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线
来到昆明一定要尝一尝正宗的米线,这种因过桥米线而闻名的食物,只有在云南才能品尝到其正宗的做法和味道。米线由大米发酵后磨制而成,保持了大米的清香,又有了筋道爽滑的口感,做法多种多样,可作为主食,也可作为小吃。正宗的过桥米线由三部分组成,一碗被油封住热度的滚烫鸡汤,一份生的薄肉片、腰片、鸡片、鱼片拼盘和处理过的豆腐皮、韭菜、绿豆芽、豌豆尖、香菜和葱等蔬菜,一碗米线,所有食材都在鸡汤里烫熟后食用,最大程度的保持了肉和蔬菜的鲜嫩;最常见的小锅米线,用铜制的小锅加高汤、肉末、韭菜和豆芽等混合米线煮熟,是昆明街头和家庭最常见的美食;还有大锅米线,豆花米线,卤米线、凉米线等诸多做法。过桥米线有各种价位,做法口味以老店建新园最为地道;端仕、万丰和萝卜头等老牌店家主打小锅米线;在官渡小吃可以尝到种类丰富的大锅米线;豆花米线以德胜桥的老店味道最好。无论是早中晚的正餐或是宵夜,无论是高档酒楼还是街边排挡,来上一碗米线,才能体验最地道的昆明生活。
精品滇菜
提到滇菜,不得不说的就是汽锅鸡。汽锅的前身是陶制火锅,经改良后变成一种别致的土陶蒸锅,将钭仔鸡洗净后在砍成小块,和姜、盐、葱、草果一道放入汽锅内盖好,汽锅置于一放满水的汤锅之上,汤锅的水开后,蒸汽就通过汽锅中间的汽嘴将鸡逐渐蒸熟。由于汤汁是蒸汽凝成,鸡肉的鲜味在蒸的过程中丧失较少,保持了鸡的原汁原味。在汽锅鸡中配入云南特产的名贵药材“三七”、“虫草”、“天麻”等,这道佳肴就变身为食疗上品。以云腿为主料的金钱云腿也是滇菜中的传统名肴,将云腿朝一个方向卷裹成筒状,用麻线密集缠紧,煮后取出控干汤汁,晾凉后拆去麻线,剥去腿皮,用刀修整成圆筒状,再用快刀横切成1毫米的圆形薄片,拼摆入盘即成。制法古朴,不用任何配料、调料,完全保留了云腿的特有风味。还有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宜良烤鸭,味道可与北京烤鸭媲美,制作考究,烘烤时,以松毛结为燃料,待其燃到烟尽,适时翻转鸭身,涂抹蜂蜜水、猪油铺于表皮。这样烤出的鸭,皮黄脆不焦、肉酥松软、甜嫩离骨、非常可口。正宗的滇菜在昆明各个城区都能品尝到,比较有名的有滇禧园、福照楼、得意居、1910火车南站、老脚庄等。
野生菌
每到雨季,云南就迎来了享受野生菌这种山珍美味的高峰期,云南独特的地形土壤和气候孕育了丰富的野生菌资源。其中比较有名的菜有红烧鸡枞、青椒松茸、青椒牛肝菌、干巴菌等,错过最佳食用季节,也有腌制、油炸的干巴菌和鸡枞或脱去水分的各种菌类能品尝。红烧鸡枞味道鲜、甜、嫩、香,可与鸡肉媲美;青椒松茸用青辣椒、红辣椒加蒜片与松茸片相炒,以肉汤加湿淀粉勾芡,清香而醇厚。昆明关上的野生菌火锅一条街,是品尝野生菌的不二选择,滇菌王的各种松茸火锅,野菌皇自产的各类菌子和菌馅饺子,野菌园的野生菌甲鱼火锅,都是首选的野生菌佳肴。
民族风味美食
云南积聚了多个少数民族,各个少数民族的菜肴也是云南特有的美味。在昆明比较常见的是傣族菜,昆明人称“傣味”。傣味口味以酸辣为主,做法大多是凉拌、包烧、煎烤等,讲究本味和原汁原味,特点是鲜嫩,爽脆,辣中带酸。比较有名的菜有鬼鸡、撒撇、菠萝饭、竹筒饭、酸扒菜、香草烤鱼、烤五花肉、各种包烧菜等,傣味中的饮品也不容错过,内容丰富的泡鲁达、紫米酒、杨梅酒和各式各样的泡酒。泡鲁达将牛奶和椰奶混合西米煮透,再加上脆脆的面包片和椰丝,冰凉可口,奶香四溢;各种泡酒保持了原材料的香气,回味甘甜。昆明比较正宗的傣味餐厅有,三合营的傣家竹楼、景颇人家等。其他民族风味,还有彝族的牛汤锅,白族的海稍鱼等,都是不容错过的美食。
小吃大杂烩
昆明的小吃种类多样,口味多元。最常见的是烧饵块,饵块是云南除米线外另一种由大米制成的特有食物,可做主食也可做小吃,口感和年糕类似。将饵块做成圆形薄皮,烤熟后涂上各种口味的酱料再卷上油条,就是昆明人最普遍的早餐烧饵块,味道随酱料不同而略有区别,还有卷入蔬菜等吃法;糯米坨也是早餐的一种,将蒸熟的紫色和白色两种糯米用纱布裹成坨状,撒上白糖,是台湾主持人蔡康永在节目上提起过的美味;昆明的各种烧烤中烧豆腐和烤鸡脚最好吃,各样蔬菜也可烤制,土豆、茄子、韭菜、玉米等,有别于一般烧烤只有肉类的情形;昆明酸腌菜是家常出品,冬春季节,将青菜洗净晾干,青菜变蔫后,切段,撒上粗盐,拌上辣椒、花椒、生姜、八角、小茴香和些许料酒,装入陶罐,封严腌制一个月就可以。凉拌、爆炒,想怎么吃就怎么吃,酸酸辣辣,很开胃;昆明人常说“吃洋芋,长子弟”,洋芋即土豆,昆明人玩笑说吃土豆可以变得更帅,炸洋芋就变成了最受欢迎的小吃,将洋芋切条或切块,油炸之后拌上各种调料,表皮酥脆,内里软糯,在昆明街边随处可见;其他还有烤乳扇、各种泡菜、凉拌水果等。吃惯了山珍海味,尝尝昆明的各色小吃,也别有一番风味。
来到昆明一定要尝一尝正宗的米线,这种因过桥米线而闻名的食物,只有在云南才能品尝到其正宗的做法和味道。米线由大米发酵后磨制而成,保持了大米的清香,又有了筋道爽滑的口感,做法多种多样,可作为主食,也可作为小吃。正宗的过桥米线由三部分组成,一碗被油封住热度的滚烫鸡汤,一份生的薄肉片、腰片、鸡片、鱼片拼盘和处理过的豆腐皮、韭菜、绿豆芽、豌豆尖、香菜和葱等蔬菜,一碗米线,所有食材都在鸡汤里烫熟后食用,最大程度的保持了肉和蔬菜的鲜嫩;最常见的小锅米线,用铜制的小锅加高汤、肉末、韭菜和豆芽等混合米线煮熟,是昆明街头和家庭最常见的美食;还有大锅米线,豆花米线,卤米线、凉米线等诸多做法。过桥米线有各种价位,做法口味以老店建新园最为地道;端仕、万丰和萝卜头等老牌店家主打小锅米线;在官渡小吃可以尝到种类丰富的大锅米线;豆花米线以德胜桥的老店味道最好。无论是早中晚的正餐或是宵夜,无论是高档酒楼还是街边排挡,来上一碗米线,才能体验最地道的昆明生活。
精品滇菜
提到滇菜,不得不说的就是汽锅鸡。汽锅的前身是陶制火锅,经改良后变成一种别致的土陶蒸锅,将钭仔鸡洗净后在砍成小块,和姜、盐、葱、草果一道放入汽锅内盖好,汽锅置于一放满水的汤锅之上,汤锅的水开后,蒸汽就通过汽锅中间的汽嘴将鸡逐渐蒸熟。由于汤汁是蒸汽凝成,鸡肉的鲜味在蒸的过程中丧失较少,保持了鸡的原汁原味。在汽锅鸡中配入云南特产的名贵药材“三七”、“虫草”、“天麻”等,这道佳肴就变身为食疗上品。以云腿为主料的金钱云腿也是滇菜中的传统名肴,将云腿朝一个方向卷裹成筒状,用麻线密集缠紧,煮后取出控干汤汁,晾凉后拆去麻线,剥去腿皮,用刀修整成圆筒状,再用快刀横切成1毫米的圆形薄片,拼摆入盘即成。制法古朴,不用任何配料、调料,完全保留了云腿的特有风味。还有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宜良烤鸭,味道可与北京烤鸭媲美,制作考究,烘烤时,以松毛结为燃料,待其燃到烟尽,适时翻转鸭身,涂抹蜂蜜水、猪油铺于表皮。这样烤出的鸭,皮黄脆不焦、肉酥松软、甜嫩离骨、非常可口。正宗的滇菜在昆明各个城区都能品尝到,比较有名的有滇禧园、福照楼、得意居、1910火车南站、老脚庄等。
野生菌
每到雨季,云南就迎来了享受野生菌这种山珍美味的高峰期,云南独特的地形土壤和气候孕育了丰富的野生菌资源。其中比较有名的菜有红烧鸡枞、青椒松茸、青椒牛肝菌、干巴菌等,错过最佳食用季节,也有腌制、油炸的干巴菌和鸡枞或脱去水分的各种菌类能品尝。红烧鸡枞味道鲜、甜、嫩、香,可与鸡肉媲美;青椒松茸用青辣椒、红辣椒加蒜片与松茸片相炒,以肉汤加湿淀粉勾芡,清香而醇厚。昆明关上的野生菌火锅一条街,是品尝野生菌的不二选择,滇菌王的各种松茸火锅,野菌皇自产的各类菌子和菌馅饺子,野菌园的野生菌甲鱼火锅,都是首选的野生菌佳肴。
民族风味美食
云南积聚了多个少数民族,各个少数民族的菜肴也是云南特有的美味。在昆明比较常见的是傣族菜,昆明人称“傣味”。傣味口味以酸辣为主,做法大多是凉拌、包烧、煎烤等,讲究本味和原汁原味,特点是鲜嫩,爽脆,辣中带酸。比较有名的菜有鬼鸡、撒撇、菠萝饭、竹筒饭、酸扒菜、香草烤鱼、烤五花肉、各种包烧菜等,傣味中的饮品也不容错过,内容丰富的泡鲁达、紫米酒、杨梅酒和各式各样的泡酒。泡鲁达将牛奶和椰奶混合西米煮透,再加上脆脆的面包片和椰丝,冰凉可口,奶香四溢;各种泡酒保持了原材料的香气,回味甘甜。昆明比较正宗的傣味餐厅有,三合营的傣家竹楼、景颇人家等。其他民族风味,还有彝族的牛汤锅,白族的海稍鱼等,都是不容错过的美食。
小吃大杂烩
昆明的小吃种类多样,口味多元。最常见的是烧饵块,饵块是云南除米线外另一种由大米制成的特有食物,可做主食也可做小吃,口感和年糕类似。将饵块做成圆形薄皮,烤熟后涂上各种口味的酱料再卷上油条,就是昆明人最普遍的早餐烧饵块,味道随酱料不同而略有区别,还有卷入蔬菜等吃法;糯米坨也是早餐的一种,将蒸熟的紫色和白色两种糯米用纱布裹成坨状,撒上白糖,是台湾主持人蔡康永在节目上提起过的美味;昆明的各种烧烤中烧豆腐和烤鸡脚最好吃,各样蔬菜也可烤制,土豆、茄子、韭菜、玉米等,有别于一般烧烤只有肉类的情形;昆明酸腌菜是家常出品,冬春季节,将青菜洗净晾干,青菜变蔫后,切段,撒上粗盐,拌上辣椒、花椒、生姜、八角、小茴香和些许料酒,装入陶罐,封严腌制一个月就可以。凉拌、爆炒,想怎么吃就怎么吃,酸酸辣辣,很开胃;昆明人常说“吃洋芋,长子弟”,洋芋即土豆,昆明人玩笑说吃土豆可以变得更帅,炸洋芋就变成了最受欢迎的小吃,将洋芋切条或切块,油炸之后拌上各种调料,表皮酥脆,内里软糯,在昆明街边随处可见;其他还有烤乳扇、各种泡菜、凉拌水果等。吃惯了山珍海味,尝尝昆明的各色小吃,也别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