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安全性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b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NSM)作为乳腺外科的一种术式,因其保留了患者的乳头乳晕复合体(NAC),对患者术后的美容效果或者术后重建外观美容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其临床应用仍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争议点。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一些与NSM安全性相关的热点问题,如NSM术前筛选标准、NAC受侵情况、NSM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沉默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yk2)基因对人肝癌Hep3B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方法构建Pyk2基因RNA干扰(RNAi)载体,脂质体转染至肝癌Hep3B细胞,实验分3组,Pyk2 RNA干扰组(siRNA组):转染携带Pyk2基因RNAi的质粒;阴性对照组:转染不携带Pyk2基因RNAi的空载质粒;空白对照组:未转染任何质粒。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
目的与一线标准方案顺铂联合吉西他滨(DDP+GEM)进行比较,评价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NDP+GEM)治疗晚期肺鳞状细胞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依照入组标准入组101例ⅢB及Ⅳ期肺鳞状细胞癌初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69例患者接受NDP+GEM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接受DDP+GEM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
目的探讨血清Dickkopf-1(DKK1)和EB病毒壳抗体(VCA-IgA)联合检测在鼻咽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80例鼻咽癌患者和6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DKK1和VCA-IgA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鼻咽癌患者血清DKK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80.773(429.146)pg/ml∶316.174(252.965)pg/ml],差
期刊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乏氧被认为是微环境各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大多数恶性肿瘤可产生有利于自已发展的乏氧微环境,从而能够抑制免疫应答。近年的研究表明,肿瘤乏氧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细胞、肿瘤干细胞、循环肿瘤细胞等能介导免疫抑制和免疫耐受,促进肿瘤的发展。未来新的免疫治疗方法焦点在于通过肿瘤血管正常化,重建肿瘤微环境,避免肿瘤免疫耐受和免疫抑制。
目的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EGFR-TKI)一线治疗不同EGFR突变状态(外显子19缺失、21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收集徐州市肿瘤医院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72例,分析两种不同EGFR突变状态与一线EGFR-TKI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以及总生存期(OS)之间的关系。结果72例患
高尔基体磷蛋白3(GOLPH3)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如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GOLPH3通过调节DNA损伤后的细胞生长反应、囊泡转运、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线粒体功能、细胞分裂、高尔基体囊泡分泌等生物学过程,发挥其促进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等致癌作用。GOLPH3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并可能成为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和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方面都已被证实临床获益。近年来研究表明,抗EGFR和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能进一步提高晚期NSCLC的治疗疗效,甚至可以缓解EGFR-TKI耐药现象。根据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不同分类,目前临床研究主要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单克隆抗体贝伐珠单抗联合EGFR-TKI和多靶点抗血管生成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
期刊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与Beclin-1基因(BECN-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甲状腺全切术的30例PTC患者的组织标本,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其中PTC组织取自患侧甲状腺,正常组织取自对侧正常甲状腺。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AEG-1与BECN-1在PTC中的表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