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现状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u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ransjugular m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通过在肝内建立肝静脉和肝内门静脉间的分流道,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的目的,已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临床[1,2].我国开展TIPS的医院不多,完成的病例数有限,对TIPS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中的价值认识不足.TIPS对于大部分患者是安全有效的[2,3]。

其他文献
2007年9月2日-5日在韩国济州岛召开了第21届世界神经胃肠和动力研讨会(the 21st ISNM),在近百篇大会报告中,功能性胃肠病(FGID)的药物学和基因易感性的研究颇受关注.尽管FGID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但其神经胃肠学的病理生理机制属运动感知障碍性疾病,也是当前和未来药物治疗学发展的焦点.自多潘立酮问世以来,已有多种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点的动力剂问世,临床实践已证实这些动力剂的效应.遗
期刊
Barrett食管(BE)与食管腺癌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关肥大细胞与胃肠道疾病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BE存在食管黏膜细胞的化生、异型增生[1],而肥大细胞所含的多种介质能影响胃肠黏膜炎性反应和细胞生长调控[2].本研究观察了BE黏膜肥大细胞变化,旨在探讨肥大细胞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期刊
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出血,尤其溃疡性出血,为临床常见急症.随着内镜止血技术的发展,急诊内镜已成为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出血的首选治疗措施。
期刊
患者女,69岁,因呕血伴黑便5 d入院.患者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鲜红色血液4次,约1200 ml,含血凝块,解黑便,不成形,约100 g。
期刊
期刊
患者男,32岁.2004年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CPHT)、脾脏巨大伴功能亢进.2006年行脾脏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1个月后自行停药.术后4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上腹痛且逐渐加重,伴明显腹胀、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呈黏液状.体检:患者痛苦貌,上腹正中压痛明显,轻度肌紧张,有反跳痛,肠鸣音减弱。
期刊
患者女,83岁,于近6个月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反复出现紧张、坐立不安、失眠、乏力、纳差.病程中无头痛、呕吐、胸骨后不适及进行性哽噎感。
期刊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被用于抗炎镇痛、风湿性疾病、骨关节炎、心血管疾病等,然而它具有多种不良反应,其中常见的是消化性溃疡.因使用NSAID引起的胃肠道溃疡称NSAID相关性溃疡或NSAID溃疡。
期刊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慢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周2次CCl4腹腔注射制备慢性肝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rhG-CSF(200 μg·kg-1·d-1)皮下注射7 d,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测定小鼠体质量、肝重和脾重.采用临床常规方法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对肝纤维
患者男,39岁,因腹泻5 d入院.每日解黄色水样或糊状便3~5次,无脓血,有恶心、纳差、乏力、消瘦,四肢浮肿.患者1997年因克罗恩病行部分回肠切除术,2007年小肠镜诊断小肠克罗恩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