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小学教师工作负荷的来源及应对

来源 :学苑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fly6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行动研究的方法,选取南京市一所具有典型特征的民办学校的小学部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民办小学教师工作负荷的现状,分析负荷的来源,最后从教师个人层面和学校管理制度层面给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提高教师个人的职业幸福感和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管理制度层面主要从“青蓝工程:职初教师发展有方向”“青年教师成长营:青年教师提升有策略”“雁型团队:骨干教师精进有平台”“名师工作室:卓越教师影响有力量”四个方面的教师梯队建设探讨应对策略。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适时引入“读思达”教学法,对阅读内容做出整合处理、对阅读思考展开对应启动、对阅读表达训练进行创新设计,都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阅读感知体验的机会。“读思达”教学法讲究方法融合,教师从不同角度展开布设和引导,能够给学生带来丰富学习体验机会,促进学生阅读认知能力的健康成长。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数列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它不仅能够联系数学几何、函数等内容,还是向高等数学跨度的桥梁。但因为数列的学习涉及到许多公式,而且解答计算的过程十分复杂,导致很多学生在求解时出现错误。为此,文章以高中数列为例,从学生解题常见问题的原因入手,提出提高学生解题精确度的有效方法,从而强化学生纠错能力和防错意识。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自从“五育并举,融合育人”这一概念提出之后,迅速成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重点强调了“如何育人”“如何提升育人质量”。“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直指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独立、割裂等问题,推进了“教育新体系”成型。本文深入剖析“五育融合”实施的意义与存在的难点,针对性阐述了小学阶段“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策略,旨在推动“五育融合”引领下的基础教育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