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元昊嗣位之初的文化措施谈其民族意识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z88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夏是由党项族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西夏的崛起,离不开开国皇帝李元昊。李元昊在嗣位后,随即采取了一系列极具党项民族特色的文化措施,如颁布秃发令、创立西夏、创立蕃学等。李元昊试图通过改革文化将西夏民族的精华保存并延续下来,这一系列的文化措施,都折射出了李元昊对西夏民族文化的充分肯定及其强烈的民族意识。
  关键词:西夏;文化措施;李元昊;民族意识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235
  西夏于公元1038年建国至1227年为蒙古所灭,历时将近二百年。从最初散落于西南地区的一个游牧部落,到最后雄踞西北的百年王国,西夏的崛起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李元昊则是那个被历史选中的民族英雄。
  从李元昊的爷爷李继迁那一辈开始,党项人就开始了艰难的地盘扩张。为了在辽国和北宋两个大国的夹缝之间谋求生存,其父李德明一概奉行"联辽睦宋"之策。但李元昊却对李德明的睦宋政策不以为然,他曾“数谏其父毋臣宋,父辄戒之曰:"吾久用兵,疲矣。吾族三十年衣锦绮,此宋恩也,不可负。"元昊曰:"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当王霸耳,何锦绮为?"”他对于称臣于宋,特别是依赖宋朝的恩赐而改变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十分不满,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宋史 夏国传》记载,李元昊此人“性雄毅,多大略,善绘画,能创制物始。”“晓浮图学,通藩汉文字,案上置法律,常携《野战歌》、《太乙金鉴》”,“弱冠,独引兵袭破回鹘夜洛隔可汗王,夺甘州”。他从小就崭露了过人的政治天赋与军事才能,深受李德明的赏识与器重,是继任天子的不二人选。西夏在极盛时期的疆域,大多是在李元昊时期拓展稳固的,他的赫赫武功,颇有点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的感觉。公元1032年,李德明病逝,李元昊以皇太子的身份顺利继承了王位。即位后他便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领域进行了一番改革,积极进行脱离辽、宋羁绊的筹措,力图建立独立的民族政权。尤其在文化领域他推崇旧俗,将自己的民族主义通過法令贯彻到全国上下。
  李元昊嗣位后,颁布的每一条文化政策都充斥着“反宋兴夏”的意味。首先废弃唐李、宋赵之姓,改姓嵬名,自号吾祖。“吾祖”为党项语,意为“青天子”,以显示与宋皇帝“黄天子”抗衡和不甘居其下的气概。 “初,宋改元明道,元昊避父讳,称显道于国中。”摒弃一贯使用的宋朝纪年,改用西夏自己的年号。元昊美其名曰避其父的名讳,实则此举是他开始反叛中原王朝、标榜西夏独立的讯号。有唐一代,迫于吐蕃侵袭,党项族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内迁,其中以拓跋部为主向东向内迁徙。在中原文明的辐射下,党项族的汉化毋庸置疑,其中也包括发式。“在早期游牧民族披发型的较多。但后来,随着生产、生活方便的需要,结发、编发较多。少数民族迁徙后,受迁入地发型的影响,由披发逐渐变为结发和编发。”公元1032年,李元昊下令,禁用汉俗结发,强制推行党项传统发式,实行秃发。据史料记载:“麟州之围,苗继宣募吏民有能通信求援于外者....请髡(秃)发,衣胡服,挟弓矢,赉糗粮,诈为胡人,夜缒而出。”又有“卻是環慶路熟戶蕃捉生,偽冒改名,剃髮、穿耳、戴環,詐作誘到西界大小首領”,由此可推断出突发为党项人传统发式。关于李元昊推行秃发令的目的,史学界说法不一,但比较可取的一种说法是:秃发令是元昊为彰显西夏与宋朝不同的民族特色,以此强化民族意识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李元昊又不再采用宋朝的衣冠,按照党项族习俗改穿白色窄衫,戴红里的毡帽,脑顶后垂红结绶。随后他又以唐宋礼乐太过縟节繁音,下令废除宋朝的五音,改为党项族适用的一音。李元昊所创立的本民族的服饰和礼乐制度,虽是以汉族的样式为基础,但更多的是融入了西夏本民族的特色与内涵,以与汉族相区分,彰显民族精神。之后西夏文的创制,更是强化民族意识的有力之举。李元昊称西夏文为“国书”,要求与周围王朝往来的表奏、文书,都使用西夏文。不管是在政治、经济还是社会生活方面,他都大力提倡使用西夏文;教育是国家的根基,在文化教育中西夏文的推广和使用,更为深入的增强了民族认同感。西夏文的创制促成了蕃字院和蕃学的衍生。用蕃字起草国书,且“蕃字院特重”;蕃学则是培养党项本民族人才的机构,“它对于西夏文这一民族文字的传播使用,对于提高党项统治阶级的文化水平,培养统治机构的各种官吏,巩固其统治基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李元昊的一生,与其说他是在北宋、辽国做斗争,不如说他是在和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之间做艰难的选择。从他的作为来看,他对中原汉族文化有着明显的抵触情绪。他并不想和北魏孝文帝一样,让党项人逐渐汉化,他希望他领导的这个民族,是独一无二的,是和中原汉族迥异的。历史的趋势,也许无法为个人所阻挡。但总的来说,李元昊将自身强烈的民族意识通过这些文化政策的的实施灌输至全国上下,不仅巩固了他的统治,也增强了西夏的民族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2.(元)脱脱.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之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4.(宋)沈括.梦溪笔谈[M].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5.(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6.(清)吴广成.西夏书事[M].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
  7.(民国)戴锡章.西夏纪[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8.刘兴全.论西夏的文化教育[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4).
  9.卢桐.论西夏文及其书法艺术[J].辽宁大学学报,2001(4).
  10.陈育宁.评李元昊在西夏建立过程中的作用[J].宁夏社会科学,1988(2).
  11.李吉和.古代少数民族迁徙与文化变迁[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4).
  (四川省成都市西南民族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际作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由此可以看出,数学教学应强化信息技术对教学环节高效实施的辅助作用,借助互联网和交互式教学平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交互性。  关键词:交互式;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23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结果,也是教师实施学科教学的背景。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需要应用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学习,及时复习,辅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详细阐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教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224  《义务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小学教育教学不再将眼光局限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是着重于综合素质的提升。身体素质是其中重要的评价标准。体育教育应该从小学抓起,融入新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生体育锻炼,起到强身健体的重要作用。改变原有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改革。文章围绕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基于情境教学法进行研究,以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为目标,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小学体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育教学也在变革中发展。在新课改的推进下,对于高中英语教育有了新的要求,然而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教学需要,更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做出转变。因此,对干高中英语的词汇教学,则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采取高效的教学策略。对此,本文以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为例,分析了高中英语词汇记忆与训练策略的高效性,希望能够为高中英语教师提开英语教学效率提供点帮助。
期刊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新课程改革对于语言教学的要求,也是国家长远健康发展的要求。当学生在高中阶段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就会了解为了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使得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以及自豪感,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主动性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就会更加高效和深远,为我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文章将主要研究
期刊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形成核心素养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需要将核心素养融入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这不仅对提升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该门课程的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丰富的道德与法治知识,重点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以及道德素养,养成科学精神、法治精神,并且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这对实现学生的可持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215  路边的茶楼人影错落,街上传来两三声吆喝,堂内一人负手摇扇,衣上有风尘,正口若悬河,时而醒木拍桌。  墨囚是京城最有名的说书人。  从不讲烽烟江湖血雨腥风、月下花前儿女情长、奇珍异兽光怪陆离,只讲这京城中的悬疑命案,波澜壮阔扣人心弦,真真假假不能分辨。  比如近来吏部尚书横死街头,仵作判断这人竟是被吓死的。纸包不住火,这件事很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学体系优化变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语文课程的重要地位。尤其是2019年秋季开始,教育部发布了语文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的要求,并在教材中单独增设了写作单元,写作课程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关乎到学生知识储备能力和文学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目前教学工作的重中之中。本文立足于当前小学写作课程教育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教材是围绕话题、结构、功能编制的,教师在教学中对语言知识体系的关注较多。要想通过英语学习实现学科育人,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而要实现课程育人,就要开发多种课程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英语绘本是小学生很喜欢的一种阅读书籍。  关键词:绘本;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242  引言  英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的第一次正式静茹课堂教学,是未来所学义务教学阶段教学的基础时期,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分层教学的机制也逐步深入到每一位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心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学习上的发展,培养每一位学生初步建立起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建立数学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空间观念等。本文将分别从课前、课堂、课后的三个层面进行在分层教学在实践应用中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应用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