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25届世界家禽大会(WPC2016)于2016年9月5日~9日在北京中国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世界家禽学会中国分会(World’s Poultry Science Association, China Branch,WPSA-CN)和中国畜牧兽医学会(Chinese Association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CAAV)联合承办。主题是“家禽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满足人类需要”,主要致力于促进家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大会涵盖了家禽产业的各个领域,包括:营养与饲料、遗传育种、疾病防控、家禽福利与行为、禽舍环境控制、废弃物处理、家禽生产体系、蛋品质与安全、肉品质与安全、生物技术、孵化管理、水禽生产、特禽生产、教育、经济与市场等,充分满足当前不断发展的世界家禽科学和生产领域需求。
2016年9月6日,大会在四层大会堂A(图1)进行WPC大会报告,报告主题为全球当前形势与未来发展趋势。世界粮农组织Anne Mottet博士就全球家禽生产现状、未来展望与挑战进行了全面讲述;美国马里兰大学Tom E. Porter博士就全球家禽科学研究动态做了大会报告。后半场报告以家禽生产面临的挑战为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刘秀梵教授及西班牙农业与食品技术研究所Joaquim Brufau博士分别就主要家禽疾病在中国的现状和控制策略及欧盟家禽生产新模式下的无抗饲养最新进展进行了大会报告。报告结束后就个人疑问进行了大会讨论。6日下午以WPC分会场形式进行报告,分为饲料营养I——营养与代谢I、饲料营养II——饲料资源的利用I、遗传育种——家禽基因组学、健康及疾病控制——病毒、福利和行为5个英文分会场进行。另外,同时进行了两个企业论坛:“黄羽肉鸡生产”专题研讨会(温氏股份支持)、“智慧蛋鸡在中国”产业论坛(峪口禽业支持)。
9月7日上午WPC大会报告的报告主题分别为资源限制与技术解决方案和更好的生物安全与动物福利两个方面,针对这两个主题,分别进行了两场专家报告,首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吴常信教授及荷兰瓦格宁根大学Leo den Hartog博士分别就中国家禽遗传资源:保存与利用、全球家禽生产的可持续饲料供应进行了报告;接下来德国柏林自由大学Hafez M. Hafez博士和德国霍恩海姆大学Werner Bessei博士分别就家禽健康与生产的挑战:无止境的博弈、动物福利对全球家禽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大会报告。7日下午,WPC分会场报告主要有饲料营养I——饲料添加剂I、饲料营养II——饲料资源的利用II、生物技术与繁殖、小规模庭院养殖及废弃物处理4个英文分会场。与此同时,举办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以中文分会场的形式进行了中文报告,包括禽病分会场(禽病学分会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家禽分会场I——营养与其他专题、家禽分会场II——遗传与其他专题3个分会场进行。另外,同时进行WPC企业论坛,分别为健康家禽·健康产业论坛(礼来动保支持)、肠炎沙门氏菌论坛(礼来动保支持)、“现代禽业生产面临的挑战”论坛(赢创德固赛支持)、“免疫接种新维度:不仅限于临床保护,更是全面控制环境排毒”论坛(诗华支持)、“通过种鸡和肉鸡营养调控肠道健康和结构健康的新挑战”论坛(诺伟司支持)、蛋鸡健康养殖论坛6个论坛。
9月8日全天则以年会大会报告和WPC分会场报告进行。WPC分会场主要分为饲料营养、遗传育种、健康及疾病控制、舍饲系统与环境控制、肉品质量与加工、蛋品质量与加工、水禽、特禽生产、孵化管理及经济与市场、WPC推广与教育。
9月9日以家禽研究与技术前沿进展为主题进行了WPC大会报告。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做肠道微生物:调节人类健康的新靶标报告;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Michael H. Kogut博士做营养、免疫和肠道微生物与家禽健康的互作网络报告;韩国首尔大学Jae Yong Han博士做基因组编辑及其在家禽领域的应用报告。中午,大会在完成各项日程后胜利闭幕。
成立于1921年的世界家禽学会,是面向家禽研究和生产的唯一的世界性学术组织,目前全球范围内拥有70余个分会,7 600多名会员。由该学会主办的世界家禽大会,因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同年举行而被誉为“家禽界的奥林匹克大会”。2008年,以吴常信院士和杨宁教授为首的中国科学家团队,通过充分的准备和完美的申办演说,为中国成功地申办到第25届世界家禽大会的举办权。这是世界家禽界最富盛名的大会首次来到世界最大的家禽生产和消费国,也必将对中国家禽科学研究和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世界家禽大会的展览部分将与国际知名的VNU展览集团合作,2016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览会(VIV China)在北京同期举行(2016年9月6~8日)。世界家禽大会与国际集约化畜牧展的结合,将为中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学者和家禽业从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新产品交流、讨论和展示的机会。□□
2016年9月6日,大会在四层大会堂A(图1)进行WPC大会报告,报告主题为全球当前形势与未来发展趋势。世界粮农组织Anne Mottet博士就全球家禽生产现状、未来展望与挑战进行了全面讲述;美国马里兰大学Tom E. Porter博士就全球家禽科学研究动态做了大会报告。后半场报告以家禽生产面临的挑战为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刘秀梵教授及西班牙农业与食品技术研究所Joaquim Brufau博士分别就主要家禽疾病在中国的现状和控制策略及欧盟家禽生产新模式下的无抗饲养最新进展进行了大会报告。报告结束后就个人疑问进行了大会讨论。6日下午以WPC分会场形式进行报告,分为饲料营养I——营养与代谢I、饲料营养II——饲料资源的利用I、遗传育种——家禽基因组学、健康及疾病控制——病毒、福利和行为5个英文分会场进行。另外,同时进行了两个企业论坛:“黄羽肉鸡生产”专题研讨会(温氏股份支持)、“智慧蛋鸡在中国”产业论坛(峪口禽业支持)。
9月7日上午WPC大会报告的报告主题分别为资源限制与技术解决方案和更好的生物安全与动物福利两个方面,针对这两个主题,分别进行了两场专家报告,首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吴常信教授及荷兰瓦格宁根大学Leo den Hartog博士分别就中国家禽遗传资源:保存与利用、全球家禽生产的可持续饲料供应进行了报告;接下来德国柏林自由大学Hafez M. Hafez博士和德国霍恩海姆大学Werner Bessei博士分别就家禽健康与生产的挑战:无止境的博弈、动物福利对全球家禽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大会报告。7日下午,WPC分会场报告主要有饲料营养I——饲料添加剂I、饲料营养II——饲料资源的利用II、生物技术与繁殖、小规模庭院养殖及废弃物处理4个英文分会场。与此同时,举办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以中文分会场的形式进行了中文报告,包括禽病分会场(禽病学分会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家禽分会场I——营养与其他专题、家禽分会场II——遗传与其他专题3个分会场进行。另外,同时进行WPC企业论坛,分别为健康家禽·健康产业论坛(礼来动保支持)、肠炎沙门氏菌论坛(礼来动保支持)、“现代禽业生产面临的挑战”论坛(赢创德固赛支持)、“免疫接种新维度:不仅限于临床保护,更是全面控制环境排毒”论坛(诗华支持)、“通过种鸡和肉鸡营养调控肠道健康和结构健康的新挑战”论坛(诺伟司支持)、蛋鸡健康养殖论坛6个论坛。
9月8日全天则以年会大会报告和WPC分会场报告进行。WPC分会场主要分为饲料营养、遗传育种、健康及疾病控制、舍饲系统与环境控制、肉品质量与加工、蛋品质量与加工、水禽、特禽生产、孵化管理及经济与市场、WPC推广与教育。
9月9日以家禽研究与技术前沿进展为主题进行了WPC大会报告。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做肠道微生物:调节人类健康的新靶标报告;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Michael H. Kogut博士做营养、免疫和肠道微生物与家禽健康的互作网络报告;韩国首尔大学Jae Yong Han博士做基因组编辑及其在家禽领域的应用报告。中午,大会在完成各项日程后胜利闭幕。
成立于1921年的世界家禽学会,是面向家禽研究和生产的唯一的世界性学术组织,目前全球范围内拥有70余个分会,7 600多名会员。由该学会主办的世界家禽大会,因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同年举行而被誉为“家禽界的奥林匹克大会”。2008年,以吴常信院士和杨宁教授为首的中国科学家团队,通过充分的准备和完美的申办演说,为中国成功地申办到第25届世界家禽大会的举办权。这是世界家禽界最富盛名的大会首次来到世界最大的家禽生产和消费国,也必将对中国家禽科学研究和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世界家禽大会的展览部分将与国际知名的VNU展览集团合作,2016中国国际集约化畜牧展览会(VIV China)在北京同期举行(2016年9月6~8日)。世界家禽大会与国际集约化畜牧展的结合,将为中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学者和家禽业从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新产品交流、讨论和展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