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斜矢状位MRI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engwa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薄层斜矢状位MRI对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2例患者的膝关节MRI(包括薄层斜矢状位序列)图像进行分析,以关节镜为金标准,分别比较常规MRI、薄层斜矢状位MRI诊断ACL损伤与关节镜的一致性,并比较常规MRI与薄层斜矢状位MRI诊断ACL损伤的差异.结果 薄层斜矢状位MRI诊断ACL损伤与关节镜的一致性好(Kappa=0.704,P<0.001)且优于常规MRI(Kappa=0.284,P=0.002);薄层斜矢状位MRI诊断ACL断裂(部分断裂+完全断裂)、部分断裂、完全断裂的真实性评价(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结果及与关节镜的一致性均优于常规MRI,进一步比较中,两者诊断ACL部分断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8,P=0.035).结论 薄层斜矢状位MRI较常规MRI能够更好地显示ACL损伤,特别是部分断裂.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CT对腹膜后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共13个病灶)经病理确诊的IM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患者均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10例腹膜后IMT中,位于肾周1例(共4个病灶),胰胃间1例,腹主动脉旁5例,肠系膜上动脉旁1例,腹腔干动脉旁2例;肿瘤最大径0.5~10.5 cm,中位最大径6.0 cm;类椭圆形1例(共4个病灶),边缘清楚,不规则团块状9例,边缘毛糙,周围可见渗出模糊影;6例包绕邻近大血管,1例侵犯右侧输尿管并肾积水,2例累及胰腺,1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肠脂垂炎(PEA)的影像学表现及发病特征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随访证实的43例PEA患者的CT表现,并对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及腹腔内脏脂肪面积(VFA)等相关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43例患者中4例为多发,共47个病灶,6例为陈旧钙化病灶,其余均表现为结肠旁类圆形、卵圆形或类梭形脂肪密度肿块,部分病变内见云絮状、斑片状稍高密度影,边缘稍高密度环影,部分病灶周围可见渗出及邻近腹膜增厚.47个病灶中33个病灶位于降结肠区(70.2%);10个病灶位于乙状结肠区(21.3%);3个病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腹膜转移性肿瘤(PM)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1.5 T常规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b=50,600 mm2/s)检查的恶性肿瘤患者,包括33例PM患者(PM组)和经病理证实未见PM的48例患者(对照组).2名放射科医师对PM组的分布区域腹腔脂肪及对照组对应区域腹腔脂肪进行ADC值测量.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和Medcalc软件进行.结果 (1)脏层及壁层腹膜转移瘤21例,网膜转移瘤26例,肠系膜转移瘤12例.(2)PM组分布区域腹腔脂肪平均ADC
目的 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锥光束乳腺CT(CBBCT)在乳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女性患者.使用Medcalc 19及SPSS 24软件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BBCT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组内相关系数(ICC)及r值.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BBCT联合检查AUC最大[0.97,95%置信区间(CI)0.94~0.98].CBBCT与术后病理测量范围的一致性稍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呈正相关(r分别为0.762、0.748,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系统癌肉瘤(CS)的CT和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病理确诊的女性生殖系统C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共纳入57例患者,观察并评估病灶的位置、数目、形态、大小、边缘、包膜、密度或信号等,分析病灶增强方式、强化程度以及邻近器官受侵情况等.结果 子宫癌肉瘤(UCS)43例,35例Ⅰ型UCS病灶最长径1.80~18.34 cm,平均(7.81±3.82)cm,8例Ⅱ型UCS平均内膜厚度为(17.41±10.30)mm.17例Ⅰ型UCS以实性成分为主,多表现为宫腔内被充填的肿块,边界不清,
目的 比较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和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的MRI特征,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5例OCCC和32例HGSC患者的临床表现[年龄、月经状况、肿瘤指标、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并发症]及MRI特征(肿瘤形态、发生部位、大小、成分/信号、囊腔数目、囊壁结节/乳头、纤维分隔、增强程度、腹膜种植转移等).结果 2种癌症类型的患者肿瘤平均最大径(12.68 cm±3.57 cm vs 10.85 cm±2.15 cm,P=0.016)、囊壁结节/乳
目的 探讨CT和MRI对合并出血的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75例合并出血的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1例,囊肿26例,肾癌18例.所有患者行CT或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比较病灶的影像学征象,包括病灶的发生位置及类型、大小、形态、瘤肾界面、病灶内成分、强化程度及肿瘤内血管等.结果 3类病变在病灶类型、大小、形态、瘤肾界面的边界及形态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较后两者出血更易破向肾包膜外且平均直径更
目的 评估正常肾脏3D酰胺质子转移(APT)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3.0T MR扫描仪对34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肾脏3D APT成像,其中18例为双肾同时扫描,16例为单肾分别扫描.利用飞利浦后处理工作站(ISP)融合T2 WI图像和APT图像.由2位观察者分别对肾脏APT图像进行主观评分,并在融合图像肾门中心层面及上下层面的双侧肾脏皮质和髓质各放置1个感兴趣区(ROI),测量数据分别取平均值.2位观察者分别于T2 WI和APT图像肾门最大截面,选择肾脏最厚处测量肾脏厚度.采用SPSS软件的组内相关系数(I
目的 探讨卵巢癌肉瘤(OCS)的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OCS患者的影像资料,总结其特征.结果 所有患者均表现为盆腔内巨大囊实性肿块,边缘清或不清.平扫实性成分呈等或稍低密度,囊性成分呈低密度.MRI检查实性成分呈不均匀等、稍长T1稍长T2信号,部分信号混杂,可见坏死及出血.增强后实性成分轻度至明显强化,其内可见多发迂曲血管影.4例患者肿块与周围脏器分界不清.1例左侧输尿管受累,3例腹膜、大网膜、肠系膜增厚并结节形成.2例患者盆底少量积液.结论 OCS多表现为盆腔内巨大囊实性肿块,增强后
目的 比较CT、MRI及CT联合MRI对骨嗜酸性肉芽肿(EGB)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80例临床疑诊EGB患者资料,均行CT平扫、MRI平扫及CT联合MRI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其对病变征象的显示.计算3种诊断方法对EGB诊断的效能(灵敏度及特异度),并分析其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EGB 55例,CT对病变征象:层状骨膜反应(21例)、骨膜反应与骨皮质之间有透亮间隙、骨膜反应范围大于骨质破坏及小钻孔样改变显示较好(18例).MRI对病变征象袖套征(16例)、周围软组织水肿显示较好.CT诊断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