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妈妈问:我儿子现在7岁,马上就要上学了。按理说,他这个年纪是比较调皮的,可是他从来不跟别的孩子吵架,老师也总是说他乖,安安静静的。为了锻炼他,我常让他和大孩子一起玩,但他总是顺从别人,别的孩子拿了他的玩具,他也不反抗,问他,他说借给他们玩一下也没关系。他这样是否不正常啊?将来怎么在社会上生存呢?
心理医生:
当我们尽可能帮助孩子避免受挫,希望给他最好的安排时,我们的假设是,孩子自己不明白什么是好。可事实上,孩子真的不明白吗?就像张妈妈的孩子,因为妈妈总是安排他和比自己大的孩子玩,于是他懂得在比自己强势的人面前,顺从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适应方式,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玩得更开心。可以说,在母亲安排的“锻炼”中,他确实成长了,明白除了盲目反抗,还有其他适应方式的道理。这可以说是一种更高明的成长,哪怕成长的结果并不像母亲预期的那样。
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价值观,我们的追求也总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做父母的总是对孩子的前途充满“远见”,恨不得帮孩子铺好人生的每一步,包括性格的塑造。以前,门诊时我也曾碰到一对父母,领着5岁的孩子问我们,现在孩子遇事就知道躲,一点不知道争取,能不能让孩子变得“暴力”一点?其实性格没有好坏的区别,能不能适应也要根据将来的生活环境来判断。很多研究都表明,同时具备男性和女性性格特征的人,在现代越来越如鱼得水。另外,吵不吵架,打不打架,并不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男子汉气概的绝对标准。只要孩子没有在与他人的相处中感到痛苦和焦虑,就不必过于担心,更不要给孩子扣上“不正常”的帽子。
心理医生:
当我们尽可能帮助孩子避免受挫,希望给他最好的安排时,我们的假设是,孩子自己不明白什么是好。可事实上,孩子真的不明白吗?就像张妈妈的孩子,因为妈妈总是安排他和比自己大的孩子玩,于是他懂得在比自己强势的人面前,顺从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适应方式,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玩得更开心。可以说,在母亲安排的“锻炼”中,他确实成长了,明白除了盲目反抗,还有其他适应方式的道理。这可以说是一种更高明的成长,哪怕成长的结果并不像母亲预期的那样。
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价值观,我们的追求也总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做父母的总是对孩子的前途充满“远见”,恨不得帮孩子铺好人生的每一步,包括性格的塑造。以前,门诊时我也曾碰到一对父母,领着5岁的孩子问我们,现在孩子遇事就知道躲,一点不知道争取,能不能让孩子变得“暴力”一点?其实性格没有好坏的区别,能不能适应也要根据将来的生活环境来判断。很多研究都表明,同时具备男性和女性性格特征的人,在现代越来越如鱼得水。另外,吵不吵架,打不打架,并不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男子汉气概的绝对标准。只要孩子没有在与他人的相处中感到痛苦和焦虑,就不必过于担心,更不要给孩子扣上“不正常”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