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转型时期兼顾数量和价格的货币政策调控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货币数量论和货币效用模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阐明了货币数量规则与利率价格规则的等价关系
【机 构】
: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北京100800;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北京1008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转型时期兼顾数量和价格的货币政策调控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货币数量论和货币效用模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阐明了货币数量规则与利率价格规则的等价关系,并构建了符合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数量与价格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这对于更好地理解我国货币政策转型时期的量价混合型货币政策操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相关推论表明,正是由于数量和价格混合型货币规则,在利率低于均衡水平的情形下,中国的货币增速并未引发恶性通胀;修正的物价稳定泰勒原理表明,利率调整幅度小于通胀变化仍能够实现物价稳定.对中国的经验分析支持了理论和推论结果.在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和流动性格局逆转的当下,货币政策价格调控方式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上升,转型的条件日趋成熟.
其他文献
通过减税促进企业投资和提振宏观经济是近年来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但减税政策的实际效果却存在争议.本文利用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研究了减税对地方政府税费收入和企业非税负担的影响,从税费替代的角度揭示非税负担变动如何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研究发现:(1)增值税转型在减税的同时提高了地方政府非税收入并加重了企业非税负担,地方财政收入受增值税转型冲击越大,企业非税负担上升越明显.(2)上述应主要体现在小型、微型和民营企业上,大中型、非民营企业的非税负担未发生明显变化.(3)非税负担上升会显著抑制小型、微
基于员工持股相关理论,本文考察了员工薪酬竞争力对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实施员工持股的可能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员工薪酬竞争力越弱,企业越可能实施员工持股;且员工薪酬竞争力越弱,员工持股的锁定期限越长、覆盖人数越多以及员工股比例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员工薪酬竞争力与实施员工持股可能性的负相关关系,只在外部劳动力市场流动性高和内部人力资源成本较高以及融资约束较为严重的样本中显著.上述研究发现表明,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在面临外部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压力和内部较高人力资源成本以及融资约束时,缓解员工薪酬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