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己帖(组诗)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l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地帖
  从微茫到漆黑,这起伏的山峦、河流
  哪里是大地真实的面孔和身体
  恩爱、反目,一笔勾销
  哪处才有资格,成为大地的对手和敌人?
  蒿草长满大地,像我日渐衰朽的身体
  砍下草木的头颅,和砍下我的头颅是多么相似
  虫鸣鼎沸,旷野匍匐
  一只拼命爬上台阶的蚂蚁,怎么看都是我的样子
  谅解我的迟疑、肤浅和孤独
  谅解我把他乡认作为老泪纵横的故土
  在大地上,让每个孩子和微风,都落地生根
  亦步亦趋,我不肯离开半步
  大地之灯
  放下稻草、农事和跳跃的麻雀
  后退进暮色,后退进落日的恢弘和颤栗
  山坡还是那么缓慢,河流还是那么平稳
  世界越荒芜,越需要我这颗柔韧的内心
  把落日拎在手上,和把葵花举过头顶
  原本一样孤独,一样看不清我的悲悯和裂痕
  暗影里你去年灿烂的笑和今年托人骂我
  都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令人感动
  毋容置疑,我就是游走的大地之灯
  傲慢、放纵,但决不允许任何人左右我的灵魂
  逆风帖
  毫无征兆,这蛮横火爆脾气说来就来
  吹树枝如乱发,拍门窗如军令
  十万火急,亦是十面埋伏
  围剿着人间、万物和我这四处漏风的身体
  顺风说话的,早已归顺了朝廷
  不听话的,或落草为寇,或隐姓埋名
  只有我这样死心眼的人,才一次次
  把自己扔进风中,撕咬、搏命、九死一生
  披头散发如江湖浪子,更像是道士修行
  与迎面扑来的风沙、喧嚣、涨红的脸
  歃血为盟,像一对貌合神离的爱人
  喝酒、做爱,却暗自磨一把寒光闪闪的短刃
  秋声帖
  就这样高一声,浅一声
  随意一说:天空、麦垛、旷野就高了起来
  窗外低语的落叶、蒿草、山冈
  像在承认着什么,又像是反复提醒着什么
  请与不请,客厅内的穿堂风,都像一个女人
  反复霸占着我中年的身体和耳朵
  少喝酒,多吃菜
  一杯清茶,刚好安放下我余下来的远方和寂静
  秋声压境,萧瑟满城
  我确信,辽阔的人间定有我借来的温暖和街坊
  浅秋帖
  这个下午,和无数个下午没有什么不同
  秋风矮矮地吹,天空慢慢地老
  雁阵、白云、他乡,都是这秋天的一部分
  甚至时间一久,我也和秋天融为一体
  这秋风,多像一把越磨越钝的刀子
  最终都会在青草、露珠面前,软下来
  栽下一把月光、半捧虫鸣
  等我黄袍加身,把远方认作亲人
  据说,我爱上了秋天,秋天就会爱上我
  我占有了河流,河流就会占有我
  我拒绝修饰的脸庞,就会拒绝遗漏的时光
  我有多招摇,秋天就会有多辽阔!
  本命帖
  尽管我与这个世界,总是格格不入
  但我仍一次次挪空身体,用来摆放香案和烛火
  其实,有些事物永远无法弄懂
  譬如:呜咽的河流、钟声和隐秘的心
  不念尘土,不看浮云
  白纸一样的光阴,更适合用来包药或者抄经
  在一杯烈酒里卧底。与跳出人间做一个看客
  都改变不了我一两五钱的贱命
  墙壁的时钟,不知被哪一场黄昏搬走了
  如我,口音一改再改,与自己也越来越陌生
  破戒帖
  左一层是盛大的天空
  右一层是安静的夜色、雨滴
  这一件件法力无边的袈裟
  普度着我的荒原、野草和叛逆的火种
  芬芳,凋谢,是命中注定的劫数
  六根清净,六亲不认,是同样的修行
  还好,破戒与否
  都不影响我对一颗露珠的热爱和心疼
  暮晚是你的,灯盏是你的
  甚至攥在手心的白昼和光,也都是你的
  人間远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干净
  但更适合我和乡愁,适合我的感恩
  秋风记
  这一天一夜的大风
  把巨大的暮色、野草和星空,吹得干干净净
  甚至我的癖好和偏见,也被吹得无影无踪
  呼呼的风声,多像整个秋天急促的呼吸
  叶子落一片,白发就长一根
  这些风,弯腰拾起了我的胃寒、肩周炎和牙痛
  越来越拒绝应酬、逢迎和言不由衷
  也拒绝自欺多年的忏悔和祈祷
  只想看这场风,怎样将我和苦难的人间一起摇动
  枯黄与凋零,怒吼与平静
  都已一一退去
  这场风,适合我的忧伤、徒劳和若有若无的鼾声
  侯明辉:辽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诗刊》《诗选刊》《星星》《绿风》《诗林》《诗潮》《扬子江诗刊》等期刊。出版诗集《七人合唱团》。 有作品入选年度选本,多次荣获全国诗歌大赛。
其他文献
水润乾坤书雅韵,墨染大千绘华章。陶亚力——一位步入不惑之年的北方汉子,以赤子之心体悟自然之道,以仁智情怀观照生命之美,一点一画坚守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一管一毫构筑着东方美学的人文怀抱。  陶亚力是位山西煤矿画家,自幼秉承家学,在书香墨韵中启蒙开智。幼年习书,稍长师从其父及众位名家师长,习练中国水墨画,勤学善思,艺业渐进。后入中专学习美术,广泛涉猎中西画科,打下扎实的艺学基础和造型能力。中专毕业后
期刊
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史修永副教授的《多维视野中的中国当代煤矿小说》于近期出版了。史修永在读博期间侧重研究文艺理论与文化理论,到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工作之后,开始探索新的研究领域。经过慎重考虑,他最终选择了煤矿文学。他的选择,一方面是适应中国矿业大学的发展定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一名青年学者的现实观照和人文情怀。新著的出版,得到了著名作家刘庆邦的肯定,盛赞他“勾画确定了煤矿文学的版图”。这
期刊
在甘肃省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的百里矿区,一提起索小平,很多人都伸出大拇指,赞不绝口。他是窑煤集团三矿的一名宣传工作者,因为他在绘画、摄影领域自学成才、自成一家,成为甘肃省煤炭系统小有名气的职工艺术家,人们习惯敬称他为“索大师”。  自1974年参加工作以来,索小平一直在窑煤三矿宣传部门工作。多年的宣传工作经历使他对绘画和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干出点儿名堂,他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几乎把精力都投入到
期刊
温刚先生是我的老朋友,1984年我们相识在我的家乡黑龙江鹤岗。他那时刚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被分配到重点中学鹤岗市三中任美术教师。现任鹤岗市文联主席、市书画院院长的他,不论工作岗位怎样变化,始终都没有放弃对书法艺术的执著探究,孜孜以求,成绩斐然,成为活跃在中国当代书坛擅长甲骨文的书法家。  温刚生于鹤岗市的矿工家庭,志学之年留心翰墨。先后临习过柳公权、周慧珺的字帖。1974年,他拜刘先英为师
期刊
在安徽淮北矿区,胡敏算是个“知名人物”。他就职于淮北矿业集团朱庄矿工会,酷爱曲艺、小品表演,矿区很多人都欣赏他演出的节目。  胡敏业余时间自编小品剧本,内容多取材于煤矿一线职工的生产生活,用当下时髦的话说,就是相当“接地气”。他诙谐风趣的表演风格,深受广大职工喜爱,大家亲切地称他为“矿山笑星”。  胡敏从小就喜欢艺术,对唱歌、跳舞、书画样样都感兴趣。他曾连续几年报考艺术院校,却因种种原因名落孙山。
期刊
中国人一直将艺术与人生融为一体,艺术人生化,人生艺术化,重视人生修养和境界。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审美意趣的不同和对宇宙的觉解、生命的感悟、人生的体验的不同,导致每个人不同的境界。不同境界的人的行为方式和语言方式便不同。这种行为方式综合反映在他所从事的艺术领域中,便有了其作品在表达其精神层面和艺术造诣上不同的语言方式,从而形成不同层次的艺术境界,给观赏者以不同层次的审美经验。  一幅书法
期刊
书法欣赏(草书)
期刊
一棵柳树  一棵树,是一棵柳树,安静地长在河岸,往往会引起我的嫉妒。我会把俗世的爱刻在它身上,也会把世俗的恨刻在它身上。累累岁月,一棵柳树抖一抖身子,把我刻下的爱与恨都抖落了,都不见了。只剩下一棵干净的柳树意气风发地站在那里,站在我的梦境之中,散发着时光淡淡的清香,在河岸的风中不停地摇摆。  这让我自愧不如一棵柳树,这让我千方百计地想长成一棵柳树。  我以为,一棵柳树婀娜多姿的摇摆,是一种植物款步
期刊
十二岁,花季少女;十二岁,金钗之年;十二岁,含苞欲放;十二岁,童真烂漫;十二岁,梦幻无忧。然而,她过早地告别了岁月的恩赐,犹如璀璨的星光,永恒而美丽。  ——作者手记  一  “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去。你捐出了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却如此残酷。你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的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这是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组委会授予她的颁
期刊
多雨的思绪总是要一点阳光  磨盘一样的云,是躲不开的  只能昂起头来看着  那些雨点从一个个晦涩眼神里落下来  或者直接伸出头,等着疼痛的打击  耀眼的闪电,不会给太多的思考余地  听也是雷声,不听也是雷声  总是要等这些坏脾气消停了  天,才会微微放晴  要等这雨后愉悦的彩虹  还有彩虹里那一点点温暖阳光  只有这光才是思想者最后的乐园  也只有这个光看起来才不遥远  半杯红茶与剩下的半盒香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