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dy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是学生对外界的自然现象进行认知的重要途径。但是单纯枯燥的知识讲解很乏味,在没有学习兴趣和浓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很难学进去。因此,老师要抓住初中生对外界认知的好奇心,丰富他们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走进物理世界。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学习兴趣 教学措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部分学生直到初中才接触物理,对于物理原理中的复杂性和初次接触的陌生感会让他们慢慢减弱学习激情,如果此时老师按部就班地讲解,则会更加打击他们的自信心。物理相对更加抽象,它需要学生具备空间思维能力。初中生能力较弱,在物理方面的学习更加吃力,产生挫败感,心理上产生畏惧。物理老师应该针对学生学习现状,通过创新和科学的教学手段,提高初中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和课堂中,从而发挥他们学习物理的主观能动性。
  一、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分析
  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是老师教学的最终受众[1]。老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生都是12~16岁,大多比较活跃,对外界和新鲜的事物抱着浓厚的兴趣,而且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敢于发现和探索,头脑十分灵活,发散性思维较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比较不成熟,承受能力较弱,而且定力不够,精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很多学生刚开始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也有很强的求知欲,课堂表现十分活跃,后期的学习积极性很明显减弱,学习信心有所下降,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二、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
  1.通过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物理学科较为抽象,要理解它的内涵和精髓需要一定的实际经验、空间想象和理论转化的能力。对于初中生可能较为困难,老师要积极利用实验的功效,通过物理实验帮助把抽象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而且初中生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较强,设置实验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把学生带入课堂中,帮助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记忆和巩固。比如光的折线,老师可以自己拿镜子、杯子亲自把情景演示一遍。电路的串联、并联老师也可以带着学生用仪器设备自己实际操作一遍。这样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帮助知识的消化掌握。
  2.开发身边的教学资源,实现寓教于乐。物理老师不应再一味沿袭之前的教学方式,只有新鲜的教学手段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愉快,让学生在玩中学习。这样才能强化学习知识的理解能力,帮助把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2]。现在科技日益发达,信息化步伐越来越快,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除了自己在讲台上摆弄器材,做出实验结果给学生观看之外,老师应该学会从身边出发,选取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快乐学习。老师应该更加留心身边的事物,使教学案例变得更加鲜活、具体、生活化,这样更能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记忆程度,可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周边事物的好习惯。比如学习凸透镜和凹透镜,老师可以利用身边的放大镜、勺子、后视镜、反光镜等帮助知识的讲解。
  3.完善教学设备,丰富教学手段。物理学科位置的重要性不用再赘述,但大多数学生觉得物理学习十分枯燥并且困难,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老师只是抽象地把知识的原理讲解出来,缺少一定的实验。只有让学生自己实验才能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做到举一反三,也可以帮助学生学得更加扎实。这就离不开学校完备的教学器材。城市地区的学校基本上都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并且都有齐全的实验器材,设备相对来说较为先进,可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部分农村地区的学校可能存在一些教学设备陈旧,许多学生共用一台实验器材设置缺乏器材的现象。这样就会使教学相对来说更困难,学生的掌握程度较弱,缺乏一定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自然无法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如果没有完备的实验器材,那么任何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手段都是纸上谈兵,无法付诸实践。
  三、结语
  物理学习一直是老师和家长关注的重点。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自己愿意学才能学得更好,初中老师应该抓住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他们对物理的热爱,才能让他们在学习物理的道路上更加轻松、快乐。
  参考文献:
  [1]邓新岳.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5:158-159.
  [2]张素霞.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3:205.
其他文献
摘 要: 物理概念是研究物理现象、揭示物理本质属性时的科学抽象,是对事物的共同特征做出归纳和概括的一种思维形式,是表达物理规律、建立物理理论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关键。在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物理概念,而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内涵上下工夫。事实上要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必须经历丰富的认识、理解过程,包括感知、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加工过程。作者结合“密度”概念的教学加以分析。  关键词: 物理
摘 要:长期以来,公立医院在我国卫生服务体系中都占有主要地位,属公共事业范畴,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各种类型的私立医院和专科医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的周围,使社会医疗体系发生了改变,不断挑战公立医院在行业市场和人们心中的地位。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虽引领了公立医院的发展转型,但也增加了医院财务管理了工作的难度。公立医院要在维持公益性的基础上加强成本管理。本文以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涵义为出
初二学生科目多,不可能有过多的时间花在地理这一学科上,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的时候针对情况,在复习中有的放矢地逐步解决问题.本文以《地形与地势》的复习课为例,就如何上好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在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的新形势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当今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关键词: 中职物理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方式  中职创新教育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一部分,而中职物理课程是中职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方
摘 要: 随着我国对于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的高中物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开始被学生和教师广泛接受,而且在近几年的鲁科版高中物理教学中已经证明了这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都对其具有高度关注。在鲁教版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探究式的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更符合目前我国的时代发展要求和高中生的知识学习需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切实地将以学生为
摘 要: 物理作为中学教学的重点科目,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加之单调而抽象的知识点,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而物理现象教学将无聊枯燥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形象具体,不但为学生创造了探究物理问题的最佳环境,而且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物理现象教学的方法,希望对物理现象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中学物理 物理现象 教学策略  认知
摘 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下简称“固投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是指由审计人员依法对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主要目的是监督检查建设程序是否合法合规,保障建设资金合理合法使用,正确评价投资效果,以利于总结建设经验,不断提高固投项目的管理水平。本文对企业固投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进行探析,分析审计重点,归纳审计中发现的常见问题。  关键词:企业固投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