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补可换位性质形容词表义差别的功能分析

来源 :语文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Er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状补可换位性质形容词处于状语位和补语位时表义有所不同,本文根据状补可换位性质形容词语义指向的不同情况,采用认知语法学中的顺序象似性原则、信息结构中的语用焦点原则对状补双位性质形容词的表义差别进行了分析。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emantic orientation of adjectives, the paper adopts the principle of sequential iconicity in cognitive grammar, the structure of information The pragmatic focus principle in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 of the meanings of the adjectives with the double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two kinds.
其他文献
在古今中外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文人、学者在自己的写作、研究生涯中,十分注重对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利用。例如我国著名的作家、学者钱钟书先生,在撰写《管锥篇》一书的过程中,就“征引了4000多位中外作者的上万种著作”。这种广征博引、力求甚解、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与他在学术领域里获得很高的成就不无关联。因此有人称他有“照相机般的记忆”。这除了来自他的勤奋、刻苦、坚韧的品格外,更得益于他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