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与活力——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从怎么看到怎么办

来源 :数字图书馆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8419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3G技术普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出现和网民上网行为的改变,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行业正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参见表1)。2011年8月23日.25日召开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移动互联网成为关注的明星领域与热点话题。众多终端设备制造商、内容提供商以及电信运营商纷纷借力移动互联网,抢占移动阅读市场份额,争夺用户。服务是图书馆人亘占不变并探索的话题,图书馆界是否能搭乘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契机,发挥社会基础服务职能,更好地延伸服务触角,如何将服务内容和形式与读者日益熟悉的移动阅读环境相结合,留守住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已经成为不可
其他文献
在葛剑雄先生2007年三月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之前,我知道他是一位知名学者。我有个朋友听说我要采访他,说一定要让我向他问好,因为受他的思想影响很大。我看过葛先生的著作,后来
采访手记:任何创新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向前再迈进的步伐,科技创新更是如此。在信息飞速膨胀的今天,任何一位科学研究人员如果不能全面了解所在学科及其相关领域的前沿、趋势和
国际科技信息委员会(The Intem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简称ICSTI)是世界科技信息界极具影响力的专业性国际组织。自成立以来,ICSTI充分发挥
一流的科学研究需要一流的信息做支撑(路甬祥语)。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自2004年起开始实行学科馆员服务,2006年正式设置学科咨询服务部,组建专职学科馆员团队,推进“资源到所
我国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变得鲜为人知,甚至遭遇濒临灭绝的危险。鉴于这种状况,图书馆应该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但是,数字图书馆在数字化存储、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