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坛阿里

来源 :全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提到童年,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A:我很喜欢冒险!小时候住在勒芒的乡下,全城有2000人。我经常和小伙伴、邻居去冒险。那时候我兜里总是揣一把小刀,用来削一些树枝。我和我哥们马修焦孟不离,经常骑车20公里,去河边钓鱼,晚上我们就睡在帐篷里。
  Q:你最初是在库赖内网球俱乐部接受的训练,当时的情况怎样?
  A:我很喜欢上集体课,因为人多热闹……好吧,我承认,能和梅莱妮一起上课也是一个因素,我很喜欢她。她当时比我年长很多,至少大我3岁,那时候算是很大的年龄差了。她的网球实力比我强很多,但和我对练时她总是很客气。教练弗兰克·勒法伊经常安排我和梅莱妮对练,或是合作双打,这让我很高兴,那段时间过得很快乐。
  Q:你会对着墙打么?
  A:是的,一打就是几个小时。这对我很重要。我尽力按自己的想法打球。那时候我在电视上看职业选手比赛,但面对墙壁,我自己就是职业球员,幻想着周围有很多观众。很小我就对着镜子做出挥拍的动作,以确保看起来很帅。我是那种追求唯美网球的运动员,或许这样是为了有人能欣赏我。
  Q:能讲讲你离家去200公里外的普瓦捷学习网球的经历么?那是你走上职业之路的第一步。
  A:那是1998年9月,当时普瓦捷的网球高中刚刚开学。在真正离开家之前,我非常兴奋!把这当做是一次新的冒险,我喜欢体验新鲜的事物。不过当我真正第一次独自一人坐火车的时候,那种感觉太可怕了!我当时只有13岁,离开时父母和我都哭了。当时还没有直达火车,我需要在图尔郊区圣-皮埃尔坐摆渡车换乘。当我达到圣-皮埃尔时,担心极了,不知道是哪,怎么去普瓦捷?我的头脑一片空白。结果错过了换乘的火车,只能在车站的书报亭借人家的电话给我父亲打电话,“你别动,我去找你。”父亲在电话里说。后来他把我送到了普瓦捷。
  Q:然后呢……
  A:然后我就喜欢上了那里。我有些腼腆,但大家很快就抱成了团,当时我们有吉尔斯·西蒙、约瑟兰·瓦纳、查尔斯-安东尼·布雷扎克。
  Q:你那时是个“非常礼貌、聪明、努力的孩子”,你的教练是这么说的。是什么给了你进步的动力?
  A:激励我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学员当中我并不是最强的,甚至不是最强之一,我只能算是top 10。我很羡慕那些比我强的同学,他们有免费的球拍和比赛装备,女孩们也很喜欢他们。
  Q:女孩们不喜欢你么?
  A:不喜欢。但我后来也得到了球拍和比赛服,在女孩子当中也获得了点儿成功。
  Q:你虽然不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在普瓦捷学球一年后,也就是1999年7月,你成为了全法少年组的冠军……
  A:是的,那一年我进步飞速。
  Q:你那时的梦想是什么?
  A:我梦想……得到认可。我希望能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我一直彬彬有礼,在家寡言少语,但内心始终涌动着一种冲动,希望打破一切。这与我受到的教育和双重文化的熏染有关,我在非洲文化里找到了很多东西。
  Q:怎么讲?
  A:我已经开始对法国和非洲两种文化进行对比。在我母亲那边,我感觉一切进展顺利,在我父亲(迪迪埃·特松加是刚果布的移民)那边,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家一直不富有,我受到的教育一直很严格:“你把饭吃干净,你收拾桌子,等等。”我爸爸对我说:“因为你的不同(指肤色),没人会平白无故施舍给你东西,如果你想要什么,只能尽力去争取。”当时,这种父子间的对话很常见。法国并不像美国那样存在着巨大的种族主义鸿沟,但仍有间隙。我觉得当时我父亲对种族主义的体会要比我强烈得多。
  Q:你的斗争精神是从父亲那里继承过来的?
  A:我觉得内心好勇斗狠的劲头来自父亲。在母亲那里,我更多的是和外公外婆一起度假。我从未见过我的爷爷奶奶,对于他们谈论的“祖国”,也不甚了解(直到2008年特松加才回到了刚果),只是通过别人的口中知道那里的生活很艰难……我觉得这种混合文化造就了今天的我。
  Q:现在法国网坛出现了三个黑人或混血选手:你、加埃尔·孟菲斯、约瑟兰·瓦纳。有很多人关注你的肤色问题么?
  A:是的,很多人。但如今看来这种问题有些不合时宜。坦率讲,当我看到那些关于“黑色一代”的文章时,感觉很不舒服。最初我们很高兴能在镜头前展示突起的肌肉,出现在《网球杂志》或是《队报》的文章里,但事后看到那些文章,确实不太好玩。
  Q:但是这种经历让人找到了自己的身份?
  A:我一直本色不改,我愿意承担自己的真正身份。我现在还在寻找中,因为对于我们来说这并不容易。在身份的问题上,我和混血儿更有共鸣,从人文的角度讲,只有他们理解我。当我去非洲时,我并不是个非洲人,但有时我又能感觉到自己的非洲基因。
  Q:通常在名气面前,“差异”会变得无足重轻。你现在还能感觉到别人的“异样”么?
  A:是的,我很希望名气可以消除差异。因为我是法国人,出生在法国,一直浸淫在法国文化之中。我听着约翰尼的歌、喜欢蘸着熟肉酱的黄油面包、吃热巧克力长大。有时别人会很吃惊:“啥?你竟然不听RAP?”是的,我听RAP,但不止是RAP。他们还对我学习滑雪,喜欢钓鱼感到吃惊。总有些东西提醒着我们之间的差异。有趣的是每个人都不同。
  Q:如果有一件事是相同的,就是青春期。在你的运动员生涯中,这段时期对你有何影响?
  A:对我来说那是很美好的一段时光。那时我已长得很高大强壮了,总和比我年长的人一起玩。那时我很单纯,从没困惑过。我的肌肉越多,身体的感觉就越好。爸爸总是说:“你的身体就是你的工具。”我当时并不明白这句话具体的意义,但这样的句子总是让我感觉很好。   Q:你小时候会在房间里贴明星海报么?你是否会模仿他们?
  A:我有过三个球员的海报:阿加西、桑普拉斯和拉夫特。我是否会模仿他们?必然啊……但我从未想过会像他们一样成为大满贯赛冠军。我模仿的是他们的技术和态度。在12,13岁时,我并不是常胜将军。那时候我更在意动作的美感,如果我能完成一次漂亮的救球,就会觉得很幸福,即使输掉剩下的比赛。失利让我很痛苦,但我更在乎打得是否漂亮。直到在普瓦捷的网球学校,教练改变了我的看法:“你追求的东西毫无用处。重要的是取胜,你以后会发现只有胜利才会让你感觉愉快。”
  Q:哪一场比赛让你印象最深?
  A:1999年法网决赛安德烈·阿加西击败安德烈·梅德维德夫的比赛。那是阿加西职业生涯的高峰,他当时所向披靡,只差法网一座冠军,那一天终于圆满了。他双眼噙泪,激情四射,大喜过望。他的眼神就像是一个孩子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特种部队》的玩偶。还有一场比赛是2001年法网决赛,库尔滕对拉塞尔。当时库尔滕默默无闻,爆冷赢得了法网冠军,他在红土场上用球拍画了一个大大的心,你想象一下,整个球场里的女孩子们都想去吻她。当时我也在场,只有14岁,那一幕太帅了。
  Q:你和加斯奎特、纳达尔在同一时期成长,年少时你和他们相比如何?
  A:加斯奎特是个外星人,我不知道如何才能像他那样出色。那时候我还不认识纳达尔。
  Q:慢慢地你追上加斯奎特,后来你还成了戴维斯杯法国队的领军人物。这对你和队友特别是加埃尔·孟菲斯的关系是否有所影响?
  A:作为领袖,需要些技巧。我从小就是领袖,但也有平静的一面。其他人知道我值得依靠和信赖。我虽然寡言少语,但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希望能打破一切束缚,也正因如此大家都很尊重我。所有人都说:“和乔作对没有好处,而且他不会与人为敌。”事实上我也没有敌人。
  Q:这种积极的精神状态源自哪里?
  A:我只是感觉幸福而已。一个幸福的人会传递能量。我度过了一个梦幻的童年,直到19岁我第一次遭遇背伤的困扰,除此之外,我没有任何无法克服的困难。我的生活就像一部小说,没有任何的家庭冲突、疾病或是亲人离世。我遇到最难过的时刻就是我离家去普瓦捷学网球,而这是为了体验独一无二的经历!
  Q:但在学业方面,你的表现可不如打网球那么出色。
  A:是的,我学习不太好。我的父母都是老师,他们对我的成绩没有太多的苛求,但我应该好好学习。离家后,我就自行终止了学业,虽然去上课,但心思已不在那了。在一些课上,我会想:“这有什么用呢?能帮我找到工作么?我唯一感兴趣的是现在和明天或发生什么……”我感觉上学是一种浪费时间。当你还年轻时,你不会试着去理解身边的世界。
  Q:你想对梦想拥有和你一样职业生涯的少年说些什么?
  A:要从他做的事中找到乐趣。做我喜欢做的事总会给我带来很多能量。能量来自于幸福和斗争。我一直如此。
其他文献
十年树木。2000年欧洲杯小组出局后,德国足协施行的“十年崛起计划”,不到10年就结出硕果,2006世界杯季军、2008欧洲杯亚军、2010世界杯季军、2012欧洲杯殿军……但是他们从未触及最顶尖的荣誉,最后一次冠军荣耀还要追溯到1996欧洲杯。  近20年,葡萄牙和英格兰足球都迎来了所谓的“黄金一代”,但成绩上从未登峰造极的他们,其实有愧于这一名头。同理,对于德国足球而言,如果没能在最好的年华里
期刊
甜美的英国年轻女演员乔琪·波特,拥有黄金比例身材,当她的图片呈现在眼前时,你的电脑收藏夹将会再添新宠。  在我的脑海中,对疯狂事情的定义比较模糊。可能一些不真实的东西把我拽到了里面,躺着中枪的事情在演艺圈经常上演。也许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对待这种事情,不闻不问是最好的办法。  Q:喜欢逗你开心的男人吗?  A:我喜欢的是男人的幽默感,而不是那些善用花言巧语赚取我注意力的人。在我看来,幽默感是男人最吸
期刊
在坚持日常训练,努力成为一名高端跑者的过程中,你是否觉得自己的提高速度总是比别人慢?眼看着跟自己同时起步的伙伴们纷纷进入10公里甚至更长的训练强度,而自己却依然只有30分钟的体能挣扎在5公里的生命线上。其实,很多细节上的问题都会影响你的提高,正确做到下面这些细节可以帮你通过简单的训练就能痛痛快快地一口气跑上至少一个小时。  保持轻松:在训练自己的身体能够承受更长时间奔跑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
期刊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是全世界球迷的节日,无法亲临现场的你是否会感到遗憾,如今的科技已经可以将世界杯带入家中,足不出户即可体验世界杯带来的激情。   PUMA TRICKS足球战靴发布  PUMA于5月14日发布了Tricks战靴,该新款战靴对evoPOWER和evoSPEED进行了全新的色彩诠释,左右两只战靴分别采用粉色和蓝色不同颜色设计,众多世界级球员即将穿着它征战2014年巴西世界杯。PUMA T
期刊
“这个发型是不是有点奇怪,都不像我了,太乖了点。”他对着镜子撇撇嘴,认真地用手抓起头发,稍满意一点时,便瞪大眼睛一笑,萌劲十足,像极了奶粉罐上的代言宝贝长大后的模样。  他个性张扬、不拘一格、全情投入,爱笑爱开玩笑,自嘲着类似欧洲人的长相。“上飞机,经常会有空姐用英文问我想喝点什么。”高鼻梁,深眼窝,大眼睛,白皮肤,这位维吾尔族帅哥,对自己的一切都很自信。从一开始,“好帅”的呼喊就不时地在摄影棚响
期刊
当足球的激情碰撞女性优美的线条,将迸发出怎样夺目的火花?阿迪达斯巴西世界杯国家队系列比赛服和官方比赛用球“桑巴荣耀”,与美丽性感的足球宝贝在2014年夏天发生了一场火热邂逅,在世界杯的狂欢中带来最诱人的美丽颜色。  如果今天还觉得世界杯只是男人的节日,你已经被时代甩得太远太远,在当今世界,足球和美女早就是一对和谐统一的名词。为了更好地渲染“节日气氛”,阿迪达斯精心打造了一组性感大片,将德国、西班牙
期刊
法国人的名字和中国不一样,基本上不是自己取的,所以,在法国,可能有好多个皮埃尔或雅科。幸好,他们的姓重复不多,这和我们正好相反。不过一般而言,生活中几乎都以名字称呼,只有极为正式的场合才能称呼姓氏,不像我们,如果只叫一个名的话,那真是少见得带有30年代的贵族味了。在法国,这可真的一点点贵族味道都没有。  在我的周围,就有两个万尚。第一个万尚是十几年的好朋友,也是我来到法国之后最感恩的一个。他不但在
期刊
一天,一网友在微博上给我出了道题:“请客观评价一下当今足坛各位教练。”对于上限140字的微博,这个题目太大了,我只能笼统回答:“每个人都有优点,有缺点,有适合的球队,有不适合的球队。我特不喜欢‘围剿’教练,在一次输球后就把某教练说得一无是处。”  不过这道考题实在有趣,以至于我不时想起。好在《全体育》专栏空间充裕,让我有机会对诸名帅来个“客观评价”,即不黑也不蜜,优点和缺点均如实呈现。  对于新生
期刊
ESPN 美国 2014.07  ESPN发布了第六届“年度美体”特辑,吉米·安德森在封面采访中只露出过一次微笑,这个金牌得主说,大自然是她的疗方。  在刚刚结束的索契奥运会中,吉米·安德森获得了新增项目单板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的冠军,成为该项目的第一位女子奥运冠军。冠军加上耀眼的美貌,安德森成为了大众的焦点。出生在美国加州南太浩湖的她,在家里八个孩子中排行第五,在9岁时她第一次接触单板滑雪,从此
期刊
世界杯焦灼进行的7月,巴西年轻巨星内马尔出现在《全体育》的7月刊封面。但一改以往的清新帅气:深锁的眉头,凝聚的眼神,似乎若有所思;而胡子拉碴的形象,给人的感觉略显沧桑,可沧桑中却透露着沉稳,或许经过一系列大赛的洗礼内马尔现在更多的是从容吧!  内马尔,年少成名,被比作另一个贝利。而我第一次知道内马尔是17岁的他在圣保罗州联赛上的首秀。他凭着自己的足球天赋在场上大展拳脚并获得了本次联赛最佳新秀,但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