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链脲改性环氧树脂E—51/双氰双胺(dicy)体系的固化行为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mAir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聚醚PPG1000、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合成预聚体,然后分别以二甲胺、咪唑、2-甲基咪唑对其封端,合成了3种结构不同的活性增韧促进剂扩链脲(TP、TI0、TI1).利用DSC、动态粘弹谱仪、冲击试验机和SEM对3种扩链脲改性环氧树脂E-51/双氰双胺(dicy)固化体系的反应活性、玻璃化温度、冲击性能及试样断裂面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改性的固化体系的固化反应活性明显提高,固化反应峰顶温度从未改性体系的190℃降至120~140℃,表观活化能从未改性体系的131 kJ/mol降至70
其他文献
针对一种新型中频感应炉,分析了主回路,建立了逆变电路稳态的微分方程,推导了输出功率、电流、电压、频率、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为电炉设计及元件参数选择提供了依据。
结合实例,就应用灰色预测方法对累计交通量进行预测时灰色模型的建立问题作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预测不应仅局限于用GM(1,1)模型,应根据已有交通量分布情况,建立多种函数的预测模型,经分
提出具有重域的非对称模糊集S理论,具有重域的非对称双枝模糊集简称重域非对称双枝模糊集。这些研究是〔1〕的继续。给出下列结果:1.提出一次生成重域非对称双枝模糊集S的普通-交分解
采用国产和日本产聚丙烯腈原丝,通过纤维强度、伸长率、纤度、纤维相对分子量和溶液性能等常规分析,C、N、H元素分析,DSC、TG、IR、X射线、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找出两种原丝
基于国内外电磁学教课书对电容器电容量的计算大多仅涉及几种特殊结构电容器,笔者从梁灿彬等人的《电磁学》的相关内容出发,用静电唯一性定理由简入深、由特殊到普通对任意形状
设计合成了11种B环上含不同性质取代基的新型黄烷酮衍生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均表现出不
合成出了担载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无机-有机杂化中孔发光材料(Phen)2Eu/MCM-41,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与相应的纯稀土配
考察了5种金属离子作为第2组分对Mo/HZSM-5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Zn、W、Cu、Cr、Ni的加入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催化剂的甲烷芳构化活性和选择性,甲烷转化率接近热力学平衡值.
烷基取代哌啶胺化合物与三聚氯氰分步缩合反应合成中间体6-氯-2,4-双(N,N-(2,2,6,6-四甲基-4-哌啶基-烷基)胺基)-1,3,5-三嗪,此中间体再与烷基多胺如乙二胺、二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