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11,15,18,22,25—八丁氧基酞菁镍(Ⅱ)的合成与性质

来源 :化学研究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baby54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酞菁类配合物同天然的卟啉、叶绿素、血红素等有相似的骨架结构,是一类具有π-电子共轭体系的化合物,具有光、电、磁及催化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1].由于无取代的酞菁配合物在水和有机试剂中的溶解度低,限制了对其性质和应用的研究,但在酞菁环的周边或轴向位置引入取代基,可大大提高这类配合物在水或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本文参照文献[2],采用DBU液相催化法合成了周边烷氧基取代的1,4,8,11,15,18,22,25-八丁氧基酞菁镍(Ⅱ)(结构见下图),并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对其进行表征,测定了其氧化还原性质和溶
其他文献
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阿利新蓝(Alcian Blue)和聚电解质自组装膜的表面形貌结构以探讨染料小分子的静电自组装途径;并通过将氯甲基酞菁小分子挂接在高分子链上,制备了一种高
亚行将举行会议探索如何合作应对亚洲城市化挑战亚洲开发银行举办会议,讨论亚洲城市及其发展伙伴如何能够更好地合作,以应对本区域决速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挑战。
本文报道了具有抑菌和乳化作用的双功能反丁烯二酸蔗糖甲酯(sucrose methyl fumarate,SMF)的合成。分子结构式示意如下。其中SUC表示蔗糖分子结构母体,n为蔗糖分子中羟基参与
室温或近室温固相反应要求绿色化、清洁化。我们以KMnO4和MnCl2·4H2O为原料,用室温固相氧化还原反应制备氧化锰粉体时,得到了一种对H2O2分解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纳米KMn8O1
在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中引入含羟亚胺基的中环二胺可提高该类药物对于革兰阳性菌的抑菌活性.羟亚胺基中的氢原子可被不同的烷基或酰基取代,有利于调节该类药物的水溶性及脂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