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排放:不要说一套做一套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id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警报在拉响。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2013年报告明确指出,最有可能的罪魁祸首,是我们在过去半个世纪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要想避免灾难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应对全球变暖的更积极有效的方针。与近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不同,地球气候问题的解决尚没有太多可供选择的救助计划。
  三年前,在坎昆召开的联合国第16次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同意在2020年把排放量降低到足以阻止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之前高2℃的水平。但是,联合国的估计表明,当前的趋势只能让我们完成这一目标的25%~50%。
  正因为如此,我呼吁各国政府都应该用更大的决心,来实现到本世纪下半叶化石燃料净排放为零的目标。然而,没有能源经济的全面变化,这一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今年初,欧盟委员会公布了2030年能源和气候目标——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在1990年水平的基础上下降40%,27%的能源将来自可再生资源。这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其他国家也应该效仿。
  诚然,我们将面临巨大的障碍。三分之二的发电量和近95%的能源用于运输系统,并且来自化石燃料。我们的能源安全日益系于勘探非常规化石燃料存量(比如页岩气),美国尤其如此。在很多领域,碳密集技术仍比低碳替代方案更为有利可图。被捆绑于现金问题的政府继续鼓励油气的勘探,部分原因是,这样做能让它们获得租金,其数量足以占到税收的很大一部分。
  但变化的可能仍然存在。在政府所作的气候变化承诺和它们实际制定的政策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这两者通常是不一致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一方面,政府摆出一副更加支持绿色技术的样子;另一方面,也常常会突然改变甚至逆转政策,这种情况让企业不愿投入大量资金,甚至根本不把官方的说辞当回事。
  我认为,如果能在三个问题上明确方向,我们可以实现巨大且快速的进步:
  第一,给碳定价。通过给碳成本定价,我们可以管理它的使用(或禁用)。40多个国家已经实施了某种形式的碳税或排量交易机制。交易机制通常具有更大的政治吸引力,因为它们可以灵活安排(尽管它们的设计和实施可以在很多方面有所改进)。但我们的步子可以更大一些。一些政府成功地引入了碳税而并没有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国家走这条道路。
  第二,削减化石燃料补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估算,2005年到2011年间,其成员国的化石燃料补贴每年可达550亿~900亿美元。国际能源署估算,2012年全球化石燃料补贴增长了5440亿美元。这些补贴的大部分都应该被取消;能源业不需要更多的国家援助来燃烧化石燃料(而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补贴大多效率低下,可能也不是帮助穷人的必要的办法)。
  第三,明确政策。政府必须纠正能源战略的不一致性,考虑能源战略与广义经济政策的联系,并停止向消费者、生产者和投资者释放互相矛盾的信号。特别是,政府必须评估是否实施了正确的监管安排,以便于清洁能源投资可以根据对风险-回报的考量而参与竞争。这对于让投资者趋向气候友好型方案至关重要。
  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将做好分内之事。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和比较不同国家的表现,该组织的经济调查现已经把气候政策的数据和分析包括进来。到2015年,我们预期将能获得一个清晰的图景,来描绘各国正在取得的进步和经合组织与所有主要新兴经济体仍需面对的挑战,并且向这些国家给出关于它们如何切实提高政策的目标和成本效益的建议。
  这些步骤将放出一个信号,要实现零净排放的目标,排放价格必须大幅提高。转变绝不是无成本的,政府必须诚实地向选民公布其社会和经济影响。但低碳的、气候恢复力强的世界必然能够提供新的经济发展机会。
  更重要的是,从长远看,替代方案——不作为或作为不足——的代价要大得多。比如,飓风桑迪给美国造成了相当于其GDP的0.5%的损失。2050年,全球沿海城市每年的防洪支出可能增加到500亿美元以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局面更加困难:2013年袭击菲律宾的台风海燕便是一次惨痛的教训,提醒我们穷国在气候变化面前是多么脆弱。
  如果世界想避免与大自然的碰撞——人类在这场碰撞中绝无获胜可能——我们就必须在各条战线上果断采取行动,特别是在碳定价以及经济与能源政策的一致性上。而且,我们必须马上采取行动。
其他文献
在冯小刚出人意料地被点名担任2014年春晚总导演之后,芒果台当家主持汪涵、何炅等也将在春节前后出现在央视荧屏,让人觉得央视的转变有些不可思议。  2013年11月8日北京举行的中央电视台2014年十大重磅节目推介会上,登台为央视新一年重点节目做推介的是曾成功推出“超女”“快男”、有“娱乐教母”之称的龙丹妮,这档由央视和天娱共同打造的国内首档周末家庭娱乐综艺节目中,她以合作方天娱传媒总经理的身份登台
我人生中最早的一次失联事件,是与幼儿园期间最要好的朋友。我现在还记得她的名字和样子。夜里老师关灯离开后,我们总一起裹着被子装神弄鬼吓唬小朋友,然后躲在角落里嘎嘎大笑,享受恶作剧后无与伦比的幼稚的满足。她笑起来有一对深深的酒窝,灿烂极了。  有一天,离开幼儿园时,我还高高兴兴地对她说再见,然而第二天,我就被送到了另一间教室——我这才知道,我上小学了。此后,我再也没能找到她。  这件事成为我人生的第一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尽管中国的政府还面对很多发展和治理的挑战,但国际上的一个流行观点是,世界正在朝着以美国、中国为两极的格局发展。世界上不少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的国家,在考虑自己的外交政策时,都会同時考虑中国和美国的因素。可以说,中国的崛起已经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秩序,而且这种改变在未来的二三十年中会有更深刻的体现。中国改变世界格局的增量方式  从中国的角度讲,
摄影 /Oded Balilty  央视春晚变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每年,似乎都被万众期待,然后难免遭遇众口吐槽。  这是一个审美分化,受众细分的时代。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地域的人们都有着各自的审美期待。人们可以看到各地卫视尺度更大、娱乐性更强的综艺晚会,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到全世界最新的选秀节目。更何况,央视春晚还必须承担起更加正统的功能和政治意义。春晚成了一种记忆、一种仪式、一种陪伴。在这
《自由的进化》  作者:[美]丹尼尔·丹内特  出版:山西人民出版社  定价:58元  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其含义会有很大的不同。“自由”和“进化”就是这种文化歧义非常显著的词汇。  中文自由的含义,主要是减少限制和管控,简单说就是“松绑”。所以当年孙文对于在中国鼓吹自由是颇不以为然的,他认为中国人已经是一盘散沙,再自由下去就什么事也干不成了。  丹尼尔·丹内特在《自由的进化》中所言及的
当地时间10月17日,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后勤基地仓库突然起火,迅速蔓延。刚执行完运水任务的中国维和部队运输分队官兵,接到火情通报,立即改变行车路线,赶到现场,协助扑灭大火。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仓库贮藏大量食品、建材等易燃物资,距离起火点100米处就是后勤基地加油站,火势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而这样的火情,在埃博拉疫情肆虐的利比里亚并不算大新闻。  参与灭火的维和军人靳浩阔告诉《中国新闻
就中国而言,研判救市措施利弊得失,应着眼于长远。  当今中国改革方向已经明确,现在需要对当下的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看清经济运行的真相。《大洗牌:改革2.0时代中国经济升级路径》正是在这个路径下,给出了一个专业的思维维度。  往往是经济数据下行到一定边界,稳增长就被提到一个高度,所谓“稳”,在现实中就是“保”。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经济是受制于经济规律的。一是产业发展规律,总是从初期增长演进到饱和;二
美剧《破产姐妹》里,在餐厅打工的制服大胸妹Max,喜欢把领口开得低低的,但是,当她和闺密Caroline的蛋糕店开张后,Caroline 提醒Max 这是她们自己的生意,要严肃对待,不能再“粉胸半掩疑暗雪”了。两人穿上了中规中矩的黑色小圆领,当她们开始招聘员工时,Caroline 建议Max穿上高领,以便端起老板的架子……由此,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在职场,地位越高的女性领口越高?  在商业女强人Ca
墓地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而涉及人们的信仰。对祖先的敬畏,于生者是一个重要的约束、激励因素。应当对现有墓地制度进行根本变革,确保人们拥有永久的安息之地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各家各户祭祖扫墓。然而,就在今年清明节前,当人们正以敬慎的心情为扫墓做准备的时候,针对有些地方公墓使用20年后要求续费的情形,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规定,墓地使用年限为20年
中国历史课“China X”视频截图。  两个加起来超过一百岁的美国教授,着西装,系领带,面对面坐着,周围四壁环书,从背景到人都透着严谨和权威。两人的对话听上去却有点像小孩子:  “你可以唱那首歌吗?”  “我唱得没你好。你唱吧。”  “那么,我们一起来唱?”  “你唱吧。”  “要是我们一起唱,我就唱。”  然后两人心有灵犀同时开口,用浑厚的嗓音和字正腔圆的中文齐声唱起了孩子们耳熟能详的童谣《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