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技巧”要匹配“学识”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chens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投资移民,宁立工作中接触的人都是有着良好商业背景的企业家或社会成功人士,这样的人群中,哪一个没有一身“带眼识人”的本事?要获得他们的认同,技巧是招势,学识才是内功,如果内功没有练好,技巧就会弄巧成拙。
  听说宁立“特擅长沟通和表达,不但善于照顾别人的情绪,而且会在言语间不经意地传递很多道理”,在看过他的简历后便对此更深信不疑,很快约下了采访。没想到采访的过程却并不顺利,鉴于宁立的经历,问题围绕着“技巧”展开,可是他的技巧却实在是简单,总结下来只有两点:简洁和结论。
  宁立觉得,简洁能让话语的“含金量”最大化,让对方能够轻松地获取到最多的信息,也就可以更好地听你说话。而简洁的方法其实就是律师的“三段论”:事实、逻辑、结论。归纳出基本事实,阐述清事实间的逻辑关系,再根据逻辑得出最后的可能结论就可以了。“没有结论说话,就成了为了‘谈话’而‘谈话’。”宁立说,“当然,不是一定给出‘是’或者‘否’这样的结论,像我从来都不会对客户说‘这没问题,肯定能做’这样的绝对结论,因为事情什么可能都会发生。结论应该是对你刚才所说的一种收尾总结,打个比方说,你和朋友讨论去哪儿吃饭,你介绍了半天饭馆,这家什么特色,那家什么风格……最后一定会建议或者询问对方上哪儿去吃——这其实就是一种结论,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结论,对听话人来说,感觉就是‘听了很多知识’而已。在面对客户说话的时候,结论尤其重要,因为对方一定不是只想‘听知识’,而是通过知识得到他想要的、与他自己情况符合的结果。”
  也许因为律师的经历让宁立说话非常“尽职”。既然我们事先框定的就是谈说话的“技巧”,他就尽力去帮我们找“证据”来论证。直到我们实在找不到深挖的线索后,宁立才“小心”地说出了心里话:“其实我觉得技巧只是个附庸品,‘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如果非要就‘会说话’的诀窍来排序,那么真诚是第一位,学识是第二位,第三位才是技巧。如果你思想的修养、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加上说话技巧,效果就会特别好。但如果在真诚和学识上欠缺,光想着去运用技巧,那是舍本逐末,就会弄巧成拙。”至此,我们才真正挖开了宁立“会说话”背后的真正宝藏。
  
  宁立是如何说话的?
  如果不能理解知识,那么你只是一本会说话的书
  
  在国外,也有很多关于说话技巧的训练,但是他们的技巧训练不是教你“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而是教你怎么样把所知道的、所想的用最好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不是把技巧与学识、身心修养剥离开来。为了技巧而技巧,那样是没有意义的。
  对年轻人而言,增加专业知识、增强对自己工作领域的深入了解,才能让你在工作中变得“会说话”。一说就能说到点子上。但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没有理解,那么你就只是一本会说话的书。
  我见过投资移民这一行的很多初学者,跟客户交流的时候,规定都背得很熟,却不能举一反三。“只是记住了书中的知识,却没有让知识变成自己的,这样的人说出的话。首先就会让对方觉得没诚意,表面上引经据典,看似说得很好听,实际上内心空洞。这样的‘说话’是没有力度的,也无法让别人信服。”宁立说。
  比如说。我们在帮助客户办理投资移民的过程中。加拿大移民局对申请人的管理经验有要求,按规定申请人一定是企业的“前三层”: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突然来了一个之前做总工程师的客户。要怎么办?有些年轻员工上来就开始背相关规定了,看似很专业,事实上很难让客户信服。而我就会先去询问了解:“您任职总工程师主要负责哪些工作?’‘需要管理哪些部门?’……加拿大移民局为什么规定要前三层?因为希望移民对象有财权、人权、物权,并且在列举前三层对象后面注释了‘包括……但不仅限于……’如果总工程师的工作性质满足条件,为什么不可以?”
  
  紧张是必经过程,勤做功课有助于克服紧张
  
  谁都会有个紧张的过程,尤其是一些当众“说话”的场合更是紧张,我也不例外。刚开始做律师的时候我才23岁,每次开庭都很紧张,而且第五次开庭就遇到五百人旁听,我记得特别清楚。要不是桌子有布挡着,别人就能直接看到我桌面下一直颤抖的腿。
  可是那次开庭虽然紧张,我的话说得却还算流畅,可谁又会知道,开庭前我在家背答辩,然后自己对着镜子练习,包括哪句话要配哪个手势,我都练了很多遍。渐渐地我就发现,功课做得多了,确实就不会紧张了。时间久了。甚至不用刻意去背稿子,因为你已经对案子本身非常熟悉,说什么都是发乎于心,顺口就会出来,而且越说脑子越清晰,你脑子里本来就有这么多储存,直接往外“倒”就行。坦率地讲,我现在不管跟谁“说话”,都没有紧张的时候。
  不过这事反过来说也会挺有趣,我在整个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想过要用什么样的技巧去克服紧张,就是这么一个自然的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但是现在反过来一总结,也就变成了克服说话紧张的技巧总结,或许这也是一种从心出发的“无招胜有招”吧。
其他文献
在讲“为什么不会说话”之前,我们需要先定义什么是“会说话”。“在职场组织内部,会说话是在内部的沟通中,能将自己的意思、思想有效表达。并展现专业。而普适性的‘会说话’则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也是有效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且对方也能够正确接收你所表达的内容;其次是语言的处理比较适宜。容易让人接受;最后是说话要得体。”赵卜成说。  有这样一个场景:你因为停车场卫生突然变得非常糟糕。去物业公司询问。和前台接待发生
期刊
“涵哥是唐僧,我是孙悟空。然后猪八戒应该是钱枫或田源,或者是两人合体,不过猪八戒比较像钱枫,田源是沙悟净。小五应该是白马,浩二是菩提老祖,俞灏明则是红孩儿。”  欧弟为何如此形容天天兄弟?他们之间藏着一个什么样的关于团队分工和角色定位的秘密?  我在录影棚外的休息室见到汪涵时,他正脱了鞋盘腿坐在沙发上养精神,周围是陆陆续续到来的准备上场的天天兄弟。“我经常在节目以外给他们上课,让他们背一些历史文化
期刊
曾经在连战和马英九幕僚团队里工作过的游梓翔回答问题很有艺术感。他反应迅速。在回答的每一个小问题中。都自有起承转合的逻辑,轻言缓语、清晰晓畅,几乎没有废字。而且,在电话这头,我能感觉到他始终挂着微笑。  游梓翔反应的迅速和他从高中起就参加了学校的辩论队有关,那时他说话的天赋被发现后。他就再没离开过“说话”这一行。他仍然热爱辩论。还经常在辩论比赛中出任评委。但他觉得,辩论只是为了训练自己反应的速度、掌
期刊
理论上的方法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直到真正体会其精髓后,才会变成自己语言风格的一部分。但是记住一些经典的话语,掌握一些看似细微末节的说话技巧,却能够迅速让你的语言生动起来。    语录篇    刚出道时,林志玲被说成花瓶,她却幽默地接受了批评:“花瓶吗?很好啊,这也是对外表的一种肯定,我会把它看成赞美,再说声谢谢。当然,如果你真的对这只花瓶有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看到真实的我。”  约请前麦肯锡
期刊
在奔驰E系新车发布会以及《中国经营报》25周年庆典上见过周瑛琪的主持功力。她对厂商意图的了解、语言的到位、对场面和氛围的把握,相信台下每个来宾都能感觉到。而让她成为备受主办方欢迎的主持人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她主持的技巧,更在于她修炼为人。这让她的临场反应更有温度和高度。  “人首先要有一种善意。能为对方考虑时,他说的话就会比较好。”周瑛琪说。她的外公曾经对她说过:“要关心你所关心的人关心的事一关心别
期刊
1982年。陶景洲从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继续到巴黎第一大学学习。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的最早公派留学生之一。也是进入法国律师界的第一位中国人。  陶景洲认为:“语言是沟通的基础。用对方熟悉的语言,沟通才会没有障碍。”工作需要全球飞的陶景洲除了中文外。法语和英语都非常流利,在法国留学掌握了法语;而开始执业后,商务上用得最多的是英语;不过,陶景洲说得最多的还是中文:“我刚好掌握的是三个时代的语言:法语的辉
期刊
虽然作为电台主持人,工作很大一部分通过说话来展现,小飞和喻舟还是坚定地认为自己算是说话方面的“反面教材”。  首先,他们打心眼里觉得说话这件事不是技术活儿——当然,这不代表本刊的观点;其次,他们也认为自己不算会说话。尤其是喻舟。典型地“直”——位主持人采访他们时。说起来小飞长得有点儿像演员夏雨,喻舟立马接了一句,“少来了,你太明显了吧?怎么当主持人,功课不做也就罢了,还这么拍人马屁。”原本以为这是
期刊
“沟通的能力,简单来说可以有两个部分:一是沟通技巧。一是沟通者的心态。”耿峰做了一个手势,“我们用冰山来描述沟通的能力。水面上的部分,是沟通的技巧;水面下的部分,是沟通者的心态。技巧短时间可以掌握,也容易模仿。但水面下的成熟心态部分才是更长久、更稳定,更容易生成专属于你的独特的沟通模式。”  耿峰在业余时间喜欢研读佛法、练习瑜伽。她说话平和、温柔,不会令人感觉到情绪有太大的起伏。在她看来,佛学和瑜
期刊
小精子最近刚刚到新公司上班,在一家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任高级经理,做咨询相关工作。尽管在“最会说话排行榜”中。这个职位看上去远不像销售、公关那样需要“会说话”,但经常进入不同的项目组,和不同的同事主管配合合作,在短时间内呈现高质量的报告;需要面对不同的客户,进入对方陌生的环境,给对方的工作提出具体意见甚至关系对方命脉的建议,这些都为“说话”增添了难度。  博客中的小精子最让人离不开的,就是天马行空的幽
期刊
我们不吝于语言,不外乎是为了通过沟通去了解别人,尽情地倾诉从而表达自己,更或者是既有倾诉又有倾听,实现到彼此理解的最高境界,因此,看清心底的真实想法。有的放矢相当必要。  我的祖母年纪大了耳背得厉害,可是依旧每天和邻居家的阿婆聊得乐此不疲。某次我潜心去听,发现翻来覆去都是些从前的事,祖母讲祖母的,阿婆说阿婆的,两个耳背的人凑到一起,倾诉才是她们的目的,对方听没听到又有什么关系?好比我们现在的网上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