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关系

来源 :吉林农业·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xce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论述了施肥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施肥;农业生态环境;关系
  中图分类号:S1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090-1
  农业现代化的任务之一,就是应用先进科学原理和现代的科学技术,结合我国实际,实行农林牧副渔的结合,建立符合农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系统,使农业各部门的结构合理,比例协调,以合理施肥以及其他农业技术措施来加速和扩大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的循环,不断地提高土壤肥力以生产更多,更好的农牧业产品,达到长期高产稳产优质。因此,要把农林牧副渔看成是一个整体。但在不同条件下,整体也有主次之分,农业的主体植物生产是植物利用日光能制造有机物质,它属第一生产,动物生产是利用植物生产和物质来进行的,是能量的再利用,属于第二性生产,因此离开植物生产而发展畜牧业,是不可能的,发展牧草或在轮作制中包括绿肥作物,就能生产一些饲料,以促进动物生产。
  土壤——植物系统是生物圈的基本结构单元,而植物生产又属第一性生产,因此如何提高土壤肥力,合理供植物养料,以促进植物生产是农业生产中一个关键性问题,是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施肥之间建立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陆地生物系统。
  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學肥料,结合适当的豆科植物轮作,能提高动植物的生产,故有利于大农业的发展,如果只用有机肥料,不用化肥,虽然土壤肥力能保持平衡,作物产量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但均不能大幅度的提高,我国从古到今施肥的特点是用地养地相结合,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施用有机肥料是能量和养分的再利用,由于其养分的释放与作物需要常不一致,所以增产幅度很小,因此系统合理增施化肥,才能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
  1 施肥的积极作用
  (1)能促进和改善土壤——植物——动物系统中营养元素的平衡、交换与循环。(2)提高土壤肥力,以致土地生产力,即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农牧产品的数量与质量,使土壤这一非再生资源独得永续使用,以满足世界人口不断增长所需要的各种产品与数量。(3)使作物生长茂盛,提高地面覆盖率,减缓或防止土壤侵蚀,维护了地表水域水体的洁净,不受污染。(4)改善农副产品的品质,保护人体健康。
  2 施肥能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我们都知道氮、磷、钾肥对农产品均有较好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据全国化肥试验网资料,每千克氮磷钾养分综合计算,每千克养分可增产粮食7.75千克,皮棉0.88千克,油料3.54千克,糖料78千克,而且产投比也较高,粮、油、棉、糖分别达到3.35、4.26、5.62和8.15,是农民投入少,增收多的主要措施。
  3 施肥能改善农产品品质
  农产品的遗传因子是具体体现,而只有提供足量而平衡的氮、磷、钾及各种中、微量元素营养,才能使其遗传性能得到充分表达,获得产量高、品质好的农产品。农产品的品质通常只能适应某些需要者的要求,而一个品种难得适应所有需要者的各种要求。外观品质通常指色泽,果(粒)大小,整齐程度,香味等。内在品质包括味道、蛋白质及不同氨基酸的含量、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热值、耐贮藏运输性能以及加工烹调口味等农产品良好品质往往是在最佳经济施肥时获得的,肥料不足或过量,养分不平衡时农产品不但产量不高,而且品质也常得不到保证。
  4 施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
  土壤肥力是个综合概念,内涵涉及多个方面,但是土壤中作物所需的各种养分含量、形态则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肥料(无论是有机肥还是化肥)是丰富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在商品农产品比重大的地区,施肥是增加平衡土壤养分的有效措施。我国耕地年年减少,而投肥量却年年增加,尤其是化肥量急剧增加,这对于我国农业增长,培养地力,防止土壤养分贫瘠化起了重要作用。有机肥料,可以显著地增加土壤氮素贮备。化学氮肥也可以提高土壤氮素贮备,但数量不大。化学氮肥后效是很小的,而且,残留氮的利用率也很小。磷肥在一般施用量时,土壤磷素含量可以在相对不长的时间内,逐渐积累起来,被积累的磷仍有良好的后效。在不断施用钾肥的情况下,土壤中钾素可以有明显的积累。施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有良好的正效应。无论是施有机肥还是化肥,从土壤有机质来源而言,主要是植物生物产量,地上地下有机物质均有增加。而有机肥本身也富含有机质,无疑为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施土壤提供了物质基础。
  5 施肥与环境污染
  施用于农田的肥料种类主要是有机肥料,化肥和城乡垃圾,粪便等三大类,施肥有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等功能,同时往往也会由于管理不善,肥料用量和施用方法不当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土壤,空气和水质的污染,进而通过食物,饮水危害人体健康。
  (1)氮肥肥料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有:氮的挥发和反硝化脱氮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氮素的淋失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的污染;氮素引起农产品,尤其是食品中硝酸盐的富集。(2)磷素随肥料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有;磷素肥料可能引起造成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磷肥生产过程中引起的大气氟污染,而施用时可能带来金属镉等的污染,放射性核素的污染。(3)肥料施用不当,降低了农作物的抗逆能力,包括抗病虫、抗倒伏、抗寒、抗旱等,致使减产和产品品质恶化。(4)肥料施用不当恶化了土壤的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破坏了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正常平衡比例,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与作物减产。(5)农业、工业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理引起环境,尤其是水域的污染。不少农业、工业废弃物含有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应当合理收集,作为肥料使用,若任意排放扔弃,势必对环境产生压力如畜禽粪便引起氮素污染,食品加工业的有机废水,城镇的生活污水,污泥引起的有机成分与氮、磷污染,工矿产生的三废引起的重金属、酸碱盐等污染。
  
  作者简介:高斌(1968-),吉林德惠人,德惠市米沙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研究方向:作物栽培。
其他文献
近日,“北京农业公共支持政策研讨会”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召开。一批专家学者就北京农业公共支持政策的制定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
(本刊讯)为了进一步规范武汉市测绘管理工作,保障武汉市测绘工作健康发展,今年4月25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武汉市测绘管理条例(草案)》。在武汉市人大即将开展《武汉市测绘管理条例(草案)》的审议工作前,2011年5月17日上午,武汉市人大领导市人大常委会、市人大城环委部分组成人员和部分市人大代表视察了武汉市测绘工作。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家栋、张河洁、刘龙成、肖常谷参加视察,武汉市人民政府
日前,华北地区第一座湿地博物馆——野鸭湖湿地博物馆在北京市延庆县建成开馆,并开始接待游人参观。这座湿地博物馆位于延庆县野鸭湖自然保护区内,建筑面积3650平方米,整体建筑俯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占垃圾总量的4%~10%,年产量达到500~600万吨,而且每年以近8%~9%的速度增长,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在形成“白色污染”的废塑料中,几乎全部为塑料包装物,尤
5月18日.第六届“福特汽车环保奖”在北京海洋馆正式启动。本届“福特汽车环保奖”首次设立鲜明的主题——“保护水资源,共创和谐生活”,强调保护水资源和水生生物的重要意义以
在最受欢迎大学公诸于众的同时,最差大学排行榜也被曝光。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名列榜首,这也是该校第九度上榜。
去年底,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东省高校数控教学指导委员会与CAXA联合承办的“广东省高职高专机械类专业教学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隆重举行。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刘处长、广东
期刊
目的:探讨保存及新鲜人羊膜移植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新鲜及保存的人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39例,术后随访3~38月.结果:39例翼状胬肉,术后均未见羊膜植片发生排斥反
台《联合报》曾刊出田长霖教授与沈君山教授对谈“台湾的高等教育”,我们对于德国高等教育制度在该项辩论中多次被引以为例,深感荣幸;但身为台北德国文化中心主任,对文中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