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in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这是教师当前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他文献
景德镇陶瓷实施品牌战略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其中商号的法律保护不可或缺.从企业品牌战略的角度考察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基于商号商标的关联性,商号与商标的一体化保护策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是为一篇短小又规范的寓言。它借“赫尔墨斯询问雕像价格”之事,讽刺了“爱慕虚荣而又不被重视”之人。文章以“卒章显志”的写法,揭示了赫尔墨斯的“妄自尊大”,但这般直接接受结论,显然不能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此时,若尝试针对文本中的一些词句使用替换的方式,则定能探发幽微。接下来,我们就以“多大”“赫拉”“宙斯”“白送”等词为例,进行细致地品读。  一、“多大”  这则寓言故事缘起于“赫
按照冯友兰先生的“四境界说”,从低到高排列将人生分为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生物意义上的人,是世俗社会中的人,占大多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道德完善的人、具有宇宙情怀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产物。在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选文中,这四种境界都有所涉及,本文通过不同的选文或选文中的不同人物形象来举例说明这四种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