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门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outiao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易新琴笔名一心。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新民晚报》《散文选刊》等报刊。

第一道门


  三楼手术室。
  父亲刚刚进了第一道门。临进去时,我看见他眼睛里无法躲藏的惊惧,就安慰道:“爸,别害怕,我在门外等你!”
  他的回话我没听到,大概是声音太小,抑或是被迅疾关上的门夹断了。我猜想他会说:我没事儿。很多年,他不管遇到多大的事儿都习惯这样回答,而且把“我”字拖得长长的,有种满不在乎的狂妄的自信。前些年,他在医院也做过两次手术,每次出来,看见我们就会挥挥手说:我——没事。一脸的豪迈,仿佛是战场上凯旋归来的将军。
  但这次,也许他什么也没说。近几日,每天跟着我跑上跑下地做各项检查,已经力不从心。胸闷,心慌,乏力,失眠,让他不得不放下一辈子都放不下的香烟和妻子。从心内科转到胸外科后,父亲感觉到不妙。医生找我约谈,他急切地跟出来,却被劝阻回病房休息。他沮丧地低着头,像个遭受拒绝的孩子,拖着步子,不情愿地往回走。
  我回来笑着告诉他:“肺部有个增大的结节,只需手术切除而已。”他对我的话表示怀疑,以一个父亲多年的经验,努力地在我的脸上和话语中辩识真实与谎言。他问手术有什么风险?我说可能会造成呼吸功能减弱,嗓音低哑,一段时间不好发声等,但这些情况也不一定会出现。
  父亲眼神黯淡下来,幽幽地说:“这次可能过不去了,我倒是不怕,都活到这个年纪了!只是一想到你妈躺床上,太可怜,我还想多陪她几年。”他侧过脸,蓬乱而花白的头发颤动着,像秋风中瑟瑟发抖的野草。
  我的安慰是徒劳的,旁边有几个病友正在化疗,父亲总爱和他们对照病情。几天下来,那个结节已然成了他心中的一颗定时炸弹。他在医院里如坐囚牢,焦躁不安,痛恨一向不错的身体出了状况,像一个亲密战友公然对他的背叛。没有太多的交锋,这次难分你我的战斗,快速地攻克了他数十年建造起来的自以为坚固的堡垒。父亲成了疾病败将,挺拔的军人身姿,有些佝偻了,呈现出一副颓然的老态。
  手术前日,我让抑郁的父亲到窗边,看对面的月湖。在坚硬的高楼大厦之间,湖水清波荡漾,美丽柔和。
  自从母亲卧病在床,两年多,父亲只守候在她身边。他几乎每天推着轮椅上的母亲到处走,但他不看风景,只让母亲看风景。母亲手指哪儿,他就推到哪儿!
  我建议去走走,父亲犹豫了一下,看看我,爽然答应了。午后,我们沿湖而行,天气阴沉,水面迷蒙。那天,父亲说了很多话,把他一生辗转各地的经历,做了一次完整地梳理。
  其问,大哥给我打来电话,询问情况。父亲在旁边提醒说:“让你大哥给你妈说一声,手术完就回去,让她放心,我没事儿!”最后几个字,短促又低沉!

第二道门


  这是一次漫长的等待。
  门外的走廊里有不少人,或倚墙而立,或静候座椅,神情皆是焦灼而凝重。每隔一段时间,门会打开,不等医生喊名字,走廊里的人都呼地一下拥上去。若不是自己所盼的人出来,便郁郁地叹口气,伸着脖子,眼睛往门内探看。门里还有第二道门,关着,什么也看不到。人们只能怔怔地看着第一道门再次关上,无奈地散开来,蹙眉吊心,继续等待。
  我的父亲,此时应在第二道门里,全身麻醉,意识全无。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刻,所有的幸福与苦痛,过去与未来,都在他的世界之外。然而,一旦醒来,就要面对命运对他仁慈抑或残忍的宣判。
  不知何时,第一道门开了,有人叫父亲的名字。我冲进去!一个戴口罩的人指着桌上漠然地说:“这是手术时切下的,给你们家属看看!”
  我看到玻璃瓶里的一团黑紫色的肺叶,有些眩晕。它们刚才还在父亲的胸腔内呼吸,顷刻间,就被手术刀无情地切除,如同父亲曾经的那些风华岁月,被时光一刀一刀轻易地割离。
  它们曾陪同父亲走南闯北,参加过工厂的大炼钢铁,经受过部队的摸爬滚打,开采过煤矿、石棉矿,开垦过盐碱地,经历过沙尘暴,牧过羊,开过饭店……上面沾附着铁屑、泥灰、煤渣、石棉粉、盐碱土、沙尘、羊毛、油烟,以及常年抽烟熏染的焦油和尼古丁……它们不再鲜活如初,而是像久经沙场后伤痕累累的老兵,提前退役,以悲壮的姿态离开生命的团队。
  我走出来,内心苍凉!
  临近黄昏,走廊里没有开灯,每一张等待的脸都愈发暗沉了。时间仿佛抻开的橡皮筋,被无端地拉长,一秒一秒,慢得不可思议!
  走廊的另一头也是个门,门外是个不大的露台。我走出去,坐在围墙下的矮阶上。两旁的高楼,像两半敞开的门扇,只露出前方一小片空间。窄窄的天空,烟墨色,一群燕子飞过来,转了个圈儿,就隐没在高楼之后。不久,又闪现,又隐没,反复盘旋,如我此时不宁的心绪。
  天暗了,两旁高楼巨大的黑影渐渐移过来,如慢慢儿合上的门,挡在我前面。我依然坐在矮阶上,到夜色沉沉地压过来,很重!前方一片黑暗,我无法透视,也无法逾越。
  生命之门的背后会不会也是无尽的黑夜!
  夜风习习,我不禁打了个寒噤。四周阒静,左边有个中年男子踱来踱去,抽着烟,看着手机,闪烁的红光和绿色的屏幕,映衬着他的脸忽明忽暗。
  三个多小时,父亲终于从第二道门出来了,头上挂着吊瓶,身上插着三根管子,面色苍白,嘴里呻吟着……

第三道门


  注定这是个不眠之夜。
  “晚上要注意,老年人全身麻醉后恢复很慢,会产生幻觉,一不小心拔掉管子就麻烦。”医生的叮嘱,让我紧张不已!
  时间稀释成了液体,从吊瓶一滴一滴坠下,然后注入父亲的血管,似乎又从体內渗出来。我一次一次用毛巾擦拭,父亲依然虚汗淋漓。
  他神思恍惚,口中在说着什么,却声如蚊鸣,含糊不清。半夜两点左右,他忽地坐起来,手拼命往外推,喊叫着:“我不去,我不去!”声音急促而沙哑。我赶紧按住他的肩,耳语道:“爸,我在这儿呢,咱们哪儿都不去!先躺下吧!”他用力睁开眼,看看我,似乎清醒了一下。绷直的身子软下来,乖乖地躺下,又疲倦地合上眼。我把手指放在他的眉心,慢慢儿地推至头顶的百会穴,轻轻点压。自记事以来,这是我第一次触摸父亲的额头。手指沿着沟沟坎坎,一路颠簸,像犁一块高低不平的田地。反复数次,他渐渐平静下来,睡着了。   从小到大,父亲常用这个方法来缓解我的紧张和疲劳。他粗砺的手指,砂纸般磨过我的额头,有种微痛且温暖的质感。那是我和父亲保持下来的唯一的身体语言。我不再有儿时依偎在他怀里的记忆,成长,让我们的身体距离越来越远。
  夜深了,我却毫无睡意。昏黄的灯光下,父亲瘦如干柴。才几天时间,他瘦削的脸颊,就凹陷下去。花白的胡茬儿,曾经是浓黑的,硬生生地扎在我们儿时红润的脸蛋上。这双青筋毕露的手,无力地搭在床边。它们当年那样强劲有力,抓过枪,握过锹,提过麻袋,搬过石头,也曾笨拙地为我扎过小辫儿,牢牢地牵过我的小手……那么干练帅气的父亲,怎么就老成这样了呢?
  多少年了,没有这么仔细地靠近过父亲。整个晚上,我守护在他身边。他睡得很不踏实,常常梦呓。嘴唇因一天一夜不能进食进水而干裂,我切了薄薄的青瓜片,贴上去。
  翌日清晨,父亲勉强醒来,吃了点东西,又迷迷糊糊地躺下。他一直半梦半醒,嘴里喃喃自语,手不受控制地在空中比画。动作幅度太大时,我就抓住他的手摇晃。他猛地一惊,睁开眼来,着急地说:“我刚才在给你妈喂饭呢!”我笑着告诉他那是幻觉,他看着空空的手,哑着嗓子说:“哦,怪不得手里没碗,我想你妈饿了,急得慌!”
  他暂时醒过神来,只是暂时,一旦闭上眼,又开始出现幻觉。医生让他多咳痰,护士来送药打针,亲朋好友来探望,我不得不一次次叫醒他。恍然问,他一会儿说在老家干活,一会儿说在高原背石棉,一会儿又说和母亲去买菜……
  父亲似乎在一个奇特的门口,疲惫地进进出出。门内是他过去生活的场景,有他熟悉的蜀地、稻谷、辣椒、东北、黑土、暴雪、高原、矿区、雪山、江南、小桥、梅雨、慈祥的祖母、亲密的战友、背着双管猎枪奔跑在戈壁滩上追逐石羊的朋友、坐在轮椅上的戴着红围巾的年老的妻子……门外是素白的墙壁、冷峻的医生、忙碌的护士、尖锐的针头、冰凉的盐水、女儿憔悴的脸、低低的呼唤声、用力的咳痰声、门外走廊里的脚步声、此起彼伏的拉铃声……它们像一个个不断切换的镜头,伸远,拉近,缩小,放大,模糊,清晰,最后相互混杂,交错叠合。
  连续两天,父亲始终在幻觉和现实之间游离。他的周围仿佛飘飞着无数个肥皂泡,触手可及。他奋力地去抓取,只抓到满手的破碎和虚无。面对父亲怪异而夸张的表情、动作、聲音,我不敢多闭眼休息,只能惊慌地守护着,像守护一道随时会被入侵的城门。
  第三天早上,父亲身上的管子拔掉了,人也突然清醒了许多。吃了一大碗面条后,有了些气力,执意要起来。我扶着他,挪向窗边。几米长的路,他的两腿发软,身子打飘,喘息短促,走得很慢,很慢
  我告诉父亲,病没有他想象的那么严重,现在有很好的药物可以控制,无须担心。父亲挺了挺上身,拍拍胸脯虚弱地说:“我——没事儿,本来以为在手术台上下不来了,这算是又闯过了一关:担心啥?这辈子多少艰难的日子都过去了,日子总要向前看。”
  窗外阳光明灿,月湖缀满无数的银片,波光闪闪。水面轻舟翩行,湖畔杨柳飘拂。石径,桥上,树下,亭内,人们或走或停或坐,一派闲适!
  又是美好的一天!
其他文献
丁帆  题目的名字取自《雨花》的老主编叶至诚《假如我是一个作家》中的一句话:“你的灵魂你的外貌出现在读者面前……然后,就真正的有了百花’。”以此来描摹江苏“探求者”四杰的魂灵应该是不错的选题。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江苏的一批青年作家就很不安分,不仅想从文学创作上搞一点与众不同的新花样来,而且想从文学理论上提出新的概念与口号,以展示出江苏作家雄厚的实力,于是乎,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探求者”自发地
期刊
绕指的青丝,抒写着妈妈的柔情,温软的香弥漫心间。  ——题记  当我还是婴孩,酣睡于自己的小小世界时,妈妈会将我抱在怀里,哼着童谣,轻轻晃动。那长长的头发垂下,遮住我眼前稍显刺目的光。我眼神晶亮,望着妈妈恬静的脸,她及腰的长发轻柔地扫过我的脸颊,我枕香而眠。  妈妈的工作越来越繁忙,便不愿花太多精力和时间去打理头发。剪了头发后,依旧黑发齐肩。只是比起以前的温婉,现在更添了一份干练。那时的我真调皮,
期刊
一  海冰消融季节,宾格克岛狭窄海滩上潮汐的日涨落周期很难辨认。在北冰洋的这一区域,波弗特海的海水拍打着阿拉斯加北部海岸,潮汐上涨很少,只能用指尖测量。无风的日子里,海边水面映出的云彩一如原物,没有变形。如果你有足够耐心,在水边站六个小时,水面才会上升到你靴子的跟部。这片土地还有另一个特性。北极东部,在昂加瓦湾和加拿大群岛的海湾,潮汐涨幅很大,可上涨40英尺。  宾格克岛位于北纬70°35′、西经
期刊
张华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指委委员、《中美比较文学》杂志主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杂志副主编。曾出版《阅读哈佛》《全球伦理读本》《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诠释》等多部专著。  2004年6月15日.国家汉办和乌兹别克斯坦东方学院签署了建立塔什干孔子学院的协议。2004年11月,第一家孔子学院韩国首尔孔子学院正式揭牌。2007年4月孔子学
期刊
在恒常与流变中  这些小画作于日常小憩时。  之所以强调“日常”,是想区别于那种专门的、怀有“创作”企图的时刻。可现在意欲做出这般区别,我发现,原来准确地陈述又颇具难度。因为作画的那些时刻,似乎本就没有一个“准确”的心情。它们真的是“小憩”时的产物吗?似乎也不是。事实上。完成它们同样令人有种“工作”的紧张感。裁纸,构图,钤印,一切都有着对于形式的强迫性要求——它们没有小憩的闲适。尽管我常常草率地将
期刊
张僧繇是对隋、唐时期中国画画风和审美影响最大的画家。也是对中国画技法的发展和丰富做出巨大的贡献的画家。  在顾恺之、陆探微之前的中国人物画最主要的技法和表现形式是以线条为主来塑造的,线条的完美与否是一幅画作优劣的根本保证,甚至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张僧繇受晋代女书法家卫烁《笔阵图》中书法用笔技法的启发,创造性的汲取了书法中“点、曳、斫、拂”的笔法,借鉴使之入画。“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
期刊
以此文送给一位遥远的朋友。纪念我们谈文学的无数日子,纪念他的十二月与我的三月。  有人说,天真是一种力量。无所顾忌地向天地间摄取,天真甚至可以不是一个褒义词,那是一股生冷不忌的力量,这种力量在天空上投出一个巨大的圆框,那里面是任何时代任何人都曾经见过的景象,而这种景象,在世人眼里已经死去的景象,却在华兹华斯的诗里复活,乃至永生。 无题  我一见彩虹高悬天上,  心儿便跳荡不止:  从前小时候就
期刊
阎纲1932年生,陕西成阳礼泉人,1949年参加工作,1956年供职中国作家协会,1986年调文化部,编辑家、评论家。以散文随笔著称。著有《文坛徜徉录》《神·鬼·人》《冷落了牡丹》《文学警钟为何而鸣》《我吻女儿的前额》《美丽的夭亡》《阎纲文化之旅》等二十多部。  写了《孤魂无主》,而且获奖,竟然名列“徐迟散文奖”榜首,家乡兄弟们说:“阎家老屋(老老祖宗的宅院)还有奇人,咱们县的江湖奇葩,你接着写吧
期刊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红豆》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辛夷坞》  古人常讲,以物言情。莫过于从外物的变迁与推移中得到自己内心心境的写照。而《红豆》与《辛夷坞》同样写物,同样写美而不得的外物,但诗人王维的感情却早已经不尽相同。  如果说《红豆》是没有开成极盛就凋落的爱情,那么《辛夷坞》便是已经坦然接受世事悲喜中的
期刊
王韵在《人民文学》《文艺报》《光明日报》《莽原》等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多万字。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转载,入选中国作协创研部编选的《中国随笔精选》等十余种年度选本。有作品入选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出版散文集《尘埃里的花》《低飞的诗意》。  市委、市政府同楼办公,两块牌子,一红一黑,像一本书名。  其生活区在西郊,就叫西郊小区。小区四面被高高围墙包围,只有一个大门进出。从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