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体系初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i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规定要求,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尤为重要。在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研究中,探索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标准个性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和评价过程留痕化,构建科学有效的课外阅读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海量阅读,促进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评价体系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规定要求,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尤为重要。但如果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课外阅读还是寸步难行。笔者在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研究中,从课外阅读评价的主体、内容、标准、方式和过程等方面入手,在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体系的建立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收到一定成效。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语文主题学习’与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中,我们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到课外阅读的评价中,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
  1.学生自评。学生自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对照教学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读书任务和数量等方面评价自己,加强自我反思监督。
  2.同桌互评。相互评价是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的重要方面。我们围绕“语文主题丛书”设置内容,要求学生一周内完成自读任务。周一午读时,同桌相互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取长补短,让学生相互认同评价结果,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怕积极性、主动性。
  3.教师点评。教师主要从学生的读书态度、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点评,点评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抓住其闪光点,给予鼓励性或指导性的评价语言,激励学生筑牢读书自信心,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热情。
  4.家长点赞。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让低学段学生每周日向家长汇报本周读书情况,并与家长共读一本书,拍成视频,供全班学生或家长借鉴学习。家长们面对一个个精彩的读书视频,纷纷点赞称好。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进一步感受到读书的快乐。
  二、评价内容多维化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改变了过去偏重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注重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因此,在对学生评价时就要综合评价学生平日的各种读书表现,如,“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知识掌握、技能培养、情意发展、身心健康、特长发展”等多个方面。如,在2015年、2019年举行的《语文主题丛书》知识问答竞赛上,我们竞赛的内容是《语文主题丛书》1-4册的文章。我们检测的内容除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时间、重要的细节、经典的语言等外,还增加“听、说、读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评价。
  三、评价标准个性化
  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广泛性。因此,课外阅读评价标准要有个性化,既能体现大多数学生的发展需求,又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和发展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制“星级评价制”和“课外读书情况评价表”等个性化标准。低年级的量化指标切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容易操作,激励性大。中高年级的评价指标较细,分别从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等级及分值、最后评价得分四个方面进行夯实评价机制,体现对中高年级学生读书的高标准与严要求,真正把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四、评价方式多样化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依托校内读书节活动,切实改进评价方式,实现评价方式、手段、工具的多样化。
  1.活动促评。在课外阅读评价中引进竞争机制,学生在激烈而又友好的活动中,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体验阅读的乐趣,激发阅读兴趣。如,每年一届的读书节活动,通过开展“亲子诵读”“成语接龙”“讲经典故事”、评选“悦读小标兵”“读书小博士”“书香班级”等活动,激励更多学生投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
  2.成果展评。仅用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不够,我们还要以年級为单位定期展览学生读书成果,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例如,“优秀读书笔记”展览:要求学生每次阅读完一篇文章,摘录一些印象最深的语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抄写下来,或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批注,也可以配画的方式形象地表现出来。各班评出最佳作品张贴在年级专栏展览,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借鉴学习、交流进步。
  3.星级考评。为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再逐步加大力度,让学生“拾级而上”最终达到“巅峰”。我们课题组采用“背诵之星”考级评价,激发学生背诵古诗。我们先把《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背诵,然后到各读书小组长处背诵,背出10首古诗为一星级,20首为二星级,以此类推。教师也可随机抽查最高星级者。每位学生以最高星级为标准,颁发考级证书。同时,我们还在试验班推出默写星级考核,其定级同背通的定级法一致。通过星级考评,增强了学生课外阅读背通古诗的动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古诗阅读量的提高。
  五、评价过程留痕化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将评价活动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把日常评价、阶段性评价与期末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收集学生课外阅读过程的“痕迹”:一是圈点批注,对于重点、难点、疑点之处用自己熟悉的符号进行圈点勾画,必要时进行注释和旁批;二是读书笔记,能够对文本中的好词佳句进行摘抄和整理;三是读后感,阅读文本过后能够有自己独特新颖的感受,形成书面的文字,加深自己的印象。对于学生阅读留痕资料,教师根据评价标准提出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促使学生进一步发展。
  责任编辑  胡健文
其他文献
期刊
潮绣是粤绣的一支流派,色彩浓艳,装饰性强。尤其是垫高绣法,具有浮雕一般的立体效果,是潮繡区别于其他刺绣艺术的独特技法;钉金绣的效果金碧灿烂、粗犷雄浑,特别适合庙堂会所的装饰和喜庆场合的使用。   潮绣艺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实用装饰品上。十几年来,国家级潮绣传承人康慧芳大师一直致力于将潮绣技艺与日常生活结合,在题材和技法上对潮绣进行创新和改变。“最近,我们和深圳的一家企业合作,用潮绣图案来装饰皮
期刊
古往今来,与孟子有关的名字可谓不少。在中国文化史上都叫得响的名字就有好几个,比如唐代田园诗人孟浩然,北宋《千里江山图》的作者少年天才王希孟,元代散曲大家、名臣张养浩……名气等而下之的,那就更多了。据不完全统计,在宋元明清几代,“希孟”“养浩”“师孟”“宗孟”等带有明显孟子印记的名字,在文人中可谓备受青睐。   先说“希孟”。希,意为仰慕,“希孟”即为仰慕孟子之意。北宋时除了因为一幅画而出名的王希孟
期刊
安塞,位于陕北高原的边缘。它北临长城,秦直古道穿县而过,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牧猎文化的结合部,历史上多铁马金戈的惨烈征战。从周朝起,白狄、匈奴、怀胡、鲜卑、羌、突厥等近20个少数民族先后占据过这里或在这里与汉人杂居。多民族融合与交流中的陕北,以血与火的代价吸收了南方、中原以及草原等地区的文化艺术精华。   腰鼓的产生与发展和安塞人的生活休戚相关,它源于军营,扎根民间,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秦汉
期刊
夏衍在《写文章的群众观点》中,有一段讲述鲁迅写作的情形:“鲁迅先生写文章的时候,遣词造句,非常精细,一字一语,都顾及读者的了解,倘无相当合适的口语,则宁可引用文言,决不堆奇叠怪,硬造生句,而当一篇文稿完篇之后,大抵要读两遍,有不顺口之处,尽量增删,务期使人读了,明白易懂。”他还有一篇谈写作的文章,干脆就把题目叫做《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写散文,首先得符合语言规律,用词恰
期刊
【编者按】本期三篇写秋天的文章各有特色,一篇写秋天的景,一篇把秋天当成人来写,还有一篇写的是秋天里的人。虽然写作内容和角度不同,但是秋天自带的深邃气质,以及人在秋天里容易生发的深情,都显得特别动人。  济南的秋天  老舍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
期刊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秋天之所以成为许多作家钟爱的一个季节,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季节让人感受到收获的喜悦的同时,还容易让人感慨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作家们会更加深情和内敛地在这个季节里寻味静寂、想念亲人和思考人生。而无论是对着秋天直接抒情,或者在内心默默念想,所有的文字都更像是作家们对秋天最深情的一場告白。
期刊
本报综合消息 金秋十月,羊城盛会。广州市第六届中学生运动会(以下简称“第六届中运会”)各项目赛事于10月15日起陆续在广州校园开赛。10月18日下午,首先开赛的乒乓球项目首金由广州市荔湾区代表队收入囊中,荔湾区代表队以121分的团体总分,一举夺得乒乓球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广州市中学生运动会每三年举办一届,是广州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水平最高的中学生校园体育赛事。受疫情影响,原定于2020年举
期刊
本报综合消息 为提升韶关市翁源县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10月19日,翁源县教师发展中心召开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课题“差点教育理念下农村音乐教师专业成长的行动研究”开题报告会。与会专家有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音乐教研员杨健,韶关学院教授徐廷福,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音乐教研员陈亿红,韶关市翁源县教育工委委员办公室主任肖健生,韶关市翁源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古爱君
期刊
本报综合消息 今年秋季新学期,各校多措并举落实“双减”工作。“双减”之下,珠海学生的作业画风明显改变,德智体美劳并行,创意无限。  海华小学:海华小学大胆创新,设立了“快乐三三”无作业日,将每个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无作业日”,每当这个特别的日子到来,全校一至六年级均不布置书面作业。为了丰富“无作业日”的形式,该校本月开展以“让我为您做件事”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家长可选择一项或几项家务劳动让自家孩子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