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祭、祊祭卜辞看《尚书·无逸》“祖甲"的身份

来源 :史学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尚书·无逸》记载周公致政之时对成王的谆谆告诫,在追述殷代先王时说道“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①.自秦汉之际《尚书》分今古文,不同的传袭文本,《无逸》篇的文句存在一定的歧异,有关“祖甲”的章句顺序与解释更是不尽相同,经学家、历史学者围绕着“祖甲”的身份问题聚讼纷纭约两千年仍无定谳,从而成为了《尚书》学史上的一个难题②.“祖甲”其人、其号的考订,对明确殷商王室的世系、宗法,以及夏商周断代,也都有极重要的意义.近几十年来,随着出土和传世文献的整理研究,尤其是甲骨文与殷商史的研究日益精进,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不少的启发和便利.
其他文献
摘要:犯错是学生学习语言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象征。教师不应视学生的错误为洪水猛兽,而应适时适当、因人而异地选择纠错方式,保护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情感因素;英语教学;纠错策略  纠错是大学英语课堂中常见的教学环节。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可忽视,但同时也不可小题大做或大惊小怪。教师对待错误的态度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纠错方式运用得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获得积
如今,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为促进交流,积极抵御强势文化和保护弱势文化,著名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将其后殖民理论运用到翻译领域,提出著名的杂合性理论。本文旨在从杂
网络和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服务业低效率和不可贸易的性质,使服务全球化的推动力大大加强,网络时代服务全球化进程必将加速,不可逆转.在网络时代服务业全球化过程中,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电脑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以下简称“网络教学”)的特点是: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
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王琼事迹图册》的图像主人公并非目前公认的王琼.根据图册“丰山恩荣次第”卷首题字及显示的像主生平履历,此人应是山东文登人丛兰.丛兰号丰山,明弘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