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构建与实践应用探究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23196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互动课堂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实施互动教学策略,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共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学数学互动课堂构建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构建互动课堂,有利于师生以及生生之间思维的交流与碰撞,使得教学交流活动更加平等、自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加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应重视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构建,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注意力不集中,比较活泼好动,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应围绕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兴趣需求,实现师生、生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促进小学数学的不断发展。
  小学数学互动课堂构建与实践的应用措施
  激发学生互动学习的兴趣
  为了提升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必须激发学生互动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认识物体和图形”这课中,教师从学生兴趣需求以及生活实际出发,找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物品,如玻璃弹珠、魔方以及易拉罐等,然后让学生将相同形状的物品分类,学生可以与同桌进行讨论,将物品分类后,教师提问学生:“你们都知道这些物品都是什么形状的吗?”引出长方体、球体以及圆柱体等,然后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不同形状物品的特征,这样师生之间通过问答的方式进行了良好互动,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元角分”这课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一同模拟到超市买东西的场景,让学生扮演顾客,教师扮演收银员,在实践中学习“元角分”,这种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而且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通过互动教学策略的实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考,以此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课时,为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學习模式,让学生探究新知。首先教师让学生动手测量圆的周长,在学生测量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参与学生的交流与讨论,引导学生发现测量的操作要点,并让学生进行总结,之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一般情况下,周长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绳测法,一种为滚动法。然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两种测量方法的相同点了吗?”让学生与组员进行讨论,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这两种方法在具体的测量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继续进行探究,找到一种正确计算圆周长的方法。采用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既可以实现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同时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进而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加强对学生的有效激励
  不同的学生,成长背景不同,其性格特点也不相同,有的学生比较开朗,有的学生比较内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开朗的学生愿意与教师以及其他学生进行互动,而内向的学生比较害羞,不善于与他人进行交流与互动。所以为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还应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应适当鼓励学生,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而逐步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例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这一课时,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课知识点进行梳理,比一比哪组学生统计得比较完善,并给予小组学生奖励。同时教师还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哪些实际问题用到统计知识,并提问学生“你对统计图的感受”,教师可以邀请平时不愿意交流的学生发表一些看法,发表完感受后,教师应肯定学生的优点,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得今后能够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与互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进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构建互动课堂,有利于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加强师生以及生生之间思维的交流与碰撞,使得课堂氛围更活跃,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互动教学策略的实施,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兴趣需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师进行平等交流,同时还应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加强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数学学习能力,加强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对学生今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小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要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让不同层次和个性的学生得到综合发展,就需要将侧重点放在小学信息技术的个性化教学方面,让学生能够在个性化的学习当中提升信息素养,也让信息技术课堂转变成为智动课堂。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正确把握智动课堂构建的要求,认真分析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进而利用个性化教育手段指导学生综合发展。  创设良好的个性化学习氛围  
期刊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在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开展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以知识传递为主的应试教学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造成了一定的约束。因此,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创新探索则成为人文素质培养的关键。  课堂教学与课外延伸是密切相关的,虽然教材能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基本框架,但是单纯局限于教材也难以实现综合性的教学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应该深入研究小学语
期刊
本文研究了掺杂Ni的SnO电极催化氧化纸业废水中有机物脱色及降解效率与Ni掺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当Ni掺杂量(质量分数)约为4﹪时,电极的极化电流最大且催化氧化效率最高.
采用重量法测定了环烃在Silicalite-1分子筛上的扩散动力学曲线,计算了扩散系数、扩散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吸附质在Silicalite-1上的扩散系数受温度、吸附质浓度、
2007年4月20-23日,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北京奥林匹克行动教育行动计划》的要求,充分调动北京市中小学生参与奥运的积极性,培养
美术课中图案画的造型教学是很重要的课程之一,图案的造型可分为具象的(现实的)与抽象的(概念的)两大类。具象的如自然形态中的山木花鸟等,人为形态的如桌子、房屋等,大至自然宏观世界,小至微观世界的物体都是具象的;抽象的造型又叫纯粹的形态,指不代表任何物件的几何形。  首先,儿童图案画教学中要注重对事物造型的写生,在写生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观察,为了了解生物的生态、形态神态的特征,就要对它们的生长规律、生活
期刊
本文过溶胶-凝胶超临界干燥法和聚合物模板法合成介孔纳米氧化钛,采用XRD、低温N物理吸附等表征了试样的相纯度与结构.纳米TiO光催化降解模拟废水和焦化废水研究结果表明,介
会议
本文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以及空速等因素对Ru/TiO催化剂湿式催化氧化法处理Silica及感光胶精细化工废水效果的影响.此外还利用X-荧光光谱(XFD)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
本文设计出气-液-固三相流态化强制循环型光催化氧化反应器,研究不同载体负载的TiO光催化剂对苯酚溶液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新颖的光催化氧化反应器增加反应物
会议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表面制备固定化二氧化钛膜,并测试了其在降解气相甲醛中的光催化性能.考察了溶胶溶液组成、涂覆次数、焙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降解不同浓度甲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