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由于就业压力不断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得到社会的关注,而如何能够引导大学生从事基层职业已经成为就业工作的重点,本文主要对相关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进行了调查,并对影响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主要因素;对策研究
  高校学生是促进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推动力,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主义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对于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也提出了相关的人才战略以及措施,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明显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以及对策。
  一、 对影响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随着社会竞争的愈演愈烈,高校毕业生也面临着极大的就业压力,所以如何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就成为现阶段最为主要的任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对其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一) 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相关政策尚未落实
  现阶段,我国针对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虽然提出了基础的政策体系,但是相关政策的落实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比如,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可以到基层进行自主创业,国家也为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提供了小额贷款、减免相关税费等,但是这些政策在一些地方并没有实施,所以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在进行自主创业时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缺乏相应的资金。除此之外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我国现阶段的相关劳动制度已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对于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 基层条件有限,对高校毕业生无法产生吸引力
  由于基层缺乏一定的资金,而且没有足够的编制,无法对高校毕业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对基层相关单位进行调查,发现基层单位普遍工资待遇较低,和城市相关单位存在明显的差距,除此之外,一些基层单位并没有对自身进行广泛的宣传,国家对于基层单位的编制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压缩,基于这些原因,无法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进行就业。
  (三) 高校专业设置以及学生自身能力无法满足基层需求
  有些学校在对相关专业以及学生培养方向进行设置时,并没有从市场的需求出发,而是根据学校现有老师进行课程的开设,所以导致一些专业没有被开设或者专业方向有偏差。除此之外,高校学生没有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自身的能力无法满足基层单位的需求。
  (四) 传统观念的限制导致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率较低
  据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以及家长对于面向基层就业存在一定的偏见,对于自主创业也没有正确的认识,觉得就业一定要选好,待遇较低不能去,条件差不能去等,缺乏一定的职业竞争意识,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基层就业无法升值,所以对于基层就业无法接受。
  二、 对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相关对策
  (一) 积极落实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相关政策
  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首先要积极落实相关的政策,各个地方应该出台适合地区发展、发挥地区特色以及优势的相关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进行发展,同时也可以创立高校毕业生基层自主创业基金,鼓励一些创业型单位、发展中的企业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聘用。使用这些政策,可以打消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顾虑。除此之外,政府相关部门要對基层单位的用人制度以及劳动制度进行监督,对于企业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等进行及时的检查,保障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权利。
  (二) 以高校毕业生作为核心,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要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其次要以高校毕业生为核心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同时要进一步加快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速度。社会上的人才服务相关机构以及职业性的介绍所可以对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举办专门的招聘会,人才交易活动。人才市场可以建立专门为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设置专区,对于企业的招聘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
  (三) 高校要以培养基层紧缺人才为重要任务
  高校要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善,在对专业进行开设、人才进行培养时要考虑社会的需求以及基层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培养适应市场发展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渗透面向基层就业、服务基层的就业理念,为生产一线培养技术型的人才,在加强学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基层就业更加适应。
  (四) 高校学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高校学生应该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改善自己的就业观。那些已经在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也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素养。
  三、 总结语
  本文首先对影响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相关政策尚未落实、基层条件有限,对高校毕业生无法产生吸引力、高校专业设置以及学生自身能力无法满足基层需求、传统观念的限制导致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率较低等因素,同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相关的对策:(1)积极落实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相关政策;(2)以高校毕业生作为核心,提升就业服务质量;(3)高校要以培养基层紧缺人才为重要任务;(4)高校学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高校应与相关部门进行配合,改善学生的择业观,提升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梁华荣,谭趁尤.广西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现状分析——以广西K高校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08).
  [2]陈素香.柬埔寨高等教育学校教学质量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02).
  [3]涂海燕.重庆市高校大学生西部农村基层就业心理特点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7,(09).
  作者简介:
  张炜琪,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网络多媒体环境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建立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系统,完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促进学生英语成绩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环境;动机;成绩;相关性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大学英语教学也形成了新的模式,将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为学生
摘要: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展现本园陶艺特色,结合课题《实施陶艺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实践研究》,本学期开展主题活动《瓷乐园》。我们始终以《指南》和《纲要》为指导方向,把主题活动融入到各个区域中,放手让孩子参与区域活动内容的设置。  关键词:陶艺;幼儿;参与性  期初,在陶艺区我没有设定主题,让孩子们自由创作。我观察到孩子的作品琳琅满目,有棒棒糖、面条、汉堡等,已基本掌握了团圆、搓压、捏合等基本
摘要:学籍档案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項,能够使学校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个人信息,并推进人才的培养过程。其管理的规范化要从多角度出发,新时期更应以计算机网络管理作为基础,加强学习档案管理。就目前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现状,笔者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籍档案管理;规范化;路径  学籍档案管理模式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纸质档案向网络档案的转变成为主要特点。
摘要:当下,随着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传统的教学手段越来越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微课程这一概念的提出拉开了一场教学改革的大幕,然而微课制作中对于视频的编辑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作品质量不尽如人意。本文作者将结合自身经历的微课制作过程,来谈一谈微课制作中视频拍摄与制作的一些注意点。  关键词:微课;视频编辑;教学改革  现阶段的影视剧作品更多的是在乎画面构图的美观与特效的炫酷,然而这些似乎都背离了内
摘要:懵懂无知的我们,怀着对老师的敬意,很高兴地成了一名人民教师。初为人师的新鲜和兴奋不久就会被工作所带来的困惑淹没。我们曾那么渴望毕业,那么渴望走上工作岗位,去实现那个说好了的理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可是现实远不如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管理学生的工作,准备教学的工作占据了所有的工作时间,却仍然无法完成,无法让渴望求知的学生满意,各种矛盾如期而至,领导的批评,学生的不配合让我们的事业坠入了前所未有