,打那以后,在集体场合表现异常积极,尤其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好多老师奇怪的问我:“你用什么法术把马某那个‘名人’教育成人,真是‘娃拿子’”。母亲常常感谢我,逢人就说我教育学生手段高明,真是有妙方良药。
总之,在对待特殊学生的教育上,我深深体会到思想教育之船必须借助感情之水,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人非木石,岂能无情,任何教育离开了感情的润滑作用,只是硬邦邦的讲道理,往往行不通。“母不嫌子丑”,多难管理的学生也要尽心尽力,毫不懈怠,将师爱的种子撒向学生的心田,不怕他不会发芽,开花,结果。
四、勤 、严、爱、有机结合,树立班主任威信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应该一丝不苟的工作。我担任了三十年的班主任工作,自己体会最深的就是“勤”、“严”、 “爱”这几个字,在班级管理上需要勤,人常说:教师的嘴是麻雀的嘴,兔子的腿,一句话就是要勤快。“勤能补拙”。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上要细,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处于叛逆阶段,遇事容易冲动,这就更需要细,学生没有发生的事要预料到。在师生关系上需要爱,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上需要严,但这个严,不是说教师高高在上,一切采用武断的手法教育学生,就是你的严。而是学生既怕又佩服还更爱你,才是真正的严。“无规则不成方圆”、“严师出高徒”。荀子认为,只有纠正了学生的错误,纠正的恰到好处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老师,孟子也主张老师要严。他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该方的就方,该圆的就圆。要求学生的基本标准不能变。
五、评价学生功过分明,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新的教育理念提倡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这没有错,教师的一句赞美是阳光、是催化剂、是一座桥。但我认为,表扬的话不宜过头,要有分寸,批评的话不宜过火,要有分量,大道理不宜多说,要讲究实际。我们批评,表扬的出发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学生。小学六年级课本中有一篇课文:《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是两种不同的评价语言,一种是鼓励式的慈祥的爱,一种是严厉的、严格要求的爱,这两种爱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希望孩子成才。我们做班主任工作的也一样,对的就表扬,鼓励,错的就批评,不能随波逐流,错对都表扬,这样适得其反,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把一些学生惯坏了,他们只是喜欢听表扬的话,打击的滋味没有品尝过,心理没有承受过打击的考验和锻炼,一次半载的批评就受不了,再加上十几岁的孩子心理情感比较脆弱,就会出现一些反常现象,因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班上有个学生,一直表现好,学习成绩优异,家庭条件好,在家里是个独生子,从来没有经受过刺激,一次,在路队上违犯了纪律,值周老师点名批评了他,第二天早上,他就没有到校,背上书包出走了,找到他后,说老师骂他了等等。当时,我跑到他家和他谈了心,把所有违纪的学生和他进行了对比,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那以后,我对他的要求更高,点滴不到处就严厉批评,他心服口服.因此,我们在教育管理中对待每一位学生要一分为二,该严的时候就严。
总之,我做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是:理解是沟通师生的桥梁;信任是转化后进生的良方;关心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身教是率领学生前进的无声命令。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热心;爱心;耐心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领导者和核心,是班级教育力量的组织者。笔者从事小学教学工作以来,几乎每年都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工作,在学校各项量化考核评比中均为第一名,所任的课程在各级各类质量检测中,学生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多次荣获“模范班主任”,“教学能手”等称号。现将本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开展有益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一个先进的班集体就像一篇优秀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班集体的“神”就是人心。要将全班几十颗心吸引在一起,形成统一的向往和追求是十分重要的。我每接到一个毕业班,除了对学生进行正常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各种行为习惯外,几乎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上。首先,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综合发展的“远景”出发,向班集体提出富有感召力的“远景”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先人后己的高尚品德,努力使之形成一种良好的班风。当然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并非易事。这就要求师生间多接触,把相互了解,疏通感情的时间延长。毕业班的学生学习任务是繁重的,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段,书本之外还有他们广阔的空间和诸多的爱好.为此,我不是一概压抑,而是乐于尽量满足孩子们的提议,班级最近一段时间的发展变化,了解个别学生的反常现象,确立开展班级活动的项目、内容、方式,即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各项活动中,我坚持以潜移默化的正面教育为主,利用一切机会,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始终以“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作为学生的言行准绳,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的凝聚力。这样,下课抢着擦黑板的人多了,追逐打鬧的人少了,教室纸屑不见了,互相帮助的人多了,不安全的事成零了。
二、坚持两会,确保安全,班级工作井然有序
在班级工作中,主题班会的作用不言而喻。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一直重视两会,每天早上必须开好晨会,给学生确定当天的学习,活动方向,使学生的活动有方向、有目标。除此之外,我每周对班会课坚持不懈,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提前备好班会课,根据平时的观察,了解记载好资料,写好班会课的教案。每周的班会主题不同,形式也不同,从本班学生实际,最近学生的表现出发,确定班会内容、主题。发现课间有同学追逐打闹,我就以“同学之间,谁是谁非”为主题;发现学生有抄袭作业现象,就用“作业如我”为主题,发现学生在校内外违纪,不安全现象有苗头,就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主题等,开展一次辩论会。这样常此以往,我所带的学生无违纪现象和不安全的事故发生。
三、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注重关心双差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性,是最宝贵的品质。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中的爱应该是诚挚的、公正的、无私的。对学习好的学生不偏爱,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不歧视,要平等对待,更不能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当成掌上明珠。对学生的爱如果存在偏见,会使中、差学生觉得低人一等,产生自卑感。他们在家里失去父母的爱,在学校得不到老师和学生给予的温暖,就会“破罐子破摔”,甚至引起思想上的抵制和对抗情绪。
前几年,我接到的毕业班,有一个男生,纪律散涣,长期不做作业,上课无书本,经常旷课,无时间观念。发型、衣着奇特,根本不像学生的样子,三天两头逃学,在社会上小偷小摸,经常偷家里的钱,常常搞得四邻不安。母亲咒骂:"公路上的车辆如蚂蚁,为什么把那害人的东西压不死……"听到如此令人心寒的话语,我心里十分难受,我也是做母亲的人,难道哪个做母亲的不爱自己的孩子呢?我想:“教人至难,必尽其才,乃不误人”。最后我就想法设法把这个孩子教育成人。经常和他谈话,主动和他接触,拉近我们之间的关系,可是还是换不回他的心。一些老师说:他是一块定了型的钢板,在他身上下功夫是白费劲,于是,我的思想有些动摇,想放弃他,推一推不就毕业了吗,可继而又一想,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就好像一个机器上的主要零件,锈了那个也不行。于是我再次找他谈心,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采取表扬加鼓励的办法,情况有所好转,凑巧一天早上,发现他的脸色苍白,哇,的一声,吐在地上,我赶紧收拾了脏污,把他抱在我的办公室,给吃了药,让睡在我的床上。这是他泪如雨下.我因势利导,让他说出外逃的原因。他诚恳地说:“我是家人的眼中钉,在学校老师歧视我,同学远离我。有些老师骂我是社会的渣子,不让同学和我来往,上课他也不理我,”当时我见缝插针,乘机分析家人,老师同学对待的原因,这是他心悦诚服,打那以后,在集体场合表现异常积极,尤其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好多老师奇怪的问我:“你用什么法术把马某那个‘名人’教育成人,真是‘娃拿子’”。母亲常常感谢我,逢人就说我教育学生手段高明,真是有妙方良药。
总之,在对待特殊学生的教育上,我深深体会到思想教育之船必须借助感情之水,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人非木石,岂能无情,任何教育离开了感情的润滑作用,只是硬邦邦的讲道理,往往行不通。“母不嫌子丑”,多难管理的学生也要尽心尽力,毫不懈怠,将师爱的种子撒向学生的心田,不怕他不会发芽,开花,结果。
四、勤 、严、爱、有机结合,树立班主任威信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应该一丝不苟的工作。我担任了三十年的班主任工作,自己体会最深的就是“勤”、“严”、 “爱”这几个字,在班级管理上需要勤,人常说:教师的嘴是麻雀的嘴,兔子的腿,一句话就是要勤快。“勤能补拙”。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上要细,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处于叛逆阶段,遇事容易冲动,这就更需要细,学生没有发生的事要预料到。在师生关系上需要爱,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上需要严,但这个严,不是说教师高高在上,一切采用武断的手法教育学生,就是你的严。而是学生既怕又佩服还更爱你,才是真正的严。“无规则不成方圆”、“严师出高徒”。荀子认为,只有纠正了学生的错误,纠正的恰到好处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老师,孟子也主张老师要严。他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该方的就方,该圆的就圆。要求学生的基本标准不能变。
五、评价学生功过分明,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新的教育理念提倡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这没有错,教师的一句赞美是阳光、是催化剂、是一座桥。但我认为,表扬的话不宜过头,要有分寸,批评的话不宜过火,要有分量,大道理不宜多说,要讲究实际。我们批评,表扬的出发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学生。小学六年级课本中有一篇课文:《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是两种不同的评价语言,一种是鼓励式的慈祥的爱,一种是严厉的、严格要求的爱,这两种爱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希望孩子成才。我们做班主任工作的也一样,对的就表扬,鼓励,错的就批评,不能随波逐流,错对都表扬,这样适得其反,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把一些学生惯坏了,他们只是喜欢听表扬的话,打击的滋味没有品尝过,心理没有承受过打击的考验和锻炼,一次半载的批评就受不了,再加上十几岁的孩子心理情感比较脆弱,就会出现一些反常现象,因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班上有个学生,一直表现好,学习成绩优异,家庭条件好,在家里是个独生子,从来没有经受过刺激,一次,在路队上违犯了纪律,值周老师点名批评了他,第二天早上,他就没有到校,背上书包出走了,找到他后,说老师骂他了等等。当时,我跑到他家和他谈了心,把所有违纪的学生和他进行了对比,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那以后,我对他的要求更高,点滴不到处就严厉批评,他心服口服.因此,我们在教育管理中对待每一位学生要一分为二,该严的时候就严。
总之,我做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是:理解是沟通师生的桥梁;信任是转化后进生的良方;关心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身教是率领学生前进的无声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