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教研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教学科研活动。它以促进学校自身发展为目的,要求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进行校本研究的规划、构建,并科学地组织实施。在三年多的课程改革实验中,我校以省、市级课题研究为抓手,对校本教研的内涵及其基本原则进行了探索,除传承了优秀的教研方式外,还摸索出了一些适合我校校情、师情、学情的校本教研方式。
一、新课改理念下的校本教研含义
校本是以校为本的简称。有人称之为“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据此,“校本教研”包括三方面含义:“为了学校”的教研,“在学校中”的教研和“基于学校”的教研。
由此可见,校本教研的生长点在学校,立足点也在学校,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思想及实际情况,以学校为基地,以新课程为导向,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学校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为对象,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围绕“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教学诊断”等过程所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旨在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共同发展。
二、实施校本教研应遵循的原则
1、“以校为本”的原则。以学校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促进学校自身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
2、针对性原则。根据学校的教育资源、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及家长素质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就学校的具体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即所有研究的问题都应针对学校的具体问题而开展。
3、实效性原则。校本教研要实事求是,讲究实效性。在实施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既要面对现实,又要预测未来,使现实的研究与未来的需求相得益彰。
4、预测性原则。校本教研要有超前的意识、前瞻性的行为,为学生的发展做好准备,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实效性与预测性原则之间客观存在的矛盾。
5、综合性原则。校本教研的目标及内容和形式之间应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
6、开放性原则。选题上要体现内容的多元化和广泛性,要在立足本校“自主·合作·探究”教研的基础上,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拓宽教师的视野,形成资源共享。
三、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式
1、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实际上是教师与大师的对话。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校本教研工作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从教师的角度讲,加强理论学习,自觉接受理论的指导,努力提高教学理论素养,增强理论思维意识,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是教师由“教学型”向“教研型”和“学者型”转化的重要条件。而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提升,靠的是教师长期读书,尤其是读教育名著及各种教育类报刊等。
2、教学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理解与实践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交流。反思不仅仅是回顾,更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教研方式,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3、同伴互助。教师互助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在一个教师群体当中,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冲突与交流,是非常宝贵和重要的。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是通过借用外脑的形式,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教学经验,彼此相互学习与借鉴,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4、专业引领。校本教研是在“本校”开展的,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校内的力量。恰恰相反,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教研不可缺少的因素。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是借助专家、教授的经验与智慧,指导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专业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5、行动研究。这里所讲的行动研究是指为行动而研究,即教师在“教”中“研”,在“研”中“教”。教师可以就一节课的某一环节,教学内容中的某一篇章,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一问题,探究活动中的某一细节等提出疑问,由专家、骨干教师、普通教师或者学生来做出教学操作优化的建议,即时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6、课改论坛。课改论坛是针对课改实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组织教师进行讨论。为使课改的成果得到及时推广,学校把定期举办课改论坛定为学校工作制度,要求教师定期轮流做发言人,讲述自己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体会和感悟,或讲述自己的课改科研成果,学到的教育理论,发生在身边的“教育故事”,作业改革设计,辅导案例以及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等。
7、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有效方式。学校把教师在新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共同问题确立为课题,鼓励教师以自己的工作和教学为基础,结合学科内容,在课题的选择、设计、研究和结题的过程中,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并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指导,进而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总之,校本教研是学校课改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课改向纵深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所阐述的校本教研方式,仅仅是我校在实施新课改实验中所总结出的适合我校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式,实际上,校本教研的方式还有很多,如集体备课、案例研究、教育沙龙等,还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责编 涵 冰)
一、新课改理念下的校本教研含义
校本是以校为本的简称。有人称之为“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据此,“校本教研”包括三方面含义:“为了学校”的教研,“在学校中”的教研和“基于学校”的教研。
由此可见,校本教研的生长点在学校,立足点也在学校,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思想及实际情况,以学校为基地,以新课程为导向,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学校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为对象,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围绕“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教学诊断”等过程所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旨在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共同发展。
二、实施校本教研应遵循的原则
1、“以校为本”的原则。以学校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促进学校自身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
2、针对性原则。根据学校的教育资源、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及家长素质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就学校的具体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即所有研究的问题都应针对学校的具体问题而开展。
3、实效性原则。校本教研要实事求是,讲究实效性。在实施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既要面对现实,又要预测未来,使现实的研究与未来的需求相得益彰。
4、预测性原则。校本教研要有超前的意识、前瞻性的行为,为学生的发展做好准备,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实效性与预测性原则之间客观存在的矛盾。
5、综合性原则。校本教研的目标及内容和形式之间应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
6、开放性原则。选题上要体现内容的多元化和广泛性,要在立足本校“自主·合作·探究”教研的基础上,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拓宽教师的视野,形成资源共享。
三、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式
1、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实际上是教师与大师的对话。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校本教研工作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从教师的角度讲,加强理论学习,自觉接受理论的指导,努力提高教学理论素养,增强理论思维意识,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是教师由“教学型”向“教研型”和“学者型”转化的重要条件。而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提升,靠的是教师长期读书,尤其是读教育名著及各种教育类报刊等。
2、教学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理解与实践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交流。反思不仅仅是回顾,更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教研方式,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3、同伴互助。教师互助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在一个教师群体当中,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冲突与交流,是非常宝贵和重要的。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是通过借用外脑的形式,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教学经验,彼此相互学习与借鉴,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4、专业引领。校本教研是在“本校”开展的,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校内的力量。恰恰相反,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教研不可缺少的因素。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是借助专家、教授的经验与智慧,指导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专业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5、行动研究。这里所讲的行动研究是指为行动而研究,即教师在“教”中“研”,在“研”中“教”。教师可以就一节课的某一环节,教学内容中的某一篇章,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一问题,探究活动中的某一细节等提出疑问,由专家、骨干教师、普通教师或者学生来做出教学操作优化的建议,即时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6、课改论坛。课改论坛是针对课改实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组织教师进行讨论。为使课改的成果得到及时推广,学校把定期举办课改论坛定为学校工作制度,要求教师定期轮流做发言人,讲述自己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体会和感悟,或讲述自己的课改科研成果,学到的教育理论,发生在身边的“教育故事”,作业改革设计,辅导案例以及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等。
7、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有效方式。学校把教师在新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共同问题确立为课题,鼓励教师以自己的工作和教学为基础,结合学科内容,在课题的选择、设计、研究和结题的过程中,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并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指导,进而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总之,校本教研是学校课改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课改向纵深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所阐述的校本教研方式,仅仅是我校在实施新课改实验中所总结出的适合我校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式,实际上,校本教研的方式还有很多,如集体备课、案例研究、教育沙龙等,还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责编 涵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