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的“幽默儿”培养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_wi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默感是孩子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幽默性格一旦形成,对其一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往往更讨人喜欢,人际关系也比不具幽默感的孩子要好得多。幽默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和痛苦,因而幽默的孩子往往比较快活、聪明,能较轻松地完成学业,拥有一个乐天、愉悦的人生。
  美国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专家认为,幽默感大约有3成是天生的,其余7成则须靠后天培养。所以,最好能在孩子刚出生至周岁便开始对其进行独特的“早期幽默感训练”。
  
  3~4周岁
  
  特点:3~4周岁的幼儿已经可以认识不和谐中潜藏的幽默,而且喜欢扮演卡通人物。
  推荐方法:上演一场“模仿秀”
  李女士非常羡慕同事家孩子的风趣与幽默。她觉得这些孩子特有人缘,走到哪儿都能带来一串笑声。所以,为了能把自己近4岁的女儿花花,培养得像其他具有幽默感的孩子一样,李女士仔细思索,想出了一个符合女儿年龄的方法:给孩子上演一场“模仿秀”。她故意戴上丈夫粗大的男式手表,装出一副“男人婆”的样子给女儿看,女儿见了一边拍手、一边大笑不止。
  有次,李女士发现自己的女儿十分投入地与邻家小男孩扮演公主和王子,她不仅不阻拦,还主动要求模仿一个坏蛋之类的小角色,添油加醋地让气氛更为生动、活泼。
  李女士进行的幽默模仿教育成果显著,女儿也开始从模仿中体会到幽默带来的快乐。有一次,女儿也像模像样地戴上爷爷的大礼帽,手持拐杖,步履蹒跚,在众人面前走了一圈。她惟妙惟肖的表演乐坏了在一旁观看的李女士。
  
  5~6周岁
  
  特点:5-6周岁的儿童对语言中的幽默十分敏感。
  推荐方法:幽默语言“刺激”
  具有幽默感的语言在无形中可以刺激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在女儿晶晶5岁半时,葛先生就开始对女儿进行幽默语言的“刺激”。每次快吃晚餐时,女儿还在玩玩具。一般的父母会对孩子说:“再不收拾玩具,以后就不给你买玩具了”,而葛先生却加了一点“幽默调味料”,说:“晶晶啊,玩具们玩了一天都累了,要回家休息了,不然他们要哭了。”
  葛先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和女儿在幽默的语言和气氛中轻松一下,给女儿足够的空间,让她自己寻找到生活乐趣。当女儿哭闹时,葛先生便在一旁营造气氛,抱抱她、拍拍她、安抚她,“怎么了,爸爸的小宝贝,为什么哭得跟小花猫一样?有什么事我可以帮你吗?”葛先生温柔、幽默的表达方式,常让女儿忘记哭泣,破涕为笑。
  平常,葛先生也会对女儿说一些幽默笑话,比如“馒头和面条打仗,馒头被面条狠狠地打了一顿,打得遍体鳞伤。馒头心想,有朝一日,我一定要报仇。一天馒头看见方便面了,不分青红皂白,把方便面一顿痛打。方便面带着哭腔说:‘我俩无冤无仇,你干吗要打我呀?’馒头气呼呼地说:‘你以为你烫了发,我就不认识你了?’”乐得女儿哈哈大笑。
  在幽默语言的不断“刺激”下,晶晶也变得幽默起来。有一次,晶晶看着刚涂上生眉液的葛先生说:“您以为您涂了生眉液我就不认识您了?”乐得葛先生和妻子哈哈大笑。
其他文献
国科学家阿西莫夫说:“好奇心是人类精神最崇高的特征之一。”好奇心是推动每个人获得新认识的主要动机。没有好奇心,人的探究精神就会缺失。限制和扼杀好奇心,人就难以生存。幼儿时期的那颗纯真好奇心是智慧的火种,如果能加以保护,定能形成燎原之势,照亮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道路,成就精彩人生。    狼性法则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之一,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怀有好奇心。狼不会将任何事物视作理所当然,
期刊
许多爸爸妈妈在为孩子挑选幼儿园的时候,就会头痛,幼儿园实在太多,什么示范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双语幼儿园……这林林总总的幼儿园,可把年轻的爸妈难住了,究竟什么样的幼儿园才是最佳选择呢?其实幼儿园是有等级之分的,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说法吧。    上比下比 等级分类大不同    爸妈困惑:  园长说他们的幼儿园是一类园,这到底是不是最好的幼儿园?  专家揭密:  幼儿园的等级分为四种,排名第一的是
期刊
现在的年轻父母工作比较忙碌,喂养宝宝的任务就交给了老人们,然而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老年人在思想观念和认识上都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10个方面,应该加以纠正,否则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误区1:多给宝宝吃谷物类粮食,比吃蛋白质食物好    专家观点:宝宝最好六个月以后逐渐添加谷物,因为宝宝胃肠道中的淀粉酶含量很少,消化功能很弱,不像成人的消化功能那么强。但是对于一个肾脏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完全的幼儿
期刊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免不了要发生一些小冲突,如果遇上家里的宝贝是个淘气包,家长们也许就会又急又气。教育专家告诉我们:不要太担心!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无论是哪个国家、哪种文化,进攻性行为在所难免。相反,越是“挑逗”行为多的孩子,越具备社交能力。打架大多数时候其实是孩子之间交流的另一种方式,只要你善于诱导就行。    “挑逗”式:就不给你,怎么着    在游乐场上,森森跟两个孩子开玩笑,把他们的帽子抢走了,
期刊
每年,在宝宝集中入园的时期,许多家长都会对宝宝进入幼儿园之初的哭闹现象感到紧张无奈。使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减轻宝宝入园焦虑,让他们愉快地融入到幼儿园集体中来,是每一名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心愿。本人经过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和研究认为:只要家园共同配合,幼儿愉快入园也是可能的。    入园前的准备    幼儿身心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宝宝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是关系到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环节。早在宝宝入园前
期刊
随着独生子女现象的普遍化,孩子成为了父母需要倍加珍惜的“唯一”。于是父母多了“当心”、“精心”、“爱心”,却忘了育儿也需要一颗平常心。  4岁的文文是幼儿园里出名的捣蛋大王,他经常二话不说地去把小朋友的玩具扔掉,或者无缘无故打别人一下,惹得小朋友不是哭鼻子,就是满屋子追着他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文文的爸爸妈妈一直很溺爱他,凡是他提出的要求都会尽量满足。平时爸爸妈妈和文文说话时,他们都会
期刊
春天来了,幼儿园小朋友生病的不在少数,症状主要是感冒、口腔溃疡、咳嗽、扁桃体发炎、肺炎、腹泻等,不过其中也有“蒙混过关”不想去幼儿园的孩子。医生提醒说,这些小朋友有的真生病了,有的其实是装病,家长要注意辨别。这些装病的孩子,多是有过生病不去幼儿园或托儿所的经历,所以一到早晨就说自己这里那里不舒服,希望能“逃学”。家长要如何应对呢?    为逃避上幼儿园女儿使尽了花招    我家宝宝三月开始上幼儿园
期刊
3~6岁的孩子已具备一定的生活能力,他们与人交往、与客观世界接触所必需的知识大多是从家长那里获得的。那么,3~6岁孩子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有哪些?家长传授知识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传授的知识类型    社会生活知识  认识自己和别人,包括知道自己的名字、年龄、性别,自己的家庭及所在地区,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的关系。  认识周围的环境,如家庭、幼儿园、小学、工厂、商店、军营、邮局、本地名胜及它们与人的
期刊
大人心烦了会渴望自己静静地待一会儿,小孩子会不会呢?他们也需要一个人的空间吗?  有一年暑期回家,邻居家的两个孩子来我家玩,一个7岁,刚上小学一年级,而另一个只有4岁。我将他们带去附近中学的体育馆玩,结果却发现两个孩子非常不一样:7岁的孩子做事一板一眼,跳绳就是跳的,皮球就是拍的;而那个4岁的孩子却像个小猴子,一会将跳绳绑在双杠腿上当“摇篮”,一会拿起皮球当“保龄球”,一会又将球网当成“铁丝网”,
期刊
一些父母自己非常聪明、能干,然而他们的孩子却在同龄人中显得默默无闻,有时在学习一些新知识、新技能的时候,非但没能体现出过目不忘和快人一步的能力,反而学习速度比其他孩子还要慢。    如何让宝宝在后天拥有高智商    先天遗传因素固然重要,但它却不是培养聪明宝宝的关键。专家认为,孩子的智商不但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周围环境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关爱加教育才是使宝宝得到高智商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为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