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爸爸在禹州市审计局工作。在我眼里,他是爷爷奶奶的好儿子,爷爷患有慢性病,奶奶10年前患过脑中风,经过抢救,生活勉强能够自理,爸爸照顾爷爷奶奶那叫一个贴心,生活轨迹就是“单位——诊所——家里”这“三点一线”。他还是我眼里的好爸爸,自小就教育我要牢记“少年有志,国家有望”的教诲,激励我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2017年8月,爸爸这“三点一线”的生活被打破了,因为他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了单位驻禹州市苌庄镇杨圪垯村扶贫工作队,要为扶贫工作出把力,妈妈非常支持他的选择,主动把照顾家庭的担子一肩挑了起来。
下乡一段时间后,爸爸告诉我,杨圪垯村是禹州市53个省定贫困村之一,现有489户2283人,是一个人口大村,有200户贫困户,扶贫的任务很重。看着爸爸坚毅的眼神,听着爸爸铿锵的话语,让我在心底里产生了从尊敬到崇敬的升华。是啊,还有不少小弟弟小妹妹上学难,我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向学呢?
2018年2月3日,学校一放假,我就缠着爸爸要到他帮扶的杨圪垯村看一看,想近距离地感受一下乡村脱贫攻坚的最新情况,也许是“身教重于言传”的因素起了作用,爸爸同意我带着寒假作业和他一起入村几天。
我入村的这几天,正赶上爸爸所在的驻村工作队要走访慰问全村的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看着我这个1.72米的“大小伙”,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冯民召伯伯也同意了我一起为贫困家庭搬运米面油等慰问品的请求。
最让我感动的是当我们刚走到贫困户杨海新爷爷的家门口时,杨爷爷的声音便传进了我的耳朵里。“冯书记,刚才还念叨您呢,没想到您就来了。”一看到冯民召伯伯,杨爷爷便迎上去紧紧地拉住他的手。
杨爷爷对我说,他今年71岁了,是村里的五保户。他一直是驻村工作队、乡村干部的牵挂,帮扶干部、乡村干部成了他家里的常客,经常来家里问寒问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杨爷爷原来住的房子年久失修,遇到下雨天,他的屋里到处漏水。驻村工作队入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积极为他争取到了危房改造指标,帮他完成了危房改造,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毛主席领着我们站起来了,现在习总书记要带着我们富起来、强起来。要不是党的好政策,我咋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子,我心里头舒畅,平时就和过年一样高兴。好孩子,你也要好好学习才是啊,多学点儿文化将来才能为老百姓做贡献!”慈祥的杨爷爷对我说。
“俺村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群众得到了实惠,非常感谢驻村工作队的真心帮扶,这里面,你爸爸也没少出力,你也要学习这种精神,现在就要好好学习,做好人,将来多为群众做好事。”村党支部副书记杨新华伯伯对我有感而发的一席话让我感动得眼圈一下子就紅了。
爸爸告诉我,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杨圪垯村贫困家庭由200户减少到现在的40多户,成绩虽然不小,但剩下的都是因病、因残、因学和缺劳力致贫的,脱贫难度很大,离习总书记“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的要求还有不到三年的时间,爸爸的驻村工作任务很重,你能理解爸爸吗?
“上课时老师就告诉过我们,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国家的全面小康,爸爸您做的是很有意义的事儿,儿子为您自豪,怎么会不理解呢?”我一边说一边不由自主地攥起了拳头,“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做人才对不起爸爸的工作啊!”
这个寒假,让我长大了很多,让我明白了今后我要走什么路人生才更加有意义。
这个寒假最温暖!
2017年8月,爸爸这“三点一线”的生活被打破了,因为他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了单位驻禹州市苌庄镇杨圪垯村扶贫工作队,要为扶贫工作出把力,妈妈非常支持他的选择,主动把照顾家庭的担子一肩挑了起来。
下乡一段时间后,爸爸告诉我,杨圪垯村是禹州市53个省定贫困村之一,现有489户2283人,是一个人口大村,有200户贫困户,扶贫的任务很重。看着爸爸坚毅的眼神,听着爸爸铿锵的话语,让我在心底里产生了从尊敬到崇敬的升华。是啊,还有不少小弟弟小妹妹上学难,我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向学呢?
2018年2月3日,学校一放假,我就缠着爸爸要到他帮扶的杨圪垯村看一看,想近距离地感受一下乡村脱贫攻坚的最新情况,也许是“身教重于言传”的因素起了作用,爸爸同意我带着寒假作业和他一起入村几天。
我入村的这几天,正赶上爸爸所在的驻村工作队要走访慰问全村的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看着我这个1.72米的“大小伙”,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冯民召伯伯也同意了我一起为贫困家庭搬运米面油等慰问品的请求。
最让我感动的是当我们刚走到贫困户杨海新爷爷的家门口时,杨爷爷的声音便传进了我的耳朵里。“冯书记,刚才还念叨您呢,没想到您就来了。”一看到冯民召伯伯,杨爷爷便迎上去紧紧地拉住他的手。

杨爷爷对我说,他今年71岁了,是村里的五保户。他一直是驻村工作队、乡村干部的牵挂,帮扶干部、乡村干部成了他家里的常客,经常来家里问寒问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杨爷爷原来住的房子年久失修,遇到下雨天,他的屋里到处漏水。驻村工作队入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积极为他争取到了危房改造指标,帮他完成了危房改造,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毛主席领着我们站起来了,现在习总书记要带着我们富起来、强起来。要不是党的好政策,我咋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子,我心里头舒畅,平时就和过年一样高兴。好孩子,你也要好好学习才是啊,多学点儿文化将来才能为老百姓做贡献!”慈祥的杨爷爷对我说。
“俺村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群众得到了实惠,非常感谢驻村工作队的真心帮扶,这里面,你爸爸也没少出力,你也要学习这种精神,现在就要好好学习,做好人,将来多为群众做好事。”村党支部副书记杨新华伯伯对我有感而发的一席话让我感动得眼圈一下子就紅了。
爸爸告诉我,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杨圪垯村贫困家庭由200户减少到现在的40多户,成绩虽然不小,但剩下的都是因病、因残、因学和缺劳力致贫的,脱贫难度很大,离习总书记“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的要求还有不到三年的时间,爸爸的驻村工作任务很重,你能理解爸爸吗?
“上课时老师就告诉过我们,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国家的全面小康,爸爸您做的是很有意义的事儿,儿子为您自豪,怎么会不理解呢?”我一边说一边不由自主地攥起了拳头,“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做人才对不起爸爸的工作啊!”
这个寒假,让我长大了很多,让我明白了今后我要走什么路人生才更加有意义。
这个寒假最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